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中小学的新编语文教材 ,都大大加重了古典文学的比例 ,而诗词又占了古典文学百分之五十左右的比重 ,目的很明确 ,就是要加强青少年对祖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了解、继承和发扬。我们的青少年 ,尤其是大学生 ,应该了解一些格律诗方面的知识 ,不能“数典忘祖” ,贻笑大方。鲁迅就曾谆谆教导青年 :“学理科的 ,偏看看文学书 ;学文学的 ,偏看看理科书。”(《读书杂谈》)用以“涵养人之神思”(《摩罗诗力说》)。即使不能做蜜蜂酿蜜 ,也应该能像蝴蝶一样采蜜养身。  在教学过程中 ,常常听到许多学生反映 ,诗词难学难懂 ,特别是诗词格律的“平仄谱”…  相似文献   

2.
被誉为“国诗”的格律诗,又叫今体诗,近体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它以用韵、平仄、对仗为其三大要素。而平仄是格律诗三大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是格律诗的脊梁,是区别于其它诗的主要特征。毛泽东曾说:“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也说明了平仄对格律诗之重要。  相似文献   

3.
被誉为“国诗”的格律诗,又叫今体诗,近体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它以用韵、平仄、对仗为其三大要素。而平仄是格律诗三大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是格律诗的脊梁,是区别于其它诗的主要特征。毛泽东曾说:“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也说明了平仄对格律诗之重要。所谓平仄,就是把汉语发音的四声,根据诗词需要分为平仄两类。古汉语共有四个声调: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平,就是平声,即现代汉语的阴平和阳平;仄,就是上声、去声和入声,即现代汉语里的上声和去声。由于语言的演变古汉语的入声字已经消失,分别归入了现代汉语的…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诗词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化的典范。本就毛泽东格律诗平仄用韵情况作了详尽的考察。作认为,毛泽东从诗词格律既严格遵守,又不墨守成规,“平仄从严,用韵从宽”,这对我们创作传统诗词和探索我国诗歌发展道路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关于仄声韵格律诗的平仄格式,学界迄今很少有人专题论及。将仄声韵的平仄格式与平声韵诗的平仄格式略作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仄声韵诗的平仄格式,有不少与平声韵诗的平仄格式一样,无论是五言还是七言的诗,也都有四种基本句式和四种基本格式,平仄变化的规律性也很强,与平声韵诗不同的只是出句末字不入韵的字可用平声也可用仄声,且平仄格式更灵活多变。  相似文献   

6.
"思"字在格律诗中应读平声,于李商隐诗中共见四十次,其读音可分为三类:一、读作仄声,该现象在李诗中达十一处;二、平仄均可,皆处在非音节点上,达十二处;三、读为平声,符合近体诗功令要求,较为常见。从格律诗用韵及上下文语境的角度出发,推测造成"思"字在李诗中平仄异读的原因主要是为了迎合格律诗的用韵规则和表达"似"字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8.
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是五、七言格律诗。掌握这类诗的格律,对于正确理解诗意和正确朗读,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许多人都觉得平仄格式难记。其实平仄格式(这里只讨论五、七言律绝和五、七言律诗),只要记住两种基本句式,就可以推导出五、七言律绝和五、七言律诗的全部平仄格式。这种方法可以称之为“推导法”。这两种基本句式是: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绝句由两联四句构成。这两种句式分别为五言绝句中两的联出句的格式。根据联句平仄相对的原则,可推导出各自的对句,从而分别组成一联,即:  相似文献   

9.
10.
“羿射九日”是我国古代的著名传说,西汉的《淮南子》一书中有关于这个故事比较详细的记载。全文如下:“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禽封豬于桑林。万民皆喜,  相似文献   

11.
从中国历代诗歌的发展轨迹和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角度,审视中国历代诗歌表达思想、抒发情性的文化美学现象,着重探讨其中爱国之志的抒发,对中国古代诗歌理论“诗言志”的内涵和源流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2.
楹联虽短小精悍却内涵丰富,它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争相尊崇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看似简单,实则复杂,有着独特的魅力,自其问世,就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生活表达方式。但是,楹联讲求平仄,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声调韵律的独特美,掌握了楹联中的平仄规律,利用汉语声调的语言特点,增加楹联的准确性和韵律美。  相似文献   

13.
高中历史“引探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能力。其程序是:1.创设问题情景;2.创设议论情景;3.创设动态历史情景;4.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4.
15.
16.
商洛因剧种剧目丰富且质量高而被誉为“戏剧之乡”。“戏剧之乡”的产生是商洛地区从领导到戏剧工作者再到普通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社”是土地神,或称祭祀土地神的活动,或指祭祀土地神的场所。古人认为,“社”的神力,由土地生发出来,非常广大。“社”的桑林则是生殖象征如社木。“社”的节日,社日,包括春社秋社,“秋报春祈”意义不同。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依靠教育”。这里既指明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占的重要位置,又明确地提出了高等学校所培养的人才,在质量和规格上必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根据教育一致性的原则,高校后勤服务工作也是在直接地培养人才,并且对人才质量,尤其是德育质量影响很大。因此《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要对一些相似易混的概念、计算和应用题等内容进行对比。但是,过去人们一般都习惯于“先分后合”,即先将有关内容分开单独教学,然后再把它们放到一起加以对比。比如,“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和“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两种应用题,就是分别安排在“万以内的加法”和“万以内的减法”两个单元逐一教学,然后再进行混合对比。根据个人教学体会以及我所了解的情况,按照这样的方式教学,较普遍地存在这样的问题。在单独教学时,教师好教,学生易套,而到混合对比时,则是教师费劲,学生头痛,尽管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化,“语感”问题已成为语文教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语感的含义及其价值 自从夏丐尊先生三十年代提出“语感”这个概念,“语感”问题在语文教学中已引起人们的重视,这个概念的使用也日益广泛。为了更好地进行语感教学及其研究,有必要对它的含义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