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藏地区中学生社会主义信仰教育受西藏地区地理、文化、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影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这要求西藏地区从事社会主义信仰教育的工作者要从丰富社会主义信仰教育内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采用多种形式教育途径入手去探索加强社会主义信仰教育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主要手段,在大学生信仰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如何转化为学生信仰体系,应该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重要决定》中被明确指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核心。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马列主义水平,坚定学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在学生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对中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尤其是政治教师。政治教师应立足于教材,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是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思想文化领域一种特有的精神文化现象,是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通过对浙江省杭州市和海宁市的部分民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现状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应从加强宣传、发展经济、改革创新、区别对待等方面,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教育,实现中国民众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转换和提升。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重视学生的道德信仰培养,优化校园环境,注重实践育人。要坚持先进性和广泛性的统一、自律与他律相结合、针对性和实践性的统一,以提高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信仰是对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制度以及社会主义理论必然的坚信与敬仰,对中国共产党的无限忠诚及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无比热爱.受历史和文化的影响,藏族群众基本信仰藏传佛教,这对西藏大学生社会主义信仰教育造成了一定的障碍.针对现阶段西藏宗教的民族性、群众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特点,加强西藏大学生社会主义信仰教育,应着重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特别是大力加强宗教知识教育;利用和建设网络载体;提高社会主义信仰教育队伍的政治理论素养;发展社会实践教育;营造育人环境等.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时代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时代主题,对大学生信仰教育提出了明确的实践要求.在新形势下系统推进大学生信仰教育深入发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信仰教育中的时代主题地位,从高举旗帜、唱响主题、发展精髓、夯实基础四个层次推进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理念发展;从批判社会思潮、优化信仰教育环境,回应社会问题、强化信仰教育实践,创新教育方式、发展信仰教育模式和反思教育主题、完善信仰教育内容四个方面推进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路径优化.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正处于深层变革期,多元文化不断交融、冲突与发展,使新时代中学生的信仰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加强和改进中学生的信仰教育,重建新时代青少年精神家园,必须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转变信仰教育理念,拓展信仰教育内容,改进信仰教育方式,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观,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信仰教育实践,锻铸优良信仰品质,实现青少年理想信仰与现实生活、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为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兰睿桐 《科幻画报》2022,(5):249-251
当下多元文化的冲击、碰撞和发展,引导中学生树立科学的信仰,加强和改进信仰教育刻不容缓。初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信仰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联合起来,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信仰教育,为青年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邓红 《广西教育》2008,(20):43-43
现在在校的中学生是将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教育工作者要重视中学生的理想教育。以下分析重视中学生理想教育的必要性和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等教育的方向标,是引导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旗帜。落实在教育实践中,教育工作者应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五个强调"重要讲话,贯彻"四个讲清楚",紧抓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维,培养大学生全面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着力培养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文化信仰。  相似文献   

12.
对青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是当前德育课的重要任务之一。德育课老师要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糅合现代西方文化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对核心价值体系在认知的基础上认同。在认同的基础上付之于行动。同时,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信仰和道德评价相结合。使德育课真正能发挥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阵地作用。  相似文献   

13.
教育信仰是教育行为的精神支柱,受特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制约。教师教育信仰的境界直接影响学生的人生理念和价值观的形成,最终影响学生人格的形成。受市场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教师的教育信仰出现了一些误识,主要表现为教育信仰嬗变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教育信仰的功利化、教育信仰的庸俗化、教育信仰的多元化等特征。教师作为从事直面生命和灵魂的教育工作者,应通过加强对教育的理性认识,确立积极的教育情感,形成坚强的教育意志,重建正当的教育信仰。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大变革中,各种思潮激烈碰撞,大学生信仰教育式微局面正成为事实。党的十八大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论述,为在当今价值观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社会转型期开展大学生信仰教育提供了新思路,是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既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目标,又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内容,在为信仰教育注入动力的同时,也增强其面对挑战的能力,所以无论是在目标层面上还是在内容层面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国民精神信仰存在的部分个体崇高精神信仰淡化、整体精神信仰紊乱等问题,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塑造国民精神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塑造国民精神信仰目标诉求包括社会目标和个体目标的实现,塑造过程分为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于国民精神信仰教育、寓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实践于国民精神信仰、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容性于国民精神信仰。  相似文献   

17.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个具有很强现实意义的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原理、价值理念和思维方法的笃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守。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是对科学真理的信仰;马克思主义是高尚追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是对崇高事业的追求;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方向保障,对个体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具有推动作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要增强实践意识,秉持科学态度,注重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18.
信仰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对精神起着统摄作用,决定着人生的方向、道路以及成败。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从当前宗教盛行的现实与青少年未来的社会担当看,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很有必要。要善于通过近代无数仁人志士探索中国出路的历史,教育学生认清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通过中外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深刻教训,教育学生明白为什么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教育学生只有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发有为,才能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19.
信仰教育与当代大学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信仰在信念体系中具有总体性、支配性、普遍性的地位和作用,统摄着人们的整个精神生活。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就是树立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的教育。在正确把握信仰内涵的基础上,只有坚定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科学性,理性分析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解体的原因,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科学认识当今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增强对大学生现实生活的关怀,才能坚定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背景下,高校开展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实效性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从大学生信仰教育内容入手,提出如何进一步深化大学生信仰教育内容,从而提高教育效果,以期为现代青年大学生更好地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于社会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