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美国报纸纷纷上“路”在美国推进”信息高速公路”的浪潮中,美国众多的报纸也忙不迭地电子化,纷纷进入信息网络,如《亚特兰大日报》、《亚特兰大宪章渺、《洛衫矾时渺、<<新闻日渺、《达拉斯晨榔、(芝加哥论坛报》、义纽约时报》、义圣何塞水星榔、<<底特律自由报...  相似文献   

2.
管恩武 《青年记者》2008,(11):85-87
作为以平面媒体为研究内容的在美访问学者,笔者见证了美国媒体包括美国四大主流报纸——《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和《今日美国》对“西藏事件”给予的超乎寻常的关注和报道,武断地宣称中国政府压迫西藏人民和毁灭西藏文化,并谴责中国暴力镇压藏民,以预设的立场为西藏问题设置报道议程,并以此议程误导受众。  相似文献   

3.
《<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体例》关于“人物设条”的条款规定:“重要人物,特别是近代、现代人物生卒日期可考的,力求精确到年、月、日。”这个规定是必要的。纵观世界上重要的辞书,对上书人物的生卒日期都是“力求精确”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美国百科全书》、《科学家生平词典》等,都尽可能精确地写明列条人  相似文献   

4.
杨杉 《青年记者》2012,(10):78-79
《西雅图时报》创刊于1896年,是美国华盛顿州发行量最大的日报,旗下网站seattletimes.com是美国西北部地区访问量最高的报纸网站.该报曾八次获得普利策奖,以调查新闻蜚声国际. 近年来,国外报纸为更好地适应数字时代的发展需要,对编辑部进行了重组,例如《每日电讯报》的“中央辐射型”编辑部、《卫报》编辑部采用“Pod(豆英)”式布局、《今日美国》编辑部形成扁平化管理结构,都有效地促进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相似文献   

5.
国际新闻界     
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普利策”奖揭晓纽约当地时间4月16日,代表美国新闻界最高成就的“普利策”奖揭晓,,有4家媒体各获得了两项大奖,它们是《芝加哥论坛报》、《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和《波特兰的俄勒冈人报》。《迈阿密先驱报》《因在其封面文章中报道了美国特工突袭并带走古巴男孩埃连一事而荣获“突发新闻”报道奖。美联社记者阿兰·迪亚兹为此报道提供图片荣获“突发新闻摄影奖”。“公共服务奖”被《波特兰的俄勒冈人报》获得,得奖是因为一篇关于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美国三大主流报纸——《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的100篇关于邪教“法轮功”的新闻报道进行了内容分析,发现美国新闻记者深受冷战思维和文化霸权的影响,在对“法轮功”的报道中采取双重标准,将“法轮功”与自由、民主和共产主义相提并论,以美化“法轮功”和抵制中国政府对邪教的合法取缔。  相似文献   

7.
南方 《新闻实践》2007,(1):62-62
继《走进美国大报》和《美国新闻史》后,辜晓进的新作——《美国传媒体制》最近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国家“211”计划重点课题委约作品,书中详细介绍了美国报纸、  相似文献   

8.
《中国男人》(China Men)的作者汤婷婷(Maxine Hong Kingston〕,是70年代以来崛起于美国文坛的一颗新星,这位华裔女作家的作品获得美国大众读者和专业评论家的一致好评,成为美国书市的畅销品,她于1976年出版的《女战士:一个女孩在群鬼中生活的回忆》,获当年“美国国家书评圈奖”,1980年出版的《中国男人》获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和“美国国家书评圈奖”,并获“普立兹奖”的提名,1989年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猴行者:他的伪书》获当年“美国笔会小说奖”,根据一些美国文学评论家的意见,汤婷婷的作品是“尚在人世的作家中作品在大学被讲授得最多的一位”。她的《女战士》被许多大学列为大学生必读材料,许多高中也在讲授她的作品。近些年来,她的作品不仅成  相似文献   

9.
新闻述评把新闻和评论融为一炉,“夹叙加议”是这种新闻文体的主要特点。“叙”指报道新闻事实;“议”,顾名思义,指“议论”,或者说发表意见。问题是怎样把“叙”和“议”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美国,一些有影响的新闻报刊的通常做法是以小见大,层层“剥笋”。《中国企业进军世界市场》一文(原载2O01年9月3日美国《新闻周刊》,本刊附文有删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范例。  相似文献   

10.
新华社6月10日播发的《美国人为动物“权利”请命》,是一则趣味性、可读性俱佳的社会新闻,读后令人捧腹,留下深刻印象。“今天大概是美国大大小小和形形色色动物的最开心的日子:来自美国各地的十多万男女老少先后聚集在白宫和国会门前,慷慨激昂地为它们的“权利”请命。”这个别致有趣的导语一下子吸引了读者,并驱使人们往下看个究竟。美国人到底为动物争取什么权利?  相似文献   

11.
核心阅读:今年8月6日,澎湃新闻网发了一篇“综合《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报道”,题为《美最大报业集团剥离出版业/(今日美国)独立》。文章被传到新浪微博上,引起关注。严格地讲,该文标题不太准确。文中所说的甘尼特公司,只是将旗下资产进行拆分重组而并非“剥离”纸媒。正如我随即在微博中回应的那样:“不仅是甘尼特公司,美国多家报业集团都在进行归并式重组,即把出版和广电分开来。”  相似文献   

12.
议程设置的基本思想来自美国的李-监曼,他在《民意》一书中说:“新闻媒介影响‘我们头脑中的图像”。1963年,美国政治学家科恩在谈到报纸作用时说:“报纸或许不能直接告诉读者怎样去想(whattothink),却可以告诉读者想些什么(whattothinkabout)。”这句话言简意赅地概括了议程设置理论的内涵。1972年,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肖在《舆论季刊》上发表了《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首先明确提出了议程设置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评论》1981年5—6月号刊登了这篇调查性文章后,几乎每周都收到读者来信,质询该刊是否存心同《纽约时报》过不去。该刊于7—8月号发表“关于《纽约时报》问题的答复”:正因为“人们公认《纽约时报》是美国的占统治地位的大报”,它的新闻为全国广播电视网和三大新闻杂志(《时代》周刊、《新闻周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所采用。《评论》作为一个重要的新闻评论刊物,有义务“对于这样一个对全美国新闻界的观点与内容有很大影响的报纸”特别重视。“《纽约时报》有缺点和错误,有的还很严重,所以就应在适当的情况下进行批评。”罗杰·莫里斯的文章是一篇颇有分量的调查报告,它的发表在美国新闻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我们特请李臻同志编译出本文  相似文献   

14.
随天气变化——美国报纸天气预报版的新面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开美国报纸,无论是《纽约时报》这样的严肃大报,还是只有几千名读者的地方小报,其底页整版都色彩斑斓地罗列着标满各种标志和数字的地图和图表,仔细一看,你会发现,图表上标的都是气温、风向、睛雨等气象数据——这就是今天典型的美国报纸的天气预报专版的“面孔”。自80年代初《今日美国报》首次推出彩色的整版天气预报以来,一场版面“革命”袭卷了全美报业。 直至1982年,对于美国报纸而言,天气预报还微不足  相似文献   

15.
黄金报型也就是业内通常说的“瘦报”,最初起源于美国。《今日美国》是美国最瘦的报纸,宽度只有31厘米多。美国发行量最大的《纽约时报》,自1976年9月7日起,将坚持了63年的8栏改为6栏。我国香港、澳门、台湾的一些报纸也先后采用了“瘦报”的形式。在内地,《北京青年报》、《新闻晚报》、《华夏时报》等,也都先后采用了这种国际报业流行款式。  相似文献   

16.
《美国有没有“买书难”》在《出版科学》发表后,有同志问,美国有没有“出书难”和“卖书难”。 关于“出书难”,我问过美国朋友,没有得到明确的断然的“有”或“没有”的答复。这问题比较复杂。我国有一段时间大声叫唤“出书难”是由于印刷力量不足。这问题大约在10年前开始得到解决,近年来出书品种  相似文献   

17.
吴灏鑫 《传媒观察》2006,(10):20-21
在国外,“真人秀”泛指由制作者制订规则,由普通人参与并录制播出的电视竞赛游戏节目。“真人秀”始于荷兰,后被澳大利亚、德国、丹麦、美国、英国等国广泛移植。荷兰《老大哥》、美国CBS的《生存者》、福克斯电视公司的《诱惑岛》、法国的《阁楼故事》、德国的《硬汉》等等,它  相似文献   

18.
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美国禁发新闻》一书(美国:彼得·菲利普斯和禁发新闻项目组著、张晓译),收录由美国禁发新闻项目组选定的1998年美国最重要的一批未发布新闻以及一些相关资料。从中,我们可以鲜明地看出美国所谓的“新闻自由”的限度底线。  相似文献   

19.
名刊要览     
(10月25日)美国《纽约客》《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美国《时代》(10月25日)英国《自然》(10月14日)干细胞之战刚辞世的“超人”克里斯托夫·里夫可能没想到,他瘫痪后所竭力推进的干细胞研究会成为今年美国大选交锋的焦点。在注意到选民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后,克里将里夫称为自己的朋友和“英雄”,指责布什政府为了极右翼意识形态,牺牲了像里夫这样千万美国病人的利益。布什的支持者则将民主党对干细胞研究的狂热反讽为给病人以虚假希望。(10月21日)美国《商业周刊》“神基因”为什么数千年来不计其数的人为了宗教而甘愿放弃权力、金钱乃至个人欢…  相似文献   

20.
(一) “我在美国有一天”,索尔兹伯里幽默地说:“买了六瓶啤酒,其中有一瓶,除了气以外,什么也没有。我也要向《人民日报》写信,揭露美国商业上的不道德行为。”《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安岗,向索尔兹伯里介绍了读者来信中提出批评与建议的事。索尔兹伯里提出了这个要求,我们大家都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