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列奥·斯特劳斯的政治哲学从自然的层面来理解权利,从而强调了权利的绝对性特点,并由此反对历史主义将权利完全相对化的错误思想。对绝对性权利的寻求,并使其在社会中得以体现正是政治哲学所要达到的目标。但是,斯特劳斯却以“隐微”与“显白”的理论认为大多数的人是无法正确地运用自己的理性的,因而使得其政治哲学体现出了明显的保守主义特色。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工具,具有权力性;作为满足人的发展需要的方式,具有权利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力性与权利性分别决定了其工具性与目的性价值取向。改革开放前,由于新中国建立和社会稳定的需要,政治权力处于中心地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采取工具性价值取向。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的推行,权力逐渐向权利偏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也发生转换,即由工具性向以人为本转变。  相似文献   

3.
国际政治学的“权力论”,或是把权力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一般性含义应用到国际政治中来,或是移用国内政治的权力理论,两者都没有顾及权力在国际关系中的特殊性,因而未能揭示出国际政治权力的特质.通过与国内政治相比较的分析,可以发现,国际政治中的国家权力在类型上是一种私有权力,在价值取向上是国家个体利益,在行使上是相对自由的,在属性上并不是政治权力.这些特质启示我们,在学科建设上,国际政治学在借鉴别的学科理论时,要注意消化吸收,笔者建议创设“国际权力”概念,以与国内政治权力概念相区别.在国际政治的界定上,权力的差异决定了国际政治是与国内政治并行的另外一种形态的政治,这一点也引出了国际政治学科的独立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残疾人各项权益的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残疾人的各项权利之中,政治参与权利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意义。本文从理论根据和现实状况上对残疾人的政治参与权利进行了初步阐述,并进一步提出了完善我国残疾人政治参与权利平等保护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消极因素已经严重地制约了政治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必须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传统政治文化,肃清官员家长制作风,增强民众民主意识;根治权力崇拜意识,培养民众权利本位的观念;从依附意识向独立自主意识转变。  相似文献   

6.
政治文化作为深层次的社会政治现象,对人类社会一切政治现象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家长本位”、崇尚“礼治”、“权力本位”思想已经成为中国走向全面现代化的深层障碍。因此,中国在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中.越须实现传统政治文化由家长本位走向民主,人治走向法治,权力本位走向权利本位和子民意识走向公民意识的现代化转变。  相似文献   

7.
狭义的政治组织化局限于政权组织的延伸和扩展,只承认政权体系内的纯政治功能的权力部门为政治组织,这个定义已经不能涵盖现代政治思想中的政府改革和政治参与等诸多理论.从组织获取政治功能的角度看,任何公民组织都可能获得并行使其政治功能,从而影响政治发展,所以存在广义的政治组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张晖 《焦作大学学报》2008,22(1):127-129
权利与权力的辨析是民主宪政的基本问题,保障公民权利、限制国家权力是我国依法治国的重要方面。当前存在的很多问题,归结其历史根源都是由于中国传统政治中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失衡所造成的。通过研究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失衡的历史状况和原因,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对于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自由主义反对功利主义为社会总功利牺牲少部分人的权利,认为个人权利神圣不可侵犯,超越功利、权力与善,具有压倒一切的优先性.权利的优先性表现为两方面:第一,在权利体系内部:自由权优先于平等权;第二,在权利体系的外部,就权利与功利、善相比较而言,权利优先于功利;权利优先于权力,新自由主义认为国家权力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个人权利,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再分配;权利优先于善.最后,个人权利通过政治参与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0.
西方法治产生于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相对分离和互动发展之中,权利的张扬和权力的受制约及二考的冲突导致了法治精神的确立。起步不久且面临重重障碍的中国法治建设,其出路在于重构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关系,使权利得以张扬,权力受到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