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代中国民族观与国家统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中国民族观包括对国内不同民族关系认识层次上的夷夏观和对中华民族与他国关系认识层次上的新华夷观两方面的内容。古代中国民族观对多民族国家统一、政治统一和国土统一有极其深刻的影响。以古代民族观为基础的国家统一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2.
先秦儒家民族思想在"大一统"基础上探讨"夷夏之辨",并用发展眼光看待夷人,以文化作为区别夷夏的标志;在内涵上,它又以华夏文化为思想核心,以"德教"为政治手段,以宽容为价值准则。这些思想时至今日依然对促进我国民族关系的良性发展具有很现实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
元儒民族思想充满了曲折与纷争,既包含着南北方儒学家的地域差异,又有着汉族与少数民族儒学家的民族区别。他们总在夷夏、忠君、行道等观念之间进行艰难的抉择,而无论哪种选择都将为元儒的民族思想打上由民族冲突而导致的裂痕。  相似文献   

4.
夷离毕院是辽代掌管契丹族刑狱的重要司法机关,本文从官员的家庭出身、入仕途径、任职时期以及官员个人特点等4个方面分析了夷离毕院官员的选任。通过统计,契丹贵族在所有官员中约占53.4%,在夷离毕院官员的选任中占有绝对优势。世选制和内官入仕是夷离毕院官员选任的两种主要方式。夷离毕院官员的选任主要集中在圣宗、兴宗、道宗三朝。另外,由于司法机关自身的特殊性,夷离毕院官员的选任对于官员个人的思想品质、专业素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中央客馆述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先秦始,中国各代王朝在京城均建有馆待蕃客(包括边疆及外国民族)的场所,如汉代的蛮夷邸;魏晋的客馆;北魏的四夷馆;隋唐时期的四方馆和鸿胪客馆,宋代的都亭驿、都亭西驿、礼宾院、怀远驿、同文馆;元明时期的会同馆,清代的会同四译馆等.通过对中国历代中央客馆建制的论述,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古代对人京蕃客的接待与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6.
"夷夏之辨"是汉代公羊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公羊学的奠基之作《公羊传》,到形成公羊学的关键人物董仲舒,再到公羊学的集大成者何休,他们的夷夏观具体反映了这一理论的发展轨迹。夷夏之辨,从本质而言,其实就是一个民族文化认同问题,而这种民族文化认同,却对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华夷观念是以华夏文化优越感为基础、以儒家礼法制度为依托而产生的一种"华尊夷卑"的思想体系,华夏人的这种主观意识随着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而逐渐扩展为一种社会性的意识形态,进而形成了尊礼义文化、贱夷狄风俗、用夏变夷、夷夏之防等观念的"华夷之辨"。宋朝有着它特殊的时代背景,所以这种传统的华夷观念表现得更为突出些。  相似文献   

8.
东山魁夷为日本著名画家,他描绘自己心灵象征的风景,忧伤空灵而又富有东方文化的诗韵,使人的心灵宁静、淡泊,从而展现了东山魁夷丰富的心灵世界和开阔的人文情怀。其绘画成就是在创造性地融合了东西方艺术的基础上取得的。在净美有序的山水艺术氛围中,体现他对生命的理解、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  相似文献   

9.
“夷”“齐”“鲁”与“齐鲁”是山东的古称。研究者认为,“夷”取象于蹲踞,此说值得进一步探讨。对“齐”与“鲁”则有多种诠释,相比之下,“齐”为“弓矢说”最为有据;“鲁”为将鱼放在礼器中献祭神灵之意。“齐鲁”的内涵主要是指礼义之邦、儒学兴盛。  相似文献   

10.
东山魁夷为日本著名画家,他描绘自己心灵象征的风景,忧伤空灵而又富有东方文化的诗韵,使人的心灵宁静、淡泊,从而展现了东山魁夷丰富的心灵世界和开阔的人文情怀.其绘画成就是在创造性地融合了东西方艺术的基础上取得的.在净美有序的山水艺术氛围中,体现他对生命的理解、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  相似文献   

11.
2013年国家体育总局启动"挖掘与传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排舞采风活动"开始,融入中国不同民族舞蹈元素的排舞原创作品不断涌现。运用文献研究法、视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以融入中国不同民族舞蹈元素的排舞原创作品为研究对象。从中国不同民族舞蹈元素融入排舞原创作品的必要性、排舞原创作品融入中国不同民族舞蹈元素的创新要点、融入中国不同民族舞蹈元素的排舞原创作品的推广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提出中国的排舞采风活动应具有长期性,须与我国民族地区建立沟通机制,以融入中国不同民族舞蹈元素的排舞原创作品的推广先例发挥带动作用;对不同民族舞蹈风格排舞原创作品认证要严格审核,确保创编出的排舞原创作品的全面性、普及性、科学性、民族性。  相似文献   

12.
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大清帝国的全面失败而告终。其间,面对军事文明大大高于自己的西方世界,少数有识之士迈出了些许"师夷长技"的步伐。无疑,这是中国近代军事改革的唯一途径。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战后短短几年,"师夷长技"就犹如昙花一现,归于沉寂。  相似文献   

13.
宗教与民族虽属不同领域的概念,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宗教对民族尤其民族认同具有五个方面的重要影响:一、宗教是民族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民族认同的重要标识;二、宗教是一类次生民族生成的认同标识,在其形成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三、宗教是民族分合的特定因素,一个民族因信仰不同的宗教而发生分离,不同的民族也因信奉同一种宗教而聚合为新的民族;四、宗教是构建族源认同的重要因素,不同来源的民族因信仰某种宗教而重构相应的族源;五、宗教是族类认同的一种方式,其族际认同意识最为强烈。  相似文献   

14.
北魏军队可根据其控制权不同分为两部分:一是以皇帝为代表的中央政府直接控制下的中军和外军,另一部分则是部落首领控制的部落兵。士兵最初构成主要是六夷部落,但也有汉人为兵的现象。这些都决定了北魏早期士兵存在着与其他政权有所区别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同样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中国武术也同样面临着种种问题。如何在新形势下继承武术、发展武术成为当代武术人的重要使命。教育承载着武术文化的传播,而体制直接影响着其发展,中国武术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在中国武术发展陷入瓶颈的时候,放眼国外,一些外来武道诸如:跆拳道、空手道等却在中国乃至世界蓬勃发展,并且得到了更快更好的推广。道馆式教育是在外来文化的背景下产生的,这种教育模式在诞生的短短几十年里促进了多种武道运动的发展与兴盛。"师夷长计以制夷""西学东用",我们是否可以将道馆式教育应用到中国武术的教育体制中?本文将从各个角度不同层面分析道馆式教育,从全新的角度看待和理解武术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鸦片战争以后,国力苶弱,我国一些具有民主进步的思想家和革新求变的先进份子积极倡导向西方学习,试图"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变革图强,振兴国力。伴隋着学习西方工业、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同时,开启了广东近代体育的进程。本文就西方近代体育思想、近代运动项目传入的途径、广东近代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竟技体育、社会体育组织的兴起和作用的研究,理清了广东近代体育发展的脉络。100多年来广东近代体育的发展,始终贯穿着一根红线,这就是与反帝反封建斗争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7.
民族学生的数学教育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数学教育,为改善文化背景中不利于学校数学教育的因素,以缩小与先进地区学校间的数学教育差距。文章总结出民族学生数学学习普遍存在的几大障碍:一是文化背景的不同,主要表现在语言、生活环境、思维方式等方面。二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家长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支持与否很大程度上觉得学生学习的兴趣。三是学校各方面的教育资源的匮乏不能满足学生数学学习的需要。对此,文章提出了几点改善的教育措施,主要有开发乡土教材、加强教师培训、让学生学以致用等以帮助民族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18.
在近代东亚国际体系的转变中,中国与日本做出了不同的历史选择。在外来列强侵略和日本的挑战下,中国丧失了东亚的中心地位,清政府试图挽救危亡的尝试也相继失败。而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在"脱亚入欧"方针的指导下,积极利用了条约体系对华夷秩序进行破坏,同时通过参与条约体系获取了与西方列强的平等地位,崛起为东亚强国。  相似文献   

19.
苏舜钦始终以儒家自居,儒家思想是其立身行事的基础。他有很强的夷夏之辨思想,重视道德修养,追求刚直、坚毅、忠贞的人格,一生以康济斯民为己任。同时濡染道家思想较深,但基本上未受佛家思想影响。  相似文献   

20.
民族同化指一个民族或其一部分丧失本民族特征而变成另一个民族的现象。民族同化是研究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对民族同化的相关研究进行检索后,进行了一番梳理,区分了易与民族同化相混淆的概念,对民族同化进行分类,总结了影响同化的因素,以及看待民族同化的不同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