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徐刚 《现代语文》2007,(8):3-13
采自齐国诗歌的《齐风》,淋漓尽致地体现了齐国的独特地域文化:反映了齐文化所具有的滨海文化特色,反映了齐国作为东夷故地所具有的独特习俗文化,反映了当时齐地尚奢的风俗,对于我们研究古齐国的文明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齐国大地军事家辈出,兵法著作内容宏富,孙武生长于泱泱大国的古老齐国,齐国是中国的兵学发源地,先秦的主要兵书出自齐地,孙武的兵学思想上承源远流长的齐国兵学传统流脉,深深承受于地域文明滋养,深深打上了齐文化的印痕。在中国兵学发展历史上,从姜尚到孙武再到其后的孙膑,形成了源远流长而又一脉相承的齐国兵学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3.
据钱穆先生考证,孟子两次游齐,前后共达二三十年之久,在齐国的游历占据了孟子周游时间的半数以上。那么当时的齐国究竟有什么突出之处,吸引孟子长期滞留呢?历来人们均把原因简单地归结于齐国的强盛,然而深入分析却会发现,孟子在齐国的长期滞留,是相似的文化心理、齐国的强盛和敬贤礼士的文化政策,以及稷下学宫的文化氛围共同作用的结果。理清孟子长期游齐的这一个案,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孟子的研究,同时有助于分析齐国在战国中后期成为诸国"文化重心"的背景。  相似文献   

4.
据钱穆先生考证,孟子两次游齐,前后共达二三十年之久,在齐国的游历占据了孟子周游时间的半数以上。那么当时的齐国究竟有什么突出之处,吸引孟子长期滞留呢?历来人们均把原因简单地归结于齐国的强盛,然而深入分析却会发现,孟子在齐国的长期滞留,是相似的文化心理、齐国的强盛和敬贤礼士的文化政策,以及稷下学宫的文化氛围共同作用的结果。理清孟子长期游齐的这一个案,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孟子的研究,同时有助于分析齐国在战国中后期成为诸国"文化重心"的背景。  相似文献   

5.
齐国作为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大国之一,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环境,不仅创造了较为发达的商业经济,而且创造了发达的文化,在货币的铸造方法和文字上可窥豹一斑。本文重点介绍齐国的刀币和圆钱,并对其类型和发展沿革进行粗浅的探究,以期在货币文字文化方面对齐国文化做一些挖掘。  相似文献   

6.
孟子两次游齐,前后累计达20-30年之久,在齐国的游历占孟子周游时间的一半以上。人们往往将吸引孟子长期滞留齐国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为齐国的强盛,深入分析便会发现,孟子在齐国的长期滞留,是相似的文化心理、强盛的国力和敬贤礼士的文化政策以及稷下学宫的文化氛围共同作用的结果。厘清孟子长期游齐这一个案,不仅有助于对孟子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同时对于分析齐国在战国中后期形成"文化重心"的背景,也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7.
在齐文化博大精深的内容中,有一个当前尤应挖掘与弘扬的方面,就是齐国的工商文化。齐国的工商文化不仅以其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丰厚内涵,在当时各诸侯国的地  相似文献   

8.
《滨州学院学报》2019,(5):66-69
位于黄河入海口的东营市,在周朝是齐国领地的一部分。齐国的历史文化对东营市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影响深远。东营市域内流传的黄河口民间歌谣承载了丰富的古齐文化内涵:农商并举、尊重实际的务实精神,积极进取、崇尚功用的人生态度,以及重兵尚武、富国强兵的兵学思想。上述古齐文化以歌谣为载体,每种文化在当地广为流传的民间歌谣中都有具体的表征。  相似文献   

9.
本文纵向地考察了春秋时期齐鲁两国的文化流变。春秋前期,齐国管仲在原有耻光而大之,形成了齐法学说;鲁国出现了臧文仲与柳下惠两种不同的文化倾向。春秋后期,孔子是柳下惠而非臧文仲,杀少正卯,齐国以法家为主要特色的思想文化至晏婴重礼而淡化法,齐文化趋向多元化。  相似文献   

10.
在人们的印象中,齐国向来是春秋时代的大国、强国,而鲁国则是弱国、小国,但这是不符合事实的。事实上,在齐桓公称霸之前的春秋时代,齐鲁一度是匹敌的国家,并且展开了激烈的争衡。只有在齐桓公时代因为各国归附齐国而逼鲁,鲁国才不得已服从齐国,从此再也不能与齐国抗衡。而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就在于两国不同的文化特征、统治思想进而导致的强弱易势。  相似文献   

11.
张越在《东岳论丛》2006年第6期撰文指出,齐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是我国古代独具特色的重要地域文化之一,对华夏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齐国长达800年的历史,曾数创辉煌。齐国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其根源主要是富民思想的提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晏子春秋》中记载,楚王宴请晏子,安排人绑了一名齐国人,说是犯了偷窃罪。楚王瞟着晏子问:“齐国人原本爱偷盗吗?”晏子回答:“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栀。”  相似文献   

13.
管仲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他相齐期间,对齐国的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使齐国很快发展起来,并成为春秋霸首。管仲在相齐的政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治国思想,这些思想不但体现了齐文化开放性、兼容性的鲜明特色,而且也大大丰富并发展了齐文化,使得齐文化融入到中国主流文化之中,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地域差异是影响文学的重要因素之一,齐国和鲁国由于其地域的差异在《诗经》中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品格,齐国表现出兼容性变革性特征,而鲁国却呈现出单一性守常性特征。这与两国的地理位置及统治者所采取的经济、政治政策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5.
汉代方士文化阶层是以古燕国和齐国作为其文化区域(CULTUR ALAREA)或辐射源,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传播,最终渗透进整个社会文化阶层,影响了一代文化。  相似文献   

16.
临淄,是齐国故都,齐文化发祥地,2000年前著名的“稷下学宫”曾诞生于此,并培养和造就了数不清的达官贵人学者。2000年后的今天,临淄区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为制高点,倾力构建起富有临淄特色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平台,为实现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有好多的齐文化名胜古迹。在我们临淄区王青村东侧,就是世界闻名的齐国故城排水道口。又是一个星期天,阴沉的天气,夹杂着缕缕的寒风,王洪吉老师带着我们,来到了"齐国古城排水道口"。走进排水口的大门,一座两千多年前的古建筑便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18.
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是当时东方的经济、文化中心。稷下学宫建立后,引领了诸子的百家争鸣,齐国激荡而出了齐文化这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瑰宝,那个时期也成为中国历史上舆论最为宽松的时期之一。《晏子春秋》作为齐文化的代表作品,被大多数学者认为是稷下学宫时期的作品。从舆论角度学对该作进行分析,会发现当时社会是如何对舆论进行构建的,该作体现的舆论思想对现在的舆论引导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明代嘉靖年间吏部文选司郎中黄祯,曾作拟骚《天齐一解》,将"天齐"释为北极太一神。经分析,此说不但更贴近"天齐"的原始蕴义,而且更切合齐国的政治、文化等社会环境。"天齐"进入齐国的官方祀典应是在战国时期,其作为北极星神体现的"王者居中"的至尊理念与齐国由来已久的称霸思想是一致的。后来又由燕齐方士将北极太一神传入后世,特别是进入汉代宫廷,成为了汉代的最高天神。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三角洲文化源远流长 ,其产生的时限在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三代时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 ,灵活务实是其基本的特征 ,并对齐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黄河三角洲隶属齐国及秦大一统后 ,作为区域性文化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