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最早的制针企业———冀鲁制针厂 ,是 1 93 1年由民族资本家尹致中在青岛创办的。当时 ,德国针和日本针称雄于世 ,也垄断了中国的制针市场。据说 ,日本制针技术乃窃取自德国。德国为垄断制针技术 ,曾规定在德国针厂工作的外国人 ,终生不得离厂回国。有一个日本人 ,在德国针厂学会了制针技术后。又将制针机器图纸用薄纸描绘下来 ,以蜡丸封好。吞下肚子自杀身亡 ,因为尸体运回故国是谁也不能阻挡的。待尸体一到日本。日本有关财团技术人员便按照与死者的事先约定 ,剖腹取丸 ,从而掌握了德国先进的制针技术。尹致中堪称中国制针工业的创始…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通过易货贸易,中德双方各取所需,德国获取大量战略原料,中国从德国得到大量军火,这客现上增强了中国军事力量。但德国为了称霸世界,锗好日本,逐渐抛弃中国,中德关系一步一步恶化并最终破裂。  相似文献   

3.
中国学制的近代化,从提上议事日程时起,“远法德国,近采日本”就成了其形成与发展的主线,其后每一个新学制的制定和修改都受到德国学制的影响,德国学制对中国的影响贯穿了中国学制近代化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4.
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与德国的关系比较紧密,尤其是在1928-1938年间,两国关系经历了从最初的改善到最终的破裂这样一个曲折复杂的发展过程。随着世界局势的发展以及纳粹的上台,德日最终走上了勾结的道路,中德关系破裂,中国向法西斯德国宣战。在不到二十的时间里,在日本侵华步步逼近的状态下,德国在中日之间穿梭,从对中日的"等距离外交"最终倒向日本。  相似文献   

5.
历史回眸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以开设银行、强迫贷款、投资铁路、开矿设厂等方式加紧对中国经济上的侵略,同时以德国为首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1897年冬,德国以传教士在山东被杀为借口,派舰队强占了胶州湾,第二年又强迫清政府将胶州湾租借给德国,并允许德国在山东修筑铁路、开采矿山等,把山东变为德国的“势力范围”。历史只有过去没有未来,因为未来是靠我们创造的。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放松了对中国的控制,日本乘机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权益。大战开始后,日本借口对德宣战,…  相似文献   

6.
作为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崛起的强国 ,德国对于日本影响极大 ,中国亦明显受到德国的影响。本文从中日两国接受德国大学影响的特定角度切入 ,试图探讨在接受外国文化影响的过程中 ,中国和日本的决策层和知识阶层是如何面对并进行抉择的 ,他们所作出的决策和采取的措施又是如何深刻地影响到各自国家的现代化历程的。  相似文献   

7.
该文考察了三十年代德日侵华政策。认为在侵华问题上有两大矛盾,日本的独占野心与德国侵华构成尖锐矛盾,日本的军事进攻与德国的非军事进攻的侵略手段上构成矛盾。德日对华政策的差异及其产生的矛盾对中国战场产生了三大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一位在中国、美国、日本三地的大学都工作过很多年的中国教授曾跟我说:"即使中国现在跟日本在一个起跑线上,我们也未必能够赶上日本。国民素质相差30年。"一位中国精细化管理专家,准备利用一年的时间考察精细化管理开展最好的日本、德国、新加坡三国。在第一站日本,我们的专家认识到:过去我们只知道日本企业家长于精细化管理,而这种精细化的思想,其实早已根植于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9.
张倩 《双语学习》2007,(9M):198-198,200
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与德国的关系比较紧密,尤其是在1928-1938年间,两国关系经历了从最初的改善到最终的破裂这样一个曲折复杂的发展过程。随着世界局势的发展以及纳粹的上台,德日最终走上了勾结的道路,中德关系破裂,中国向法西斯德国宣战。在不到二十的时间里,在日本侵华步步逼近的状态下,德国在中日之间穿梭,从对中日的“等距离外交”最终倒向日本。  相似文献   

10.
答:所谓《蓝辛—石井协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美国国务卿蓝辛和日本前外务大臣石井菊次郎于1917年11月2日在华盛顿签订并于同月7日公布的日美共同掠夺中国的条约。它的产生经过如下: 1914年7月,欧洲爆发了帝国主义大战,日本借口对德国宣战,出兵中国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夺取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重要岛屿。次年又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了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日本在中国和太平洋地区势力的急剧扩张,是美英所不能容忍的。1915年3月16日,美国国务卿布赖安向日本政府递交备忘录,对日本在中国的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中德关系的发展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一战爆发,中德反目;战后德国主动调整对华关系,中德关系峰回路转;二战爆发,德国为其法西斯国家利益选择亲近日本、疏远中国直至断交,中德两国由合作走向决裂。  相似文献   

12.
臧志军 《职教通讯》2019,(17):I0001-I0001
中国足球曾经学英国、学德国、学巴西,最后一事无成。中国大学从民国起学德国、学日本、学英美,到抗战时大多数在校生都在学习法政,国家急需的理工科人才颇为少见。中国职教从改革开放后学德国、学加拿大、学英国,最终会学成什么样?是时候"反求诸已"了,问一问我们到底有哪些特长。  相似文献   

13.
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以美英为首的西方列强无视中国代表的要求,擅自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中国外交的惨重失败给为“公理”而欢呼的中国人当头浇了一盆冷水,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爆发。在五四运动和中国人民的抗议和支持下,驻巴黎的中国代表团为维护祖国主权,于6月28日下午向巴黎和会递交了拒签和约的宣言。中国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在国际范围内造成了巨大影响。首先,使日本处于一个微妙的境地。日本在巴黎和会上不断向各大国施加压力,最终达到了各大国共同对付中国的目的。虽然日本已经通过军事占领攫取了原德国在…  相似文献   

14.
2011年ISO/TC114钟表标准化国际会议于5月9日至13日在德国柏林召开,此次会议由德国标准化协会(DIN)承办,来自中国、日本、法国、瑞士、德国五个成员国和作为观察员的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共38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其中中国代表团由8名专家组成。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初,美国的经济体量是中国的8倍,10年后的今天这个数字下降到4倍。中国4.9万亿美元的经济体量已经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并有望在今年赶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自2002年以来中国已经是世界最大制造商,中国也已超越德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输出国,去年有1.2  相似文献   

16.
脱口而出     
——你从哪儿来? ——我来自中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20年代,日本的币原外交和德国的斯特莱斯曼外交是两国针对当时国际及国内形势而推行的外交政策。两者看似相同,实则存在根本性的差异。斯特莱斯曼外交旨在通过"和平"与"和解"的方式恢复德国的国际地位,而币原外交旨在通过"协调"和"不干涉"的方针维护和扩大日本在中国的侵略权益。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德国和日本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认罪态度、赔偿问题上作以比照。基于史实,证明德国在此问题上比日本强得多。二者出现截然不同的认识和作法原因很多;(1)从德国看,盟军进驻德国,限制主权;索赔斗争坚决;面对强大的军事态势——苏联;为摆脱孤立困境,获得国际社会信任。(2)从日本看,美国限制日本只是局部的,并转而扶植日本;日本对战争性质无正确认识;日本经济得到发展,羽翼丰满,产生大国意识;受害者没有展开索赔斗争。  相似文献   

19.
日前,日本与德国的小学通过卫星电视系统开展了一项远距离教学实验。参加这项实验的是日本山梨大学附属小学五年级学生和德国柏林市的佩塔比特小学五年级学生。由于日本和德国的时差为7个小时,所以实验课分别于德国上午八时、日本下午三时开始,两校学生齐唱德国歌曲《钟鸣》。然后,学生们分别通过卫星电视系统介绍各自制作的几何数学模  相似文献   

20.
东京审判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四十年前,在同盟国军队和世界人民的猛烈打击下,法西斯德国和日本先后崩溃,宣布无条件投降。为彻底消灭法西斯和军国主义势力、清算战争罪犯对各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伸张正义和人道、维护世界和平,同盟国分别在德国纽伦堡和日本东京开设了国际军事法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