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一流”是国家从发展战略层面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做出的总体表达。在“一流学科”建设的时代转向下,中国教育学迎来了重要的发展契机。中国教育学在历经模仿学习、理论觉醒和中国特色化三个阶段后,需要在“学术自觉”的文化驱动下建构教育学的中国话语体系,并形成以“学派传承”为主要特质的研究共同体,这是中国教育学走向一流并在国际上贡献中国智慧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2.
主体教育论的若干构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主体教育论”研究的主旨在于,寻求一种立足于今天时代特点和我国社会走向的实现马克思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思想的教育学理论。为使这一研究走向深入,需进一步阐明“主体教育论”研究的基本思路、所要探讨的基本问题及其层次结构。  相似文献   

3.
教育学研究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根源在于:教育学研究的“政治化”倾向、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传统思维方式的“务虚”倾向、教育学研究的主体失衡、教育学研究的伪圣化与简单化、学术评价的误导等。教育学研究要聚焦教育实践,需要关注实践、参与实践、批判实践、改进实践,方能使教育学研究走向健康、正常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身体的“教育学意味”——兼论教育学研究的身体转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柏拉图始就存在着对身体的古老敌意,认为灵魂与身体对立且高于身体,因而身体在教育理论的发展中长期处于缺席状态,于是“身体”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学问题”被提出来。要回到“身体”,我们首先需要对身体本身进行“思想”,一是何谓“身体”?二是为什么要回到“身体”?回到“身体”,对教育及教育学意味着什么?教育学的身体转向的独特意义在于让身体在教育学中拥有自身的位置,让身体的教育学意义从遮蔽走向敞亮。  相似文献   

5.
在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三次大的分解。教育学面临一种新的发展路口。尽管目前“教育科学”的发展风头已盖过“教育学”,但是,是否就意味着教育学已经走向终结?实际上,教育学与教育科学的发展表明,这是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日尔曼式的教育学”和“盎格鲁式的教育科学”,各自都有其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各自研究的侧重点和方法也不尽相同。与传统的教育学不同,教育科学是试图要形成对教育问题的另一种看法和另一种解释。两大范式异同的比较,揭示不同国家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文化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学与教育科学之争。  相似文献   

6.
实践哲学与教育学有着天然内在的关联,可以说,实践哲学是教育成“学”的根基。近代教育学之所以走向分裂,根本原因就在于忽视了实践哲学。因此,今天重新返视并回归实践哲学和教育学的内在亲缘关系,是教育学摆脱生存困境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7.
乡村教育学研究承载着乡土文化的传承功能,同时也肩负着让人成人的重任,换言之,乡村教育学本身作为一门“人学”,是直面乡村民众的,只有扎根乡土语境,才能体味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村生活,继而打造符合乡土的在地化教育学实践。由此,构建形上“批判”与形下“关怀”相结合的乡村教育学,即是以批判眼光审思乡村教育发展,让乡村教育学突破“城本位”教育发展的桎梏,把乡村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同时,这也是让乡村教育真正走向形下的具体实践。进言之,以形上“批判”与形下“关怀”相统整的乡村教育学,真正构建了由上及下、由理论到实践的教育学探讨,也以此为契机探索出一条符合乡村教育的教育学特色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成人教育实践的发展,成人教育学经历了从研究领域拓展为专业,继而形成学科的发展过程,不断从“原始”走向“成熟”。建立和不断完善成人教育学科是否有必要?是否可能?成人教育学科发展的基本轨迹和走向是什么?这些问题的科学回答,有助于转变教育观念,拓展我国成人教育学发展的空间,为成人教育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理论支持;有助于提升成人教育实践,深化成人教育改革,加强成人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促进成人教育学科建设真正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门学科,教育学的发展历程非常独特。教育学产生之时,普通教育兴起,教育学随之以普通教育为研究对象,以师资培训和学生培养为学科旨趣而迅速发展起来,其结果是教育学长期被等同于普通教育学。事实上,就在普通教育学兴起之时,伴随着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学前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一部分也同时兴起。但正像学前教育长期被划分在正规国民教育之外、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一样,学前教育学虽然名义上属于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但长期以来由于教育学几乎等同于普通教育学,学前教育学一直独自发展。二战以后,伴随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高等教育研究迅速兴起。20世纪70年代末,东西方学者共同提出了高等教育学这一概念。随着高等教育学的最终出现并逐渐成熟,目前教育学已面临“三分天下”的困局。在未来的学科建设中,能否破解学科分裂的困局,有机地融合学前教育学、普通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学,将成为教育学重建过程中走向学科统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从“二因素论”到“多因素论”,直到“综合因素论”和“二层次三因素论”的研究走向,表明人们对影响人发展因素的研究视域在逐步扩大,研究方法由平面走向立体、由静态分析走向动态演化,教育学立场更加鲜明;也表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本身日益凸显教育主导性、人的主动性和实践性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1.
充分发挥教育学的“研究问题”在学科建设中的关键作用,需要“回到问题本身”,通过对“问题”与“对象”的关系、“问题”与“范畴”的关系、“问题”与“问题”的关系等概念辨析,改变原有认识思路,从简单走向复杂,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平面走向立体,建立对教育学基本问题的“立交桥式”认识,展现出解决该问题特有的类型化、层次化,因而具有立体性、结构性的整体答案。  相似文献   

12.
教育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在产生后经历了其“学科性质”和“理论基础”的争论,回顾教育学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展望未来,教育学需要在发展中变革和重构。  相似文献   

13.
教育学的学科反思与重建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 ,存在着一个“整体——部分——整体”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历程。教育学在发展的每一个环节都会面临一些特殊的矛盾甚至危机 ,但这也是其前进的动力。教育学目前面临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对现实教育问题的解释能力的弱化。要摆脱危机 ,教育学必须从整个教育学科体系的整体出发 ,思考并实践自身的重建 ,走向总领整个教育学科群的在总体上全面研究人的成长发展及其一般规律的“成人”之学。  相似文献   

14.
批判与反思:实践哲学视野中的中国教育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学在诞生之初就与实践哲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日后的教育学因遗忘了实践哲学而走入了迷惘之境,同时也因实践哲学的复兴而走向新生。面对西方实践哲学的复兴,当下的我们该如何让教育学说中国话?为此,本文在阐述中国哲学和“教育学”的实践特质的基础上,从实践哲学的视角对中国的教育学进行了批判反思,以为中国教育学的未来发展寻找新的价值坐标。  相似文献   

15.
量子教育学:一百年前“量子爆破”的现代回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牛顿—笛卡儿的机械世界观影响了整个工业化的历史。一百年前量子理论的兴起 ,如同在经典物理学城堡中发生的“科学爆破”,带来了一场科学和思想的革命。量子思维方式是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特点的思维方式。深受牛顿—笛卡儿世界观影响的传统教育学 ,在信息社会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衰微 ;新生的量子教育学与传统教育学在基本前提上存在着重大区别 ,它将在教育理论丛林中占据一席之地。“量子爆破”对量子教育学的创建有诸多启发  相似文献   

16.
文化学和教育学中的"文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学对“文化是什么”、“文化怎么样”(发展)、“如何研究文化”等问题的认识,影响了教育学中的文化研究。教育学中的文化研究拓展了教育学的研究视野,改写了一些教育基本理论和命题、为解决教育研究中的一些理论困境尝试了文化学的出路,也增强了教育学研究中对民族文化特殊性和教育文化特殊性的认识。但是,教育学在借鉴和引进文化学时,也存在诸如想当然的理论演绎、“引进”的兴趣大于研究教育问题的兴趣等现象,因此说,学科借鉴不能代替教育学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对教育理论的历史和现状的多维透视,是当代教育学自我意识进一步觉醒的显著标志。吴纲著《论教育学的终结》(刊于《教育研究》1995年第七期,下称“吴文”)而掀起学界不小的波澜,诸多论辩唤起我等对教育学“生命力”的深切感触,为求同存异,启发思路计,现谨将愚见不吝托付,不耻就问于吴织及诸位同道。一、教育学历史发展最极端的理论可能性或教育学“废墟”的实质是什么教育学‘“终结”的论辩,作为教育理论反思过程的自觉升华,于澄清学科发展现状的迷雾大有神益。“吴文”是从教育学理论发展过程一系列悻论和困境开始展开其教育学…  相似文献   

18.
2016年5月17号,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2022年4月25号,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在走向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作为理论基础,并以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为核心理论基石,推进中国教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设与发展?这些都是事关中国教育学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深入探讨这些问题,探索中国教育学发展的方向和路径,2023年5月20日,由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和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联合主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研究”“中国特色现代教育学体系发展与创新研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研究”课题组协办,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上海社会科学联合会中...  相似文献   

19.
教育学经过百年的曲折发展,已经取得了相当数量的研究成果。这为现代教育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今日的教育学又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陷入了诸多困境。一些学出于对教育学自身的不满,甚至把教育学称为“迷茫的教育学”。“迷茫”既诉说着学艰辛的研究历程,又折射出教育学在理论研究、实践操作和课堂教学等方面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0.
赵万宏 《继续教育》2005,19(10):40-41
一、校本与校本培训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郑金洲在其《走向校本》(见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卷,2000年8期)一文中队为,所谓校本,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指要以谋求学校的发展为前提,以改进学校的工作为目杯、以解决学校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为指向。“改进”是其丰要特征,它既指要解决学校存在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