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季敏 《成人教育》2015,35(3):48-50
参与企业实践是职业院校教师跨界的应然走向,不仅可以克服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学科化的弊端,有利于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双师化,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还可以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职业教育公共服务质量,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职业院校、教师和企业要充分地认识到教师企业实践对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与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要建立健全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法律法规,推进职业院校校企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2.
开发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标准,是完善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培训体系和结构的客观需求,为实现产业发展与专业教学需求匹配提供了根本保障,对促进职教师资队伍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职业分析理论、能力结构研究范式为理论依据,坚持“职业性”与“专业性”并重、“师范性”与“实用性”结合、“科学性”与“示范性”融合的原则,遵循标准开发程序和标准开发逻辑的技术路线,聚焦职业院校教师课堂教学需求、专业教学能力提升要求,关注教师企业实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以教师企业实践能力模型建构为核心开发了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培训标准。该标准具有本土特色、可操作性强、有利于成果转化、形成开发平台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产教融合对职业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沟通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部分职业院校教师参加培训主动性不强、培训内容设置与专业相关度不高、职业培训重理论轻实践、职业培训考核方式单一、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从建立多元激励机制、增强培训课程与专业相关度的设置、打造职教集团实践教学平台、建立教师培训企业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培训对策,以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的职业能力,为产业升级和转型提供有力的师资力量。  相似文献   

4.
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职业院校要构建实验、实训、实习三位一体、校企全方位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并通过建立企业实验室、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方式就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进行改革与延伸,使所培养学生专业能力贴近生产岗位实际,从业素质符合现代企业需要。  相似文献   

5.
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提高自身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然而,现实中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困难重重,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本文以社会交换理论为指导,分析了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中学校、教师和企业3个主体两两之间的社会交换关系,从社会交换的角度剖析了当前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所处的困境和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缺失与养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实践能力是职业院校教师的重要能力之一,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普遍缺失,既有制度层面的原因,也有教师、学校、企业自身价值取向的原因;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养成既需要选择正确的路径,也需要一定的政策措施作保障。  相似文献   

7.
推行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对于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现行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存在若干缺失,主要包括对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的认识不到位,促进企业支持职业院校教师实践的政策法规不健全,规范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行为的管理制度不完善,激励职业院校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的政策规定不落实,推行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的相关政策不配套等,导致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流于形式、实效性差。为此,要营造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舆论环境,健全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法律法规,完善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制度,建立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激励机制,增加职业院校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编制。  相似文献   

8.
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对北京财经类职业院校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当前大多数教师对到企业实践持肯定态度,但还存在企业实践制度不健全、学校在企业实践中发挥作用不强、教师实际参与企业实践力度不够、实践方式和教师期望错位等突出问题。除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宏观层面制定和完善相关的企业实践保障制度之外,职业院校也亟需根据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需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制定教师企业实践规划,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9.
朱炎军 《江苏教育》2022,(68):16-20
职业院校教师的企业实践能力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我国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嵌入多元化的制度场域中,其背后隐含着政府的政策逻辑、职业院校的治理逻辑、企业参与的理性逻辑,3种逻辑相互交织,最终导致了职校教师企业实践的制度化困境。因此,需要加强职业院校教师发展制度的顶层设计,并构建新的制度逻辑,以达成企业实践能力发展多重制度间的逻辑平衡。  相似文献   

10.
职业院校教师到对口企业进行实践进修,是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近年来,职业院校为了培养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在鼓励教师到企业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但从具体执行过程看,国家教育部门、职业院校、企业和教师等各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职语文教学职业化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云霞 《高教论坛》2009,(9):113-116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其目标及内涵决定了高职各门课程的设置必须立足于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突出其职业性和实用性.语文教学是高职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理应彰显职业特色,强化职业能力.为此必须基于职业岗位工作流程的需求,构建培养具有综合职业素质为目标,提高学生职业语文能力为核心的语文课程体系,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从业能力.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类型,惟有特色鲜明,才有立足之地,才有发展潜力,中从转变教学的评价观念到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从师资队伍建设到实践能力培养,以及如何拓宽就业渠道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形成和强化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怎样有针对性地做好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个摆在高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提出以行业需求为目标,以学生就业为宗旨,把“职业人”的定位、“就业力”的提升作为高职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抓手,通过职业意识的强化、职业技能的训练、职业认证制度的推行、职业道德的培养、职业生涯的规划、职业指导的创新等具体措施和方法,探索出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以2009年上海市部分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为样本调查发现,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总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如毕业生职业发展能力不强,达不到企业用人标准,毕业生薪酬水平不高,造成学生就业不稳定,部分企业没有为毕业生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社会仍然对中职毕业生存在歧视。针对如上问题,政府应在技能人才待遇、职业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加强制度建设;用人单位和社会应加强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识;中职学校自身应加强学生的职业指导,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5.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高职教育与普通教育有明显的不同,但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师评价体系仍然借用的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师评价体系,严重影响了高职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分析目前高职教育的教师评价体系的弊端,旨在于对重建适合高职教育的教师评价体系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6.
“1+X”证书制度是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模式的一种制度设计,契合当今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在增强职业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能力,培养智能化时代复合型人才,指导未来职业教育,推进高职教育制度与就业制度改革,以及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变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该模式可以提升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院校的人才供给能力,增强职业院校的市场吸引力,为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深入改革提供持续动力。  相似文献   

17.
吸收新近高职教育理论养分,以我国新高职教育发展所揭示出的运行规律和尊重学生及其家长教育消费倾向为前提,提出并尝试界定了"能动就业"的概念,阐述了能动就业型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应体现的关键特征。这些关键特征包括:面向市场和面向学生,服务性格,开放性格,就业能力培养的前置和持续,基于职业能力各要素整合思维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存在就业缺口较大、职业教育体系不够健全等诸多问题,亟需建立以工匠精神为目标的学生培养机制,强化工匠精神培育,优化实现现代学徒制,做好培养和就业工作;优化高职院校办学管理,加强职业教育治理,加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建设,健全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制度;适应时代需要健全师资队伍和评价体系,适应"互联网+"时代,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高职院校教学评价体系。在复杂多变的产业环境与就业市场中实现科学发展,推进高职教育适应"新常态",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9.
从"构建和谐社会与高职教育发展"等两个方面,阐述了强化高职就业教育的必要性;在树立"全程化"就业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针对强化高职就业教育,提出了以培养"专业技能、团队合作技能、求职面试技能"等为核心内容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0.
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全过程纵向评价、全要素横向评价体系,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通过研究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针对目前职业教育评价体系存在的多元能力指标和职业核心能力指标缺失的问题,提出以学生的成长引领和就业导向作为构建原则,从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指标体系、评价流程、个人色彩评价量表的构建路径,为职业教育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全过程全要素评价体系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