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质综合评价是水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通过科学准确的评价,才能对水质治理做出科学的治理规划和有效的治理措施。本文基于证据推理理论,提出了一种水质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建立水质综合评估模型和信度分布函数,将水质指标的监测值转化为各评估等级的置信度;结合证据推理的合成规则和算法,将隶属于同一评估等级的指标进行证据递归合成,计算出各评估等级的概率分布;并引入效用理论,实现水质的相互比较。本文以湘江为例,对其2011—2017年水质进行综合评估。同时,将本方法与水质评价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聚类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基于证据推理的水质综合评价法更加科学准确,能有效地反映水质的实际情况。本文对流域内不同空间、时间点水质的多指标数据融合和不确定性数据处理具有参考价值,也为湘江流域的水质精准治理和环境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
《云南科技管理》2015,(2):12-15
利用滇池外海的水质指标数值,建立水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均方差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采用兼顾"功能性"和"均衡性"的综合评价方法,计算出滇池外海水质的综合评价值,并按综合评价值的大小进行水质等级分类,判断该方法的可行性,为最终的实际应用阶段提供理论依据,并最终将该方法运用于水环境评价中。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自然界中水环境质量变化的随机性,模糊性,灰色性及分形分维特性的理解,本文利用全国重点水质监测河段--拉萨河达孜至才纳河段1994 ̄1995年实测水质监测资料。应用随机分析技术、模糊数学理论以及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从不同角度研制了三个适用于拉萨河段的水环境质量评价模型。通过实例说明这三个模型与常规水质方法相比数学推导严谨,分辨率高,可靠性强,并对模型在我区其它主要河流的实用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模糊评价模型对尼洋河水环境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六个监测断面属于Ⅰ类水体,水体具有一定抗外界干扰能力;其中三个断面可能出现三类地表水水质其主要原因是TP过高所致;六个监测断面也可能出现二类地表水水质其主要原因是TN和NH3-N含量高所致;如需要,应加大TP、TN和NH3-N监测频率和采取相应治污措施。  相似文献   

5.
阿琼  冀磊 《西藏科技》2012,(3):24-26
本文以实测数据为基础,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拉萨河4个监测断面的6个指标进行了水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个断面的水质级别为优,同时本文从环保意识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关防治措施,为进一步利用和保护拉萨河河流水质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环境重金属污染问题已十分普遍。国内外已制定了许多相关的法律法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的评价主要包括水质直接评价和沉积物评价。水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指数法、分级评分法、概率统计法、模糊数学法等;沉积物的评价方法则包括:化学分析指数法、生物监测评价法及化学与生物学相结合的C—B-T质量三合一方法(Triad)和相平衡分配方法(Eqp)等。一般认为以化学和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来评价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以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为依托,在2014—2018年拉萨河流域拉萨市段已有监测断面的研究基础上,结合2019年野外采样调查、分析,研究拉萨河流域拉萨市段水体中主要营养物质等的变化规律,探索环境变化对拉萨河流域拉萨市段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014—2019年水质综合达标率稳定,墨竹工卡县拉萨河下游1公里(S1)处水质优于达孜区(S2)、曲水县才纳乡(S3),枯水期相比丰水期和平水期水质较好。建议加强城市污水、工业废水等的管控力度,减少河岸农田水肥流失,保证拉萨河流域拉萨市段水体优质、稳定。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模糊数学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居延海(东)2009年—2020年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居延海(东)的水质状况总体不断提升并趋于稳定,主要超标项目为高锰酸盐指数(CODMn)、化学需氧量(CODCr)、总磷(TP)和总氮(TN)。对居延海(东)的水环境状况进行评价时,推荐使用层次分析法,但若需快速确定水质状况可使用单因子指数法。  相似文献   

9.
刁玉美 《青海科技》2009,16(4):115-118
本文选择了青海省南川河具有代表性的监测断面及其主要污染因子,采用综合指数法和单因子评价法,对南川河水体的水质现状及其污染程度、污染趋势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探讨了水域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米玛 《西藏科技》2013,(12):36-38
文章从区域研究的角度出发,以拉萨市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高原地区生态城市建设。通过分析拉萨市城市生态系统现状,构建拉萨生态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拉萨市2002年至2010年9年间的城市生态系统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和评价,为进一步研究高原地区的城市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