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感时花溅泪     
我国有诗人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其实,这句诗正说明了景随情迁的道理。对事物的认识和一个人的感情是有很大关系的。对于常人来说,一粒沙子就是沙子,而在诗人的眼里,一粒沙子可以弥漫整个世界;一粒水珠在诗人的眼里便可折射出整个世界。因为诗人富于感情,对事物的认识便不同于一般人。“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可能是由于人们对事物感情的亲疏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感时花溅泪     
我国诗人有云: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其实,这句诗正说明了景随情迁的道理。对事物的认识和一个人的感情有很大关系。对于常人来说,一粒沙子就是沙子,而在诗人的眼里,一粒沙子可以弥漫整个世界。一粒水珠在诗人的眼里便可折射出整个世界。因为诗人富于感情,对事物的认识便不同于一般人。“一千个人眼中有  相似文献   

3.
感时花溅泪     
诗人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其实,这正说明了景随情迁的道理。对事物的认识和一个人感情有很大关系。对于常人来说,一粒沙子就是沙子,而在诗人的眼里,一粒沙子可以弥漫整个世界。一粒水珠在诗人的眼里便可折射出整个世界。因为诗人富于感情,对事物的认识便不同于一般人。“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可能是由于人们对事物感情的亲疏不同造成的。在“人比黄花瘦”的女词人李清照眼里,她的生活安定,幸福且少受战乱之苦,因此她才会“兴尽晚回舟,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然而世事沧桑,后  相似文献   

4.
感时花溅泪     
我国诗人有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其实,这句诗正说明了景随情迁的道理。对事物的认识和一个人感情有很大关系。对于常人来说,一粒沙子就是沙子,而在诗人的眼里,一粒沙子可以弥漫整个世界。一粒水珠在诗人的眼里便可折射出整个世界。因为诗人富于感情,对事物的认识便不同于一般人。“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可能是由于人们对事物感情的亲疏不同造成的。在“人比黄花瘦”的女词人李清照眼里,她的生活安定,幸福且少受战乱之苦,因此她才会“兴尽晚回舟,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然而世事沧桑,后期的她饱受战争流离之苦、丧夫…  相似文献   

5.
拟人句     
<正>什么是拟人手法呢?它是修辞方法的一种,是把事物人格化,让事物具备人的动作和感情,就像人一样。同学们经常看的童话故事里,就有很多人格化的事物。在我们的课文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如《荷叶圆圆》《小猴子下山》  相似文献   

6.
早在千年以前,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以其超人的智慧勇敢地宣称:“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句看似简单的话语自然不会从平庸之人口中说出。而要实践这句话,更需要见识、胆识和理性。许多事物的真相往往隐藏在现象之后,尽管我们竭力去发现、挖掘,可我们的双眼常常被蒙蔽,我们的大脑常常被麻醉。人是有感情的动物,难免有感情占上风的时候。于是,感情便成了我们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途中最难逾越的一道天险。在这道屏障前败下阵来的勇士不胜枚举。的确,人不是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但人之所以为人,最重要的一点是人更是有思想的动物…  相似文献   

7.
人是有感情的,如喜悦、愤怒、感激、惋惜、思念、留恋、痛苦等等,皆为人之“常情”。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一篇文章要拨动读者感情的琴弦,触动他人的心灵,就必须在文中写出自己的感情来。古往今来的写作实践都证明:能否写出好文章,首先取决于作者是否有真情实感而不是写作技巧。巴金说过:“我们写作,只是因为我们有话要说,  相似文献   

8.
感情,多么微妙的一个词。情,是由感生;感,又由情而发。正因为我对事物的感情不同,所以我们对事物的认知才有所不同。家乡的一切都是美的,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家园情结,那对家乡无尽的爱与亲近,使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点。记得莫怀戚在他的散文《家园落日》曾这样说,云海落日飘忽柔曼,美国的落日眨眼就落下,而只有家乡的落日,才能打动人的心灵———“那才是我的落日啊”。其实,并不是那一轮红日有何不同,而是因为家乡的落日承载了太多的思念、情感与我们的记忆。那一轮落日,照过枯藤老树昏鸦,照过小桥流水人家,照着的是记忆最深处一点一滴关于…  相似文献   

9.
主题札记:很多时候,人,都喜欢带着有色眼镜看人、看事、看某个地域或某个国家。卢梭说过,"人类的真正感情,最不应该让成见给束缚了。"然而,我们最不应该让成见束缚的感情,却常常受困于成见。谁敢说自己没有过以下想法:非洲国家大都贫穷落后,人民愚昧;西方国家就是极乐世界,纸醉金迷;在国外的中国留学生数学一定就能拿A;理工科学生的形象思维没有文科生强……。要知道父母双全的孩子不一定比孤儿幸福;富有的人生活得或许不如乞丐快乐;官家的子弟不一定就非得有纨绔的习性;百姓家的子女也可能有奢靡的倾向……,人、事物亦或国家都有它的多面性。因此,凡事仅凭一种印象来下结论,未免太片面,太草率。完全摒弃stereotype并非一件易事,也绝非一蹴而就。我们需要兼容并包的胸怀,开朗豁达的性格,以及自我反省的态度。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各种机会扩展自己认识世界的视角,从而更加接近事物的本质。--Eva  相似文献   

10.
<正>在观察物体时,我们要充分发挥空间想象力,如果想象有困难,可以找一些模型来拼一拼,摆一摆,然后再画一画,这样有利于空间想象力的培养。例1:用几个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几何体,从上面看如图1,从右面看如图2。请你想一想,搭这样一个物体最少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最多可以有几个小正方体?  相似文献   

11.
感受幸福     
每个人都在追寻着幸福,渴望着幸福,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幸福。有的人认为,幸福如天上的彩虹,美丽但遥不可及,其实,幸福对于我们来说,无时不在,无时不有。在残疾人的眼里,你是幸福的,因为你有着健康的体魄;在老人的眼里,你是幸福的,因为你有着靓丽的青春;在单身者的眼里,你是幸福的,因为你有温暖的家庭;在待业者的眼里,你是幸福的,因为你有着一份不错的工作。然而遗憾的是,不少人感受不到一直就在身边的这些幸福,拥有的时候熟视无睹,一旦失去才后悔莫及。我们说,幸福,是一种对人生的感悟,对生活的体验,对生命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咀嚼。幸…  相似文献   

12.
艺术与创新     
有人问毕加索:“你的画我怎么看不懂啊?”毕加索问他:“你听过鸟叫吗?”那个人说:“听过,好听呀!”“你懂吗?”这个说明什么呢?说明艺术是有层次的。层次是什么呢?是从懂到不懂。有的画是画给画家看的,有的画是画给懂画的人看的,真是这样的,因为懂不是最高的标准,懂还有很多层次,很多讲究。因为我这个人不是正式学院毕业出来受过很好教育的人,我就是个打野食  相似文献   

13.
由于知识经验和生活经历的影响成人对于事物经常会有 ,一种程式化的认识认为这个事物就 ,应该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如果我 , 。们经常以这样一种定势思维去欣赏儿童画你会觉得他们画得相当糟糕! ,  相似文献   

14.
在很多人眼里现代派绘画看不懂,感觉就是“乱画”。其实并非这样,它是有理论基础和根源的。被认为是现代派理论柱石的著名理论家克莱夫·贝尔在他的《艺术》一书中给艺术定义道“存在意味的形式”,它是人们在生活中对某种感情的亲身感悟。在实践中,我进行了一些现代派绘画教学的尝试,让学生们画现代派的抽象艺术, 取得了非常令人满意的教学成果。起先在课堂上我展示几幅现代派大师毕加索、米罗、克利、康定斯基的作品,学生们说看不懂,是瞎画、胡画,不是绘画。  相似文献   

15.
<正>我第一次在书上看到《星夜》这幅画的时候,很惊讶,因为这个天旋地转的星月交辉之夜确实是我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的。我所经历的星夜都是很安静的,晴朗的夜空中满天繁星在眨着眼睛,地面上偶尔会有虫鸣也只是给这种静谧增添一丝自然的温情而已。那么,是什么样的人才能画出那样翻滚着的、如大浪一般奔涌的星夜呢?为什么安静的星月交辉之夜在他的眼里是那样充满了奔腾的力量的呢?我不能习惯于这样的星夜,但是这样一幅《星夜》却以它的特殊、它所蕴含的一种不安和激情,深深吸引了我。  相似文献   

16.
自我的风景     
《同学少年》2015,(2):26
<正>卞之琳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那优美如画的意境,那深沉隽永的情思,细细品味,的确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风景,因为不同的人对于美的追求不同,看在自己眼里的风景,才是自己  相似文献   

17.
———教你看清感情亲疏与对事物认知正误深浅的广告亲爱的朋友,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因为那份“只教人生死相许”的冲动而爱屋及乌,混淆是非;由于那丝仇敌狭路又相逢的偏见而咬牙切齿,无中生有;因为那点“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而盲目轻信,上当受骗。上下五千年,万木竞发,千帆争渡,历史的车轮转过,画卷延展,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识之间的微妙关系依然是困扰人类的一大问题,真可谓成也是伊,败也是伊。朋友,针对上述问题,本公司将献上我们的法宝,教你看清感情亲疏与对认识之间的关系。您再不用借酒消愁伴日升,您再不用对镜流泪到天明。本公…  相似文献   

18.
人的性格千差万别,外貌就更不是一个模子套出来的了,就算是双胞胎,也会有极细微的差别。可是,许多同学的文章里,写孩子总是“圆圆的脸蛋上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写大人则是“两只眼睛炯炯有神”,写老人就是“眼里透出慈祥的神情”,这样的外貌描写千人一面,毫无个性色彩。这些外貌描写上的套话、空话,对表现人物特点根本没什么作用。为什么会这样写?因为自己并未仔细观察,不过是偷懒捡现成,人云亦云。我们对人物的外貌描写必须建立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才不会落入俗套。鲁迅先生说:“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倘若画了全副…  相似文献   

19.
谈抒情     
什么是情?情,就是感情。人非木石,孰能无情。故刘勰说:人禀七情。七情即喜怒哀惧爱恶欲。这可说是人们的基本感情。它是人们的心理活动。那么,它是如何产生的呢?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的确是这样。我们热爱共产党,是因为她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幸福;我们痛恨反动派,是因为他给我们制造了痛苦灾难。可见情是客观事物,社会生活作用于人们身上的一种反应。也如刘勰所说的“应物斯感”,即人接触到外界事物必然有感受。因此,正确地说,感情应是主客观的结合物。 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客观世界,彼此相互作用,获得成功就喜悦,遭致失败就哀伤。人们写文章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主客观世界),而且是有意而写,有感而写。所以刘勰说: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意思是  相似文献   

20.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艺术家去参观一个人体艺术展,哪知道到了展馆却见馆前竖着一块月球表面的地质图。他怀疑自己进错了展馆,一问方知那块地质图原来是人体放大一千倍的作品,名曰《人体的真谛》。也许,人对万事万物的认识都如此,距离太近或太远都难以把事物认识全面。再受感情亲疏远近的影响,对真相的认知则更难了。君不见多少贪官污吏任人唯亲?君不见多少笔客学霸结帮成派,互相吹捧?感情犹如一层雾,遮住了事物的真相;感情犹如一层烟,模糊了我们的眼睛。我们只有把眼睛擦亮,把感情的“焦距”调准,才不至于把人体看成地图。其实,古往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