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田纳西.威廉斯的戏剧作品突出了美国三十年代新旧文明的交替。有些人卡在这个时代的夹缝中,执着的固守着南方旧文明下的价值观念,痛苦地挣扎着,与时代的变化抗争着,而他们的结局注定是失败的。在《欲望号街车》中,布兰奇成长于美国没落的南方文化下,当面对社会变革时,成了新旧文明冲击下的牺牲品。家庭伦理道德的沦丧,梦想与现实的冲撞,自恋与欲望的驱使成为将她推向悲惨命运的根源。  相似文献   

3.
蒙泰格尼曾经说过:"管理一个家庭的麻烦,并不少于治理一个国家。"现代家庭都会面临这样或者那样的危机,尤其是婆媳关系。来自农村的婆婆与来自城市的媳妇的组合,是中国许多家庭的模式。在这样的家庭中,城乡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也会不定时地爆发冲突。六六的《双面胶》是一部颇具争议的家庭伦理小说,小说讲述了一个东北婆婆和一个上海媳妇之间的家庭悲剧。本文分别从男权和现代思想的矛盾、两代人的代沟以及主人公的个性等方面,分析《双面胶》中的婆媳危机。  相似文献   

4.
枝子从反叛贤妻良母的传统角色到试图重新回归的心路历程,彰显出传统女性文化深远的影响力及其在现实中的困惑与尴尬。枝子的情感追求与失落,昭示了当代女性解构、重构与继承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多重困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世界文学经典《包法利夫人》中爱玛情感生活和悲剧命运的分析,从幻想与现实的冲撞、对幻想世界的追求以及幻想的破灭三个阶段,剖析了爱玛悲剧命运的成因。  相似文献   

6.
《古诗十九首》大体出自东汉末年的文人之手。东汉末年社会动乱,文人们目睹和经历了民生凋敝、社会黑暗的残酷现实。他们创作的十九首以冷峻的目光关注现实、反窥自我,用纯熟的艺术手段展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古诗十九首》表现了文人们强烈的生命悲剧意识,具体在怀乡之情和生命孤独之感的抒发中体现。诗歌总体流露出悲切之情,意境悲远。"怊怅切情"、"意悲而远"是十九首艺术风格的总体评价。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一体化,国际交往日益密切的形势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从深层文化、表层文化两方面聚焦《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跨文化意识的渗透,以期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9.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20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也是意识流的代表作家,因作品中有浓厚的死亡意识以及伍尔夫对人类生存与死亡独具特色的关注和剖析而闻名。本文旨在通过《奥兰多》这部著作来解析伍尔夫独特的死亡观。  相似文献   

10.
苏童的短篇小说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而其获鲁迅文学奖作品《茨菰》中的顾彩袖更是其代表。通过对该典型人物悲剧命运的深入剖析,从城乡文化差异和歧视心理、人性的虚伪、男权世界和主体性的缺失等多个方面出发,深究造成以顾彩袖为代表的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  相似文献   

11.
在历史的长河里,忧患意识是一种高度成熟的智慧总结,它对一个国家和民族兴衰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国家之所以存在于国际民族之林,就是因为它独特的文化和涵韵,其中忧患意识是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动力和前提。在中国民族文化中忧患意识得以传承和发扬,它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以及在对外交往中,逐渐创造形成的独特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凝聚力和生命力的伟大的精神支柱。本文将从中国古代文学的角度进行详细的分析民族精神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2.
美国影片《记忆碎片》是一部带有强烈的后现代感,又透露着深刻哲学意味的实验电影。片中主人公失忆的经历带给我们的是充满本体论和世界观的深层反思。以符号学视域来看,主人公使用了一系列符号文本保存他当下的记忆、确证自我的存在,完成当下的生存目标。但在其与他人的符号通讯以及自我符号传讯过程中,符号主体间性,解码语境的不同,潜意识自欺心理及能指优势等多方面原因造成了层层谎言,使主人公个体的存在成了一出谬误性的悲剧。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独特的民族风俗习惯,塑造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复杂的民族观。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认同感,明显的民族价值取向的学习动机,传统的中华民族凝聚力等特点。正确认识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观的局限性。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来指导正确的民族观教育。  相似文献   

14.
日本国立大学改革背景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政治经济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从上世纪末日本国立大学的优势日益减弱。为增强国立大学的国际竞争势力,日本政府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对国立大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笔者重点对国立大学的改革背景和改革特点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悲剧的诞生》是尼采的著作之一。尼采在书中细致地阐释了他对于古典希腊艺术的美学思考。他从悲剧的起源到发展再到消亡这一过程中,提出了著名的"日神和酒神"理论,并以批判的精神对苏格拉底主义进行了深刻剖析。尼采所推崇的酒神和日神两种不同状态下的"冲动",正是促生悲剧的绝对动力,从这种幻象与本源的不断激烈的碰撞中,悲剧就此诞生,而人性也得到复苏和彰显。  相似文献   

16.
《文选》的选文标准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的,它的文体编排引入了古代文体分类意识,既对文体辨析和指导写作具有实用价值,也丰富了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思想。就《文选》中所选属杂诗类的《古诗十九首》为据,分析《文选》兼顾传统与新变,又兼顾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选文观念。  相似文献   

17.
索福克勒斯的名作《俄狄浦斯王》可以说是希腊命运悲剧中的翘楚,被亚里士多德推为戏剧艺术中的典范.四幕悲剧《雷雨》,作为我国戏剧大师曹禺的代表作,亦可以称做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一部中国式悲剧剧作的典范.本文试从命运观的角度并通过对乱伦关系的分析,来观看其中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18.
从2003世界杯看中国男排的出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男排在2003年世界杯上的表现,出乎大家的意料,面对世界强队,甚至连日、韩我们都束手无策。通过对二传、副功、发球等七方面进行分析,中国男排在技、战术上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强队。面对几个月后的奥运会落选赛,我们努力寻求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争取拿到奥运会入场券。  相似文献   

19.
主要采用标准的三维摄像DLT法和录像解析法,对"自由人"李颖(原国家队"自由人")和张娜(现国家队"自由人")接上手飘球技术进行运动学对比分析,旨在揭示该过程中蕴含的运动学规律.  相似文献   

20.
玛蒂尔德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塑造的众多悲剧人物中的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形象。她不满现实的不公,奋力反抗,用自己的言行向社会展示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最终成为社会的牺牲品。文章从玛蒂尔德的悲剧中叩问命运、质疑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