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夕阳箫鼓》和《梅花三弄》这两首由古曲改编的中国钢琴作品在演奏技法上的不同,主要是通过借鉴和模仿民族乐器的演奏手法,产生音色的联想,巧妙地运用指尖、指肚、手腕、手臂来模仿不同的音色,把蕴涵在作品中的民族音乐的风格和韵味表现出来,真正体现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2.
双钢琴演奏是钢琴演奏形式的一种,是由两位演奏者在两架发声相同的乐器同台演奏,在演奏技术方面可以得到最大的发挥,演奏时所表现出的千变万化的音色,不仅超出一架钢琴的表现力,更能很好地体现管弦乐队所具备的丰富音色及演奏形式。最重要的是在创作作品时,使构思空间更开阔,织体更丰富,也使音乐更加富有魅力。  相似文献   

3.
音乐是表现情感的,从作品的演唱(演奏)出音乐的音色、节奏、调性、歌词的变化中,人们可以体察到演唱(演奏)者的内心情感和思想的变化。在音乐的刺激下产生想象和联想,把作者与听者、作品与听者、演唱(演奏)者与听者、听者与生活联系起来。使音乐作品真正能起到净化人的心灵,培养人的美德,陶冶人的性情,增强人的素养的作用。要使作品、演唱(演奏)者与听者得到和谐统一,实现心灵交流。这就要求演唱(演奏)者要把作品的内在情感准确地表达出来,达到传神的境界,歌唱者更应如此。所谓唱歌要传神,就是要把歌曲的精气神抓住,充分表  相似文献   

4.
音色是声音中的一种表现方式,人们可以通过音色来辨别声音信息,也可以在欣赏不同乐器演奏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在声乐演奏的过程中,音色的调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演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演奏风格以及作品特点进行音色的转换,从而不断提升演奏的表现力。本文结合音色在声乐演奏中的应用和展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二胡音色柔和优美,表现力丰富,善于抒发情感,最能表达人的思想情趣。本文着重从作品的时代背景、人物形象、演奏者自身演奏技巧及艺术形象思维和联想等方面,论述了情感融入对二胡演奏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张杰 《文教资料》2007,(11):47-48
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专业教师,如何让学生把握好竹笛的音色和演奏技巧,演奏出好的作品和音色来,让学生对竹笛的音色有正确的理解和演奏方法。  相似文献   

7.
小提琴家在演奏每一部作品时,都能给人以美的感受,使人们身临其境,陶醉于其中的感觉,使人的审美意识得到了升华,小提琴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好的音色是小提琴演奏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如何掌握小提琴演奏技法是每个人小提琴演奏者最值得探讨的重要话题,下面谈谈我对拉好小提琴的演奏技法。  相似文献   

8.
谈莫扎特C大调奏鸣曲的作品风格及演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莫扎特C大调奏鸣曲的作品风格及演奏方法进行了较详尽的阐述,对作品风格的时代背景、旋律和音色作了较为细致的分析。特别是对C大调奏鸣曲的理解和演奏,按三个乐章中的小节划分,逐个部分的讲解,使弹奏者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情感、情调、触键等音乐表现力上,都能够把作品充分、完整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9.
钢琴演奏力度和音色的控制对演奏情感表示具有很大作用,正确的控制演奏力度和演奏音色,才能表达出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一名优秀的钢琴演奏者必须要掌握演奏力度、音色和情感的处理。本文主要对钢琴演奏中音色、力度和情感表达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钢琴演奏中,我们从业余角度欣赏,就是所谓弹奏的音色好听与否,若以专业角度分析则是听演奏者的"触键"是否能达到作品的要求,演奏出的音色能否表现出曲目所表现的韵味。"触键"也就是所谓的手指在演奏中接触琴键。本文主要通过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奏鸣曲中的演奏技巧进行分析。古典乐派通过有力的触键,运用指尖、指腹、臂力及协调全身力量来改变音色,让我们在演奏中更能准确、规范、自如的诠释音乐及情感。  相似文献   

11.
一切器乐的艺术表现都离不开特定的手段,在单簧管演奏中,表现手段不外乎特有的演奏法、指法、音色、节奏、速度等方面的细微处理和变化。现代教学中,在保证演奏手段得到良好训练的基础上,广泛引入具体作品进行教学,已逐渐成为人们学习的主要途径,通过练习作品来掌握单簧管演奏技术有时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音色是演奏者在演奏作品过程中,对声音有意识的控制,是演奏者为诠释作品内涵而在实践操作中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相结合的艺术体现。刘天华的十首二胡经典作品,在艺术上独具匠心,在音色处理方面也求丰富多变,因而成为二胡学习者的必修曲目。演奏者在演奏其作品时,必须尊重原作,充分挖掘其思想内涵,把握好作品演奏的音色特征,合理运用技法进行音色艺术处理。  相似文献   

13.
双簧管是交响乐演奏中经常使用的演奏方式,能够抒发演奏者的情感,其主要具有音色清晰、音质比较纯净,所以受到广大的音乐演奏者的喜爱。但是要想演奏好双簧管,首先必须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才能控制声音的音色和音质。呼吸作为双簧管演奏中的发声动力,能够控制双簧管演奏的节奏。在双簧管的音域中主要分为低音区、中音区和高音区三个发音区域,只有合理运用生理呼吸和音乐表现呼吸,才能掌握各个音区的特点,提升双簧管演奏的音乐表现力,从而演奏出一首成功的作品。本文针对双簧管演奏中的呼吸原理和音乐表现方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演奏中音色是表达演奏作品中丰富感情的媒介,是体现演奏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在演奏中影响大提琴音色的原因有许多,其中主要包括制作工艺材料的好坏和演奏方法。本文为此对大提琴演奏中弓压、触弦点、弓速这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简述了大提琴演奏方法对音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二胡是具有中国特色和民族特征的一种演奏式乐器,二胡在演奏时,音色柔美且辨识度高。音色柔美更利于让欣赏者融入到特定的情景之中,并与之产生共鸣。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的音乐就是世界的音乐。为此,二胡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基于此,本文将围绕运用与情感相适应的表现技巧,对作品进行深入的了解和解读三个方面展开探讨,使二胡演奏达到"情"与"技"的高度统一,为真正打动听众的心,提升乐曲演奏的感染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崔世光钢琴作品《山泉》是中国钢琴作品中的顶尖精品,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初,选崮《山曲四首》之三。弹奏《山泉》,最大的难点在于音色的控制,不仅要弹出极为美妙的音色,还要做到音色的统一与大幅度的对比和变化,利用音色的细腻变化准确地表现音乐内容和形象。本文将以《山泉》的复二部曲式结构为线条,阐述如何运用正确的演奏技法去营造作品的意境和形象。  相似文献   

17.
从演奏中国作品的风格来说,中国钢琴作品的风格是多样性的;中国的民族特色在钢琴作品中更是表现的淋漓尽致。其特殊的音色变化具有民族化的内涵;中国钢琴音乐为世界钢琴宝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优美的音色是音乐表演者必须持续不断追求的目标。只有演奏出优美的音色才能打动听众的心。钢琴艺术也是声音的艺术,通过弹奏音色的变化产生的音响可以表现出雄浑悲壮、奔放高亢等强烈情感,也可以表达低声倾诉、细语绵绵等内心的复杂情感,也可以表达出空谷回声、高山流水等大自然的奇观美景。总之,不同的触键技巧产生不同的音色,触键时掌握好重量的传递和贯穿,设计好音色的层次变化,掌握好触键能力与控制变化和演奏者自身对音乐的感悟及头脑中对声音的想象使之符合作品弹奏的要求,使音乐的表现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和表现范围。  相似文献   

19.
独特的音色特征和多种多样的装饰润腔手法,是传达中国音乐神韵的重要手段,也是钢琴改编曲演奏中的关键问题。从钢琴改编曲演奏的联想、演奏中"韵"的体现两个层面分析入手,分析了指法、触键、节奏、踏板等技术手段,总结演奏中的乐感、联想、共鸣等意识情感手段,并结合演奏实例分析指出技艺相卿、情景交融是演奏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20.
中提琴的演奏中有很多发音技巧,这些技巧需要在演奏者熟练掌握作品风格的前提下才能得到合理的表现。笔者将结合《沃尔顿中提琴协奏曲》中的典型段落分析中提琴各种发音技巧的运用。一、揉弦揉弦是弦乐类乐器演奏者都要熟练的左手技巧,演奏者合理准确揉弦能使琴弦发出美轮美奂的音色,中提琴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