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问题的提出在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教材36页中安排了锌-铜-稀硫酸原电池的演示实验,以此来介绍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该实验操作简单,但在具体的实验中,会遇到如下问题:电流计指针偏移不便于学生观察;锌片上会产生大量气泡。针对第一个问题,电流计指针偏移不便于学生观察,原因是电流计较小,指针较细,座位靠前的学生能看到该现象,而后面以及两旁的学生几乎看不到。  相似文献   

2.
高中化学课本(选修)第三册第55页[实验2-3],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三个: ①形成原电池后,所接电流计指针摆动. ②未形成原电池闭合电路时,锌片上有气泡产生. ③形成原电池闭合电路时,铜片上产生大量气泡,而锌片上很少有气泡.  相似文献   

3.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根据教材特点 ,按照“实验→观察→分析→结论 ,再实验→观察→分析→结论……归纳概括实验结论得出规律”的程序组织学生活动 ,使学生在第一次通过物理实验获得物理规律时就得到规范的训练 .以观察实验现象为基础 ,以多媒体软件为辅助手段 ,把听到的和看到的直接联系起来 ,让学生对比观察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的不同点及所有发声体的共同特点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知识虽然不难 ,但对于指导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却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媒体设计先播放一些美妙的旋律 ,激发学生学习声现象的浓厚兴趣 ,同时也陶…  相似文献   

4.
高中物理教材中 ,对“电磁感应”的教学 ,通常采取通过几个演示实验产生感应电流 ,然后对几个实验产生的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得出一般性结论 :只要穿过闭合回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闭合回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对于这个从个别到一般 ,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转变 ,有些学生感到比较轻松 ,而有些学生就感到比较困难 .为引导启发学生尽快实现认识上的飞跃 ,我们自制了几张动态投影胶片来帮助学生对演示实验现象进行讨论分析 ,简单实用 ,效果不错 .实验一 观察闭合回路中部分导线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 .实验原理图及自制的两张透明胶片如图 1所示 .教师图 1先做演示实验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然后教师再用透明胶片模拟演示实验 ,模拟时将两胶片叠放在一起 (胶片可做成不同颜色 ) ,左右抽动胶片二 ,便实现了模拟闭合回路中部分导线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 .在此模拟实验中 ,学生会清晰地看到穿过闭合电路中的磁感线条数(即磁通量 Φ)的变化情况 ,这是在演示实验中看不到的 ,学生情绪反应也很强烈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填写表 1 .表 1操作方法 闭合回路中Φ的变化情况有无电磁感应现象胶片二向左抽动增加有两胶片同步动动不变无...  相似文献   

5.
在高中物理教材(必修加选修)的电磁感应现象这节内容中设计了三个演示实验。为了更好的教学,本人将三组实验做了以下补充设计。1增加产生电磁感应的方式(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教材有导体切割磁感线、开关的闭合和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见图2)、向线圈B中插入和图1抽出条  相似文献   

6.
关于嘌呤碱鉴定实验异常现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嘌呤碱鉴定实验中,教材给定的操作程序是:取1mLRNA水解液加入过量浓氨水再加入1mL0.1mol/L硝酸银溶液,观察嘌呤碱银化合物絮状沉淀的出现.此项鉴定操作简单,现象易于观察.但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观察不到嘌呤碱的银化合物絮状沉淀,还有的学生却看到了黑色氧化银的出现.为了解释上述现象,我们进行了反复的实验,根据实验结果找到了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中学物理实验,用演示电表(J0401)检验电磁感应中的微弱电流时,由于表头内阻大(约500Ω),阻尼时间长,指针偏转甚微,学生根本看不到指针摆动。如改用灵敏电流计(J0409)虽表头内阻较小(80—125Ω),阻尼时间短,指针偏转角度大,但指针和刻度太小,学生也很难看得清楚。  相似文献   

8.
方向东 《化学教学》2000,(8):30-32,44
1 本节教材背景本节教材是高二上学期第三章《铁》中的第一节 ,在此以前 ,我们已经学习了钠、镁、铝等典型的金属元素和物质结构的有关知识。2 教学对象现状分析(1 )学生在学习《碱金属》和《镁铝》二章时已初步掌握了主族金属元素的性质 ,但对过渡元素还很陌生 ,对次外层电子未达饱和的金属元素的性质缺乏了解。(2 )经过一个学年的高中学习 ,加之是重点中学的学生 ,素质较高 ,有学好化学的愿望 ,愿意动手实验 ,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 ,在课堂上较好地完成一些实验操作 ,并具备一定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现象分析能力 ,但知识迁移能力、发散思…  相似文献   

9.
一、单选题1.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时,若原线圈与副线圈的位置刚好接错,则:( )A.会烧坏电表.B.电流表指针不会发生偏转.C.电流表指针会偏转,但效果较差.D.电流表指针会偏转,其效果与不接错时相同.2.在演示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原来不带电的一块锌板与灵敏验电器相连.用弧光灯照射锌板时,验电器的指针就张开一个角度,如图1所示,这时:A.锌板带正电,指针带负电.B.锌板带正电,指针带正电.C.锌板带负电,指针带正电.D.锌板带负电,指针带负电.  相似文献   

10.
电磁振荡的演示实验是高中物理中必做的实验,笔者在讲电磁振荡一节时,按照课本上介绍的方法,如图1所示的电路,依葫芦画瓢做完了该实验。可下课后,有位学生找到我说:"老师,这个实验不可信,灵敏电流计指针的摆动有可能是指针的惯性作用,不能说明有振荡电流。"开始一听,我觉得他所提的问题没有意义,但仔细琢磨后觉得有一定道理。  相似文献   

11.
一、提出问题1.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的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某学生在商场发现大小不同的摆钟,其钟摆摆动得快慢不同。经过仔细观察对比后发现大钟的摆长长,小钟的摆长短,尽管它们摆动得快慢不同,但它们的指针走得快慢相同,也就是计量的时间是一样的。该学生感到这里一定有物理的原因。2.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要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通过思考,演变为一个具体、明确的物理问题。上面现象的问题可表述为:为什么摆长长的钟摆比摆长短的钟摆摆动得慢?通过查找资料或请教老师搞清楚摆钟计时的原理,即钟摆的摆动通过齿轮传…  相似文献   

12.
1 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在三种版本(鲁教、苏教、人教)的必修1教材中都介绍了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但引导学生形成知识的演示实验各不相同.人教版教材没有演示实验,苏教版教材用分液漏斗与试管作为反应的容器、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水中收集完成性质实验,鲁教版用铜与硝酸反应的试管口上加蘸氢氧化钠的棉花设计完成实验,这二种教材演示实验设计都不利于学生近距离的观察,且教师重点强调NO、NO2毒性,使学生产生学习化学的畏惧感,造成教师上课一演示实验,学生赶紧捏鼻子逃避的现象,教材的实验教学功能被减弱.  相似文献   

13.
实验探究法解决问题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问题的提出 在高中化学教材第一册<实验八硝酸的性质>中安排有稀硝酸与铜反应的实验.要求用下列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1:2)反应的实验,收集气体并检验无色的NO能够被氧化成红棕色的NO2.但是学生在完成实验时,看到烧瓶中有红棕色气体,而收集在试管中的气体当打开拇指却没有看到气体的颜色的变化,学生非常疑惑.笔者没有正面回答这一问题,而是和学生共同研究制定了一个实验方案,用实验探究法来解决问题,使他们受到了启发,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1问题的提出 现行初中物理教材中都有这样两个实验:(1)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实验,(2)研究焦耳定律的实验.在实验(1)中导体棒与导轨间的摩擦力相对于导体棒受到的磁场力来讲太大,当电流达3安培时,也几乎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但当电流继续增加时,由于导体棒与导轨的接触是点接触,电阻大,产生的热量多,会使接触部分先熔化后凝固,从而使导体棒与导轨焊接在一起,此时再要使导体棒运动,更是难上加难.在实验(2)中,器材复杂,操作起来技巧性强,不利于学生实验,只适于演示实验,但又由于煤油柱较细,可见度低,后排学生几乎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一、提出问题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第78页有一道题: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将一个新鲜的鸡蛋放在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玻璃杯中,可观察到鸡蛋一边冒气泡一边沉到水底,一会儿又慢慢上浮,到接近液面时又下沉,请你解释该现象.考虑到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我们把该课题改成学生的趣味实验并要求学生如实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但实验结果不仅出乎学生意外,更让我们始料不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却是鸡蛋不能自动沉浮.为什么实际反应的现象和课本描述的不一样呢?  相似文献   

16.
新课改是当前所有执教者很关注的一个热点,给我们一线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诸多发展的机遇。我们可以看到新课改不单单是教材上的变化,更多的是教法和学法上的变化,而教法和学法上的变化最终会落实到教师教学角色的转换上。那么,教师如何在新课改中实现角色的转换呢?笔者在新课改的实践中有些粗浅体会与诸位教友商榷。一、新课改需要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1.做积极的旁观者学生在进行自主的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不应该  相似文献   

17.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演示实验是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种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设计好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师应有的素质,也是当前物理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设计一个好的物理演示实验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科学性要强演示实验重现的物理现象要力求真实、正确、符合科学。例如,用大型示教用电流计演示LC 振荡电路产生振荡电流时,看到电流计指针来回摆动,于是就解释说振荡回路产生了振荡电流,这是不科学的。因为在一般情况下 LC 回路振荡频率很高,电流计指针根本来不及摆动,指  相似文献   

18.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人体生理卫生》中的骨胳肌一节有一肌肉收缩的演示实验装置,这一装置依靠肌肉收缩牵引格外摆动而验证肌肉具有收缩的特性。如果用于学生分组实验,这一装置还是比较适宜的,但作为演示实验出现,就显现出这一装置的不足。第一,作为演示实验,是演示给全班学生观察的,这就要求这一装置的指针比较粗,摆动幅度比较大,全体学生才能观察清楚。而指针太粗,指针重心必落在支点上方,指针难以直立,如再系上一块肌肉,指针更是无法平衡,此实验很难成功。即使实验成功了,指针无法返回原处,不便重复。第二,因所用的实验材…  相似文献   

19.
张瑛 《陕西教育》2007,(7):37-37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三册92-93页内容。 教学目标:1.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感受不确定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  相似文献   

20.
乙醛与氢氧化铜反应两个条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冬梅 《化学教学》2002,(7):12-12,5
根据教材介绍 ,乙醛能被弱氧化剂新制Cu(OH) 2在碱性条件下氧化 ,此方法可用于检验醛基的存在 ,学生们做这个实验时 ,出现了很多颜色变化 ,为培养学生们科学探索的精神 ,我们以此为课题 ,组成了课外活动小组 ,就这两个条件进行探讨。1 课题的研究过程分二个小组分别进行研究 :第一组 :研究使用新制的氢氧化铜与放置时间较久的氢氧化铜跟乙醛反应有何不同第二组 :研究碱性强弱不同时 ,氢氧化铜与乙醛反应现象每组在实验时都观察常温、微热、加热至沸腾及冷却后的实验现象 ,每组互相配合、切磋、讨论。2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2 .1 新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