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陆心源是清季著名藏书家,喜读书,嗜收藏,勤于搜访,通过购买、抄录、交换和友人相赠等方式,积累了丰富的藏书。陆氏藏书具有量多、精善、重史集部书籍、态度开明等特点,与其强调学以致用有密切关系。陆心源不仅能读书,而且能整理,先后编纂了《皕宋楼藏书志》、《仪顾堂题跋》等善本、题跋目录,并校勘、补正、刊印了大量古籍,在版本鉴定、目录编制、校勘方法上均有其自得之处。  相似文献   

2.
中华书局整理本《仪顾堂书目题跋汇编》存在以下问题:沿原书之误;整理产生讹脱倒衍等错误;标点错误;避讳字未回改;误改原书错误。在题跋、按语的辑录方面也多有漏收。再版时应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3.
冯梦得,宋末文人,《宋史》无传,清陆心源在《宋史翼》中亦未作补充。因《全宋文》冯梦得小传有疏失讹误之处,所以根据《隐居通议》以及《宋季三朝政要》等文献,对其生平事迹作了一些订补,并从《隐居通议》中抄录其二十四篇文章,以补《全宋文》之遗漏。  相似文献   

4.
钟振振:《全宋词词人小传补正》 在当代学者所编纂的断代分体文学全集中,唐圭璋先生编、王仲闻先生订补的《全宋词》,是编成、出版较早,也是编纂质量较高的一部。据其《凡例》,该书共“录入词人一千三百三十馀家”。其中大部分人《宋史》无传,清代陆心源的《宋史翼》也未予增补,许多小人物甚至连名、字、号、里贯、生活年代等最基本的信息也难以搜全。  相似文献   

5.
王《伯远帖》是乾隆存放在"三希堂"里作品之一,它的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自不待说,其后的题跋不但为我们研究《伯远帖》原迹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其题跋自身也同样具有相当的文献价值与艺术价值。前后为《伯远帖》题跋的有乾隆、董其昌、王肯堂等五人,对五人题跋进行整理和研究,能够阐述跋文所反映的王系书法和魏晋书风对历代的影响,王的家学渊源,并获得王书信以外的信息,同时也能进一步彰显题跋自身的文献价值与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藏书章是藏书家钤于书册卷首或卷尾,用以标明该书归属的特殊符号。伴随着藏书文化和篆刻艺术的发展,藏书章在藏书文化领域形成了一道独特风景,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藏书史上,范钦、钱榖、项元汴、钱谦益、毛晋、朱彝尊、徐乾学、黄丕烈、汪士钟、虞山瞿氏家族、陆心源、季振宜、翁同、潘祖荫等,皆如雷贯耳。经他们收藏、鉴定或题跋的古籍,再钤上富有个性的藏书章,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文物价值与艺术价值便有了极大提升,而众多珍本、善本也借此得以长期流传。  相似文献   

7.
《文待诏题跋》是由文征明对诸多书作之题跋汇集所成。在《文待诏题跋》中较全面的反映了他的书学思想。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崇尚古雅,心仪晋宋,视二王为极诣;第二、重视法度、渊源,讲究出规入矩;第三、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第四,重视人品与书品的统一,看重书家个人修养的积累。《文待诏题跋》不仅对明代书坛,对后世的书法练习及书法研究都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沈曾植学问淹博,乃道咸以降之承先启后的学术大师。其文章生前未能刊刻,散佚颇多。钱仲联编辑之《海日楼札丛·海日楼题跋》,使学人得见沈氏学问之精湛深邃,有益学界,然亦多有遗漏。今从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藏因群书题记》中,辑出沈氏遗文九篇,可以补《海日楼题跋》之未备;亦有一篇题跋,虽为《海日楼题跋》所收,然傅氏所述,则提供了相关背景,实足相互发明。所辑遗文之后,又略作考述,以明其题跋版本之情况及发现经过,方便理解沈氏之文。其中,《(通典〉二百卷题跋》一节,考述详明,纠正了《藏园群书经眼录》整理者之失误。从这几篇题跋,可见沈氏精熟版本目录之学,学问淹博通达,为傅增湘素所服膺。  相似文献   

9.
《中村不折旧藏禹域墨书集成》分为上、中、下三册,其中部分敦煌吐鲁番写本附有近现代名人题跋上百则。关于王树枏的题跋,目前学界已有不少研究成果,上册及中册的非王树枏题跋也已有人研究。本文对下册中除王树枏题跋以外的8件写本的共计10则题跋进行全文录释,并对朱玉麒、周慧的释录部分进行订正,以期完成《中村不折旧藏禹域墨书集成》全三册题跋的全部考释,同时也为研究中村不折藏品的学者提供较为准确的题跋校录文本。  相似文献   

10.
《书画题跋记》和《珊瑚网》于明崇祯年间先后编撰于浙江嘉兴。二书皆为题跋集录体书画目录。《珊瑚网》及其编者汪砢玉声名更著,屡为历代治书画鉴赏者所引用。但比对二书内容,可以发现它们收录的书画题跋多所重复,《珊瑚网》实从《书画题跋记》中袭录了大量文字,并试图通过改变语序、修改相关署款等方式来掩盖这个事实。《书画题跋记》写钞流传的局限性为《珊瑚网》的抄袭提供了空间,汪砢玉在家藏渊源、艺术交游和影响力方面的优势则进一步造成了二书在后世品鉴中的高下不同。郁逢庆的遭遇在当时从事书画公共编目的士人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反映了这一撰述主体阶层的下移,他们的生存和著述困境,以及由此带来的学术求诚实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序跋不但是郭沫若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见证和记录了他整个人生历程;序跋中留下了其思想、文艺观变迁的印迹,是郭沫若思想史、艺术史和心灵史的写照;序跋内容涉及作品创作过程、出版经历以及作品的接受情况等,是全面理解其作品的必备文献。此外,他的序跋写作也有自己显著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鲁胜是中国古代逻辑史研究的第一人,作为乱世遗珠的《墨辩注·叙》,虽不足三百字,但包涵了丰富的内容,鲁胜提出诸多创造性的见解。第一,鲁胜首次总结先秦名辩的历史,分野先秦名辩源流及流派沿袭;第二,鲁胜首次概括先秦名辨的内容与目的;第三,鲁胜首次归纳了名辩研究的方法等。但《墨辩注·叙》同样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和时代局限,通过对叙的内容及其不足的分析,进而管窥鲁胜的逻辑思想及其派别。  相似文献   

13.
在古代戏曲文献中,序跋是研究我国戏剧艺术的资料宝库,是中国古代戏曲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戏曲研究资料匮乏的元代尤其如此。序跋通过介绍或评说作者和作品内容,阐述作者的理论观点,为宣传戏曲理论提供舆论支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戏曲理论的建构提供补充。另外,元代戏曲序跋文体初步涉及了戏曲的理论问题,开创了戏曲研究的一些领域,其提出的理论观点虽不够系统成熟,但却有开创之功,初步显示了戏曲理论发展的轨迹,对后世戏曲理论的建构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野草》是鲁迅献给世界的证词。而《题辞》则是全书的总结之篇,是精髓之作。鲁迅通过"我"、"野草"、"世界"三者的回旋看到世界的哲学。在世界的矛盾之中完成对生命的本质超越,从而对向死而生辩证哲学进行充分的阐释。这一切都预示着鲁迅对世界的永恒、圆满的决绝。  相似文献   

15.
序跋是谱牒作品不可缺少的部分 ,往往在一部谱牒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自元代始 ,邀请著名学者、政界人士作谱序的风气日益盛行。清代中叶以经世致用闻名于世的封疆大吏陶澍就曾先后为26部族谱作过序。陶澍谱序内容丰富 ,剖析这些谱序有利于我们了解陶澍的谱学思想并认识其谱序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章学诚是鲁迅的乡先贤,对鲁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章学诚方志学理论直接影响了鲁迅早期的辑录工作;章学诚的史学观念影响了鲁迅在读经读史问题上的见解,并对鲁迅杂览主义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陆心源系清末四大藏书家之一,其聚书过程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这种阶段性既具有陆氏鲜明的个性特征,又生动地体现了我国历代私家藏书的普遍规律。对陆心源聚书过程的阶段性及其成因的分析将有利于加深对我国藏书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在《星源甲道张氏宗谱》中发现了戴震的佚文《题二课居士兄弟〈怡怡图〉》(内含二首七律诗)和郑牧的佚文《张鲁池先生文集序》,对继续深入研究戴震提供了新的信息,又找到了戴震的文章知己张鲁池的资料,以及三人之间鲜为人知的日常交往佚事,为戴震坎坷一生的经历填补了某些空白。  相似文献   

19.
光绪十四年陆心源捐送国子监书籍,史料上有记载。但是,关于捐书的目录、版本特点以及附以所刊丛书等问题,并无专门记载。从上海图书馆藏的《陆心源遵捐国子监书清单》抄本出发,可对以上几个问题进行考证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