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大学、江西蓝天学院等南昌本专科院校大学生的理财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的理财现状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理财意识薄弱,理财能力有限,理财规划不科学。高校要把理财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各环节,从而帮助大学生掌握理财知识和技能,形成正确的理财观。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理财教育能帮助学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生活中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然而受传统观念和教育体制的影响,我国高校理财教育远远落后发达国家的理财教育,也与我国快速增长的经济不相适应。本文尝试从实际出发分析我国大学生理财教育的现状和对大学生进行理财教育的必要性,从实践的角度研究和分析了大学生如何理财,提出了构建大学生理财教育的内容体系以及大学生理财教育的具体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理财教育旨在传授学生理财知识、培养学生理财技能、提高学生"财商"的同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财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培养理财能力是大学生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理财能力自我教育机理的分析,提出了"体验式"学习的自我教育新途径,并归纳了建立选修课和设计"自我体验"学习环节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的现金使用状况和投资现状的分析,得出大学生消费水平较为合理、消费倾向多元化、投资倾向多元化等特点,但仍存在在现金使用上欠缺自控能力、存有攀比心理、过分依赖父母,理财投资上资金有限、社会经验缺乏、考虑问题不成熟等诸多问题.并从主客观方面分析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大学生应该学会消费、合理规划自己的现金、增加自己金融知识摄入等理财对策,以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财观.  相似文献   

6.
张海霞 《教育探索》2007,(12):95-96
大学生的理财能力欠缺导致了大学生中盲目购物、铺张浪费的现象日益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业和健康成长.应该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理财现,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作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理财知识水平和理财能力.  相似文献   

7.
谈高校"两课"教学加强大学生的理财观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和其他阶段的学生不同,他们拥有一定的财产处理权,这就产生了大学生的理财问题.大学生的理财能力并不乐观,不善于理财的现象甚至影响到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作为“两课“教师,笔者从两课教学这一角度入手,提出一些加强大学生理财教育的建议和举措.  相似文献   

8.
易志恒 《考试周刊》2013,(82):157-158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理财观念渐渐深入人心.而对于准备踏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尤为重要。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一方面.他们尚未独立,还需父母资助完成学业。另一方面,他们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段,自己有着对生活的看法和强烈的消费欲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变成高消费群体。为解决大学生消费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理财这堂必修课迫在眉睫地摆在了大学生面前。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理财理念对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至关重要。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理财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财富观、理财价值观和人生观。文章从一个"中心"、"两个"基础、"三支"队伍、"四个"平台、"五方面"等方面探讨如何构建和实施大学生理财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理财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也应当要有理财的意识,把理财当成人生规划、未来职业生涯的必修课.在消费、计划、储蓄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了解多种理财渠道.本文从大学生的理财现状出发,分析了大学生应该如何合理地理财.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分析中国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入手,说明对于大学生这个消费群体开展理财教育,培养其理财意识的重要性,并通过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经验、就在高校普及理财选修课程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大学生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去接触投资理财知识,他们尝试去参与互联网平台上的投资理财,期待手中的闲钱增值,但往往会出现预期偏差,达不到理想效果。为研究大学生的理财行为,分别从专业方向,零用钱规划,投资理财知识、经历及需求等方面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大学生的理财行为,从非理性经济人视角分析大学生在理财中出现预期偏差及非理性行为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建议通过完善大学生的投资理财环境、强化大学生投资者教育环节、建立大学生理财学习和实训平台,引导其树立科学的理财观念,积极参加合理、正确的理财活动,提升理财效率,避免非理性理财行为。  相似文献   

13.
万庄 《职教论坛》2007,(4X):59-61
对当今高等院校中经济类专业大学生的理财能力进行调查和分析显示,在经济类专业大学生中存在理财能力不足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解决方案和设想。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新生代农民工个人财富的增长,新生代农民工如何选择适当的理财方式,已然成为我们亟需解决的新问题.通过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以及他们目前的理财现状,分别从保障性理财,投资性理财和节约开支的多方面角度,分析并提出了适合其理财的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当今高等院校中经济类专业大学生的理财能力进行调查和分析显示,在经济类专业大学生中存在理财能力不足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解决方案和设想。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广东部分高校学生进行的抽样调查得知,当代大学生理财特点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其收入来源趋于多元化;多数大学生月均消费在600~800元,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状况;他们的理财行为呈现群体性差异化的特征。表现出的问题是:经济来源单一、消费结构不合理且缺乏理性消费、还存在不少理财误区等。为此,我们为不同类型大学生拟定了三种理财模式,即富裕型、温饱型、贫困型三种理财模式。  相似文献   

17.
论新形势下大学生“财商”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财商的缺乏、理财能力的欠缺导致了大学生盲目消费、铺张浪费的现象日益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业和健康成长,在全球经济下滑、个人收入来源减少的形势下,学校有责任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理性的消费观念,加强对大学生财商培养,提高大学生的理财能力,把大学生培养成智商、情商、财商兼备的人才。  相似文献   

18.
苏州地区经济活跃度高,金融行业聚集,金融知识普及度广。针对此区域的高职院校大学生消费结构及理财方面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发现区域经济及互联网的发展对高职院校学生消费及理财观念、方式影响较大,可在此基础上加强大学生理财观念及技能的训练,引导其更加合理的进行消费管理。  相似文献   

19.
陈娜菲  董剑程 《林区教学》2014,(12):114-115
理财教育是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全社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及不良消费风气侵袭校园的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理财能力,引导大学生进行理性消费,对缓解就业压力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大学生理财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展开分析,就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理财能力提出若干建议,以期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20.
葛红勤 《吉林教育》2008,(16):19-2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初中生手头上的零花钱也不断增加,是否健康、合理、文明的消费,是否具备初步的理财能力,对他们以后走上社会独立生存和发展,都有不可低估的影响。一、理财现状初中生的理财能力及教育现状究竟如何,我们学校开展了专项调查,在调查中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