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典诗词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古典诗词鉴赏可以激发学生情感,提高学生审美情趣,陶冶学生情操,对于弘扬我国民族文化,继承我国民族传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联菊 《现代语文》2007,(4):104-105
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弘扬传统文化,提高诗词教学和研究的水平,是高中语文教学的的重点内容。儒释道文化对诗词的影响,是应该深入挖掘的核心。故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有“诗词的文化感觉”,而且还要“情感体验”,让学生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和知觉过程,体会诗的文化内涵,从而达到审美的享受,接受诗词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古典诗词教学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被动,效率低下;对传统文化感悟少,文化积累更少,也缺乏基本的审美和想象能力,难以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更领略不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神.古典诗词教学应利用音乐、故事、多媒体等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为语文教学和素质教育的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园地中的一朵瑰丽奇葩.古典诗词之所以具有深邃的审美内涵和动人的艺术魅力,主要是因为它能表现出情景交融的丰富意象.挖掘古典诗词蕴含的文化内涵,发挥其对学生陶冶、感染的作用,意象解读是一个关键.因此,在语文课中加强古典诗词的意象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兴趣和欣赏能力,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宝贵的精神资源,其中尤以中国古典诗词表现得更为强烈、突出。中国古典诗词中表现出来的优秀传统,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同时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古典诗词是一种强烈的抒情性文体,而当代大学生又是一个感情丰富、强烈的社会群体,因而在高师院校非中文专业增设《中国古典诗词修养》课程,对于提高当代师范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典诗词文化中,“美人”意象作为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审美意象,与封建文人雅士之间建立起微妙的对应关系,命运之轮将二者的关系拉近,使文人对女性产生强烈的身份认同感,并将这种感慨沉淀成为文化记忆的一部分,形成一种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学传统。  相似文献   

7.
接受美学对中国古典诗词英译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诗词对中国文学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把古典诗词译介到西方对传播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由于本身所具有的特殊形式和内容,翻译古典诗词对许多翻译家来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本文从接受美学视角出发,对古典诗词翻译过程进行了初步探索。译者首先应使自己的期待视野与原语文本保持一致,其次应充分考虑并尊重译语读者的接受水平和审美期待。  相似文献   

8.
古典诗词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来说,古典诗词的教学不能满足于只是一般性的诵读和赏析,而是要引导学生在理解中国传统诗歌意境的基础上,展开自觉的审美发现和审美创造。《春江花月夜》作为脍炙人口的一首经典诗歌,为引领大学生进行审美鉴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相似文献   

9.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学好古典诗词不仅可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使中华民族渊远流长的文化遗产得以发扬光大,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所以,古典诗词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鉴于此,近几年来对于古典诗词教学研究可以讲是方兴未艾。但是,对于古典诗词的教法研究还是比较薄弱。平读、乏味的诠释与条分缕析,仍然是当今古典诗词教学的普遍方式。这种教法,把一首完美和谐的诗词分析得七零八碎,直接破坏了作品原有的艺术魅力,也破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不利于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0.
张新爱 《考试周刊》2013,(46):31-31
<正>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它有着最纯粹、最富张力的语言。进行古典诗词的阅读鉴赏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熏陶和感染,从而提高道德修养和文化品位,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这对于实现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诗词中蕴含着巨大的人文内涵和人格魅力。学习优秀的中国古典诗词,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能够帮他们树立积极进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还可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优秀的中国古典诗词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空白"作为诗词意境的重要特点,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表现极为丰富,它拓宽了诗词的审美空间,延伸了诗词的表现力,彰显了诗词的独特魅力."空白"带给古典诗词独特的美学特质:空灵、简洁、无言之美,营造出云山烟水与冥无的美学境界.深入把握"空白"论的美学特质,不仅是我们更好地鉴赏中回古典诗词的重要基础,而且也是我们深入体验中国传统美学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独特韵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中国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在五千年的历史大浪淘沙下,所流传下来的诗词都是我国诗词中的精华,具有很大的鉴赏能力和教育意义。通过学习中国诗词可以有利于小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小学生的文化审美水平,培养小学生的文化素养。重视小学语文诗词教育,对于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弘扬有着实质性的现实意义。主要讨论在小学语文诗词教育中引导小学生对于诗词的审美和学习。  相似文献   

14.
千载文化传承至今,独属于中国的文化精髓——古典诗词,以其优美的意境、含蓄的情感带给我们无穷无尽的美感与想象。高中学生处在参透古典诗词审美意蕴的黄金时期,此时需要教师在古典诗词审美教育方面不断推陈出新。本文从简述高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具体内涵入手,结合高中古典诗词的相关特征,论证古典诗词教学对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意义,最后总结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在我国声乐艺术领域中历史悠久,创作者们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融入了更加多元化的音乐元素,将西洋技法与古典诗词相结合进行创作,赋予古曲以新的生命,中国古典诗词已经成为传播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古典诗词的演唱具有它独到的特色,本文就将以赵季平老师创作的古典艺术歌曲《关雎》为例,来进行其演唱特点的分析和体会,并总结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从:"杨柳"的物质属性到"杨柳烟"的文化属性,中国古典诗词借助于杨柳及杨柳烟的语词,以表现中国古典诗词传统的相思离绪题材,取得了优美的文学意象和积极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7.
古典诗词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学生在对古典诗词进行学习和鉴赏的过程中,往往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民族的文化和特性,确保传统文化得以有效地继承和发扬。因此,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古典诗词的审美鉴赏做出了具体的要求。作为任课老师,如何让学生在鉴赏古典诗词的过程中明白人生哲理,提高审美能力和自身修养,成了当前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上下五千年,连绵不断留下了灿若星河的诗词.中学课本的古典诗词佳篇中产生出来的深厚、丰富的民族文化心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影响并塑造着中学生的文化人格.在语文教学中,解读中国诗词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品格,必须从"意象"切入,了解意象诗的典型意象,对中学生提升朦胧美感效应的欣赏水平,以及高层次的文化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职语文古典诗词教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典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精华,理应受到师生的重视.在当今流行文化、快餐文化的冲击下,大部分中职学生远离了古典诗词,作为中职语文教师,我们要认清形势,改变现状,探索适合中职学生古典诗词教学方法,把学生带进理想的阅读与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20.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记载者和传承者,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高中生学习古典诗词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为了升学,更重要的是积累知识增强民族感、积累内涵提高个人文化素养、陶冶情操丰富内心世界。学习古典诗词,我们可以学习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精髓,了解古代的优秀文化,这有利于我们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古典诗词是高考必考内容,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老师必须充分了解教学目标,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老师要深入研究古典诗词教学的难点和重点,结合古典诗词的特点,以文本为基础,教材为辅,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达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