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德拉布尔小说《磨砺》女主人公罗莎蒙德具有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恋人格倾向,她的行为是基于"爱自己"的基础之上,而非许多评论家所说"母爱的本能",从而得出结论:罗莎蒙德虽然部分实现了自我,但人格的塑造还不完整,若其意识不到自身的人格缺陷,将始终不能达到成功的真正彼岸。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的眼睛下》(1911)不仅是一部政治小说,也是一部意义深远的道德小说。过去,评论界更多的是从政治的角度来研究这个"讲给西方人听的关于俄国的故事"。事实上,康拉德在小说中关注更多的是个人的道德弱点或个人心理。本文将从小说主人公拉祖莫夫"道德方向的迷失"和"道德意识的觉醒"两方面来详细阐释该小说的道德内涵,并揭示康拉德对人性与道德等诸多社会伦理问题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3.
《伤逝》是一篇具有强烈而浓厚的主观抒情色彩的小说,其抒情色彩主要表现在:作品采用男主人公涓生"手记"的形式,开门见山,直抒胸臆,并确定了全篇抒情的基调;作品运用"手记体"形式的第一人"我"的叙事方式,使小说更富有感情色彩;涓生所抒发的情感,无论是激动、喜悦,还是苦闷和悔恨都不仅仅属于他自己,同时也融铸着作者的爱憎,这就更增加了小说的抒情色彩。  相似文献   

4.
郭焱 《职大学报》2011,(6):54-58
徐小斌所筑造的小说世界,散发着一种让人难以抗拒的恶之花的魅力;她所倾力描绘的那些富有恶魔性的人物形象,闪耀着迷人的光辉让人念念不忘。本文主要借鉴陈思和教授关于"恶魔性"的论述,在广泛阅读徐小斌的文本和深入思考其内在的联系后,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切入来分析其小说世界中的恶魔性,探讨徐小斌提出了一个怎样的问题("恶有一种魅力"),她在人的价值意义上的徘徊(人是应该像"工蚁"还是像一个"人"那样活着)以及她所提供的解决方式("女人像希腊神话中的两头蛇一样,可以向任一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5.
《伤心咖啡馆之歌》是美国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代表作之一。在小说中,麦卡勒斯延续了她一贯的孤独主题,通过三个主人公之间爱与被爱的情感纠葛,向我们传达出一种绝望的孤独和爱的无能为力。  相似文献   

6.
吴趼人通过对小说主人公棣华心理活动细致入微的描写,向读者详尽展现了她坠入情天恨海的情感变化的全过程.《恨海》中心理描写开始较大规模地介入叙事,拓展了小说的叙事空间,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以前无人涉及的世界.吴趼人在同时代小说家中较早认识并推动心理描写地位的上升,不仅使20世纪初的中国文学获得一股强劲的推动力,而且也为丰富中国文学中的现代人性开辟一大源泉.《恨海》开启了中国近代小说叙事模式转变的先声.  相似文献   

7.
作为日本现今推理小说的名家,东野圭吾具有自己独特的色彩。他的作品结构之神奇让人叹为观止。作为以结构和细节为根本的推理小说而言,东野打破了常规式的设置谜题、揭开谜题的惯例。使读者在一开始就大概明白凶手,却模糊不敢肯定,直到最后。虽然谜底没有解开,但是读者早已明白。同时,与其他的推理小说注重推理本身相比,东野圭吾的小说更有一份人文关怀,可以说,最终打动读者的不是精彩的推理,而是案件背后那份让人难以忘记的感情。  相似文献   

8.
《简·爱》是夏洛蒂·勃郎特的最好的一部作品,文中女主人公简·爱为人单纯,平凡朴实,有理想和追求,性格直爽,倔强。她蔑视金钱,勇于面对生活,不甘忍受资本主义压迫,敢于反抗、敢于向男权挑战以争取幸福的精神不仅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而且给人以启迪。  相似文献   

9.
《人间失格》是太宰治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多本名作,带给读者不一样的精神食粮。本文围绕《人间失格》这部小说,简要阐述了太宰治的生涯以及这部作品的诞生原因,最后对太宰治的人生色彩投影进行了深入解读,以期使更多读者了解太宰治的文学作品。在小说完成后,太宰治选择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一生都在追寻爱和温暖,他的文学作品带给读者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方方的近作《有爱无爱都铭心刻骨》是一个充满女性意识的中篇。它以女性的立场表现了普通女性的生存境遇和内心世界,表明她们的心中同样有对理想的坚守,对庸常的拒斥。在小说的女主人公身上甚至可以感受到一种悲剧美,同时小说中包含着女性对爱情人生的沉思。  相似文献   

11.
张爱玲的创作,是五四启蒙文学主潮中一个被忽略的重要分支。张爱玲用自己的悲凉故事,诠释了她对普通中国人观念的认同。她小说中的主人公,都是传统中国集团文化的局外人。她试图用现代都市的物质故事填补价值失范时代的孤苦的心灵。她的爱情故事,是大团圆文化压迫下的小团圆被摧毁的悲剧。她的小说叙事结构,呈现了一种特殊的现代时间诗学。  相似文献   

12.
黑奴汤姆叔叔是小说的主人公,它正直、善良、忠厚、老实,同时他也是一个安于接受命运安排的人,喜欢逆来顺受,接受所有命运不公的安排。小说结尾汤姆叔叔悲惨的离开了人世。没有获得应有的自由。通过对于汤姆叔叔性格特点进行分析,汤姆叔叔的性格是其悲惨人生的重要导火索,本文主要通过对于汤姆叔叔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让读者对于小说《汤姆叔叔》有一个更加全面清楚地认识。  相似文献   

13.
《献给艾米莉的玫瑰》是威廉·福克纳的一篇著名的短篇小说。这篇小说揭示了古老的南方传统价值观与现代的北方工业价值观的冲突。小说的主人公艾米莉作为南方后裔的代表,既是南北方价值观冲突的象征,同时也是福克纳对于南方文明态度的象征。总的来说,艾米莉就是一座象征着古老的南方传统的纪念碑。然而她父亲的严厉管教,她所在的社区所施加的压力以及她自己复杂的性格特征的影响促成了她的悲剧命运。而她的悲剧命运也就预示着她已是一座倒下的纪念碑。  相似文献   

14.
反抗、皈依、幻灭——奥康纳《智血》中的宗教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康纳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智血>被认为是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宗教小说之一.在这部小说中,主人公黑兹尔表面上看是在反抗传统的上帝.然而,仔细阅读就会发现黑兹尔一生当中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追求上帝,并最终导致了他的幻灭和惨死.通过主人公黑兹尔的精神历程,奥康纳表达了对于传统上帝的追求和依赖只能使追求者产生幻灭和绝望的观点.黑兹尔精神追求过程中上帝的绝对缺席阐明了奥康纳的神学观,即人类必须找到一种和超验的存在和谐共处的新方法,也许这正是奥康纳的处女作向她自己和读者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小说《看不见的人》是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艾里森潜心创作七年之久而完成的一部杰作,在美国文学史上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52年,小说一经出版即引起极大的轰动,并获得1953年美国"全国图书奖",一举奠定了作者在美国文坛的地位。小说的主人公"我",是一个无名无姓、普普通通的美国黑人。在小说的开始,即以主人公自我介绍的口吻点明自己是一个"看不见的人",并对他为什么会成为看不见的人做了详尽的叙  相似文献   

16.
莫言以故乡"山东高密东北乡"为原型的小说,超越了一般意义的乡土文学,进入世界文学体系,创建了属于他自己的"文字的世界共和国"。肉体残酷暴力与"倒错性欲"的结合是福克纳小说的一种重要母题,再现这一母题的是一种隐喻性的心理语言。莫言更多的是对导致这种变态心理的文化语境的批判,由此使他的小说成为第三世界寓言的重要例证。莫言创造出一种以"地方世系"为核心的叙事模式,但与福克纳不同,莫言对意识流与神话的叙说却明显地带有齐鲁神话的特点。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的分析,看出莫言创造了本土化的叙事话语,通过一种魔幻性叙事的语言,莫言成为通向"世界文学史"的桥梁。  相似文献   

17.
妙玉是一位正值青春韶华的妙龄尼姑,虽被森严的佛门教规和封建道德观念剥夺了爱与被爱的权利,但她敢于打破世俗的常规戒律,去大胆追求正常人的生活和爱情,可她难以超越所处的历史环境,因此,妙玉最后仍是以悲剧结束自己的生命.如此完美的人,也只能注定她的最后结局是悲剧,让人不得不在哀挽中沉思.  相似文献   

18.
萨利赫通过追寻主人公穆斯塔法.萨义德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在其小说《北迁季节》中建构了流放的母题。主人公穆斯塔法流放的过程就是他寻根的过程,他的流放充斥着重重叠叠的矛盾与冲突。流放的最终结果,表征了萨利赫对"流亡知识分子"作为世界人存在的艰难探索和意识,这与爱德华.萨义德对知识分子流放的态度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19.
婚姻与性爱,是张爱玲小说世界的基本题材.基于她的家庭经险和她的悲观气质,她难以发现人间真情,她珍惜爱情,却看到人间无爱,没有情投意融而持久的爱,只有权衡利弊的交易和短暂的梦幻,她更看到性爱中的人性悲剧是导致人间无爱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欧内斯特·海明威在其几篇短篇小说中,将一种或几种动物作为象征,并围绕其展开故事。作为象征,动物或者展现了小说主人公的心理状态与情感上的渴求,使读者能透视主人公的内心深处,或者暗示着小说中的主要意象。 这一点在小说《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中得到最好的体现。在这篇小说中,海明威先是将“豹子”用来象征主人公哈利的理想自我。虽然“豹子”这个心理象征只在小说篇首语中出现,但是它在整个故事中的作用却是举足轻重的。在篇首,读者被告知这么一个传奇──有一只豹子死在靠近乞力扎罗山的西部山顶的地方,死在试图寻求到达巅峰,获得不朽与永生的过程中。在读者看来,“豹子”无疑象征着优雅、速度、力量、勇气与尊严,它常以闪电般的速度精确勇猛地扑向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