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全国各高校对美育建设不够重视,导致学生欠缺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推广经典诵读能推进高校美育建设,帮助学生捕捉"形象美"、感受"韵律美"、追求"情感美"、回味"意境美"、获得"理性美",追求美好的人生趣味和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2.
亚里士多德说过:"美是上帝赐予的礼物。"然而美丽动人而又善良美好的孟喜喜,却被身边冷漠的环境所围逼,最终在一个冰冷的雪夜香消玉殒。美的毁灭,令人扼腕叹息。  相似文献   

3.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就是生活”。的确.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美.处处蕴含着美。语文课文反映生活,描绘自然,抒发感情.介绍知识,自然有美的篇章、美的语言、美的意境、美的形象。这些美好的事物.都需要学生有很强的美感能力去感受和体会。这种感受和体会的能力,有待于语文教学去培养。《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有明确的规定: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正>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经指出:"美是人类最早的老师。""美的教育具有解放思想品质的功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期望得到美的享受是人的普遍心理需求,幼儿同样都有这种心理需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艺术领域的"内容与要求"部分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  相似文献   

5.
一青山上一尊古塔,小河上一座拱桥,湖面上一声渔唱,都令人感到这是自然、艺术和社会的美的交溶。人不能离开自然,不能缺少艺术,不能没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自然进入了艺术,艺术又点缀在自然之中。生活里如果排除了人对艺术和自然的审美,还剩下什么?人,创造了美;美,又只有人来欣赏。人自身,既是审美者,又是最重要的审美对象。人的美构成了社会美的核心。包括人道、人性、友谊和爱情在内的、具有时代和民族特点的人性美和人际关系美,成为一切文艺作品所表现的重要内容。时代在前进,艺术在发展。人们对曾经喜爱过的艺术美,可能会感到厌倦起来…  相似文献   

6.
点滴生活,从感受美好开始! --题记 美是宽容,美是坚强,美是英勇……美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一起去追寻美的足迹,咀嚼美的味道吧!  相似文献   

7.
<正>生活中,美的人,让人频频回眸,啧啧称颂;美的景,让人驻足于前,流连忘返;美的歌,使人感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美的课,使人感到知识倍增,回味无穷。英语学科同美育结下了不解之缘,文质兼美的英语教科书展现了一个璀璨夺目的美的世界:艺术形象的美,文章结构的美,风格情调的美,语言形式的美,真可谓异彩纷呈、美不胜收。一个优秀的英语教师  相似文献   

8.
吴占言 《辅导员》2009,(21):33-33
小学语文教材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美,这种美不仅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情趣,更能激发他们追求美的动力。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教材中的美,让学生在思想上受到美的教育,在情感上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感到学习语文的快乐,以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投入学习,以达到开发智能、提高素质、塑造美好心灵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一、利用教材中的社会生活美 ,引导学生理解情操美、人性美社会生活美是社会生活中的美 ,表现为各种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社会生活美以善为灵魂 ,以真为前提 ,以人之美为核心。人之美的核心表现为心灵美 ,这种美既是情操美、人性美。语文教材中人物的先进思想、高尚品质、美好情操等 ,特别是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美好心灵 ,都是社会生活美的具体反映 ,都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以各种美的形象感染人、打动人 ,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能够激起学生对社会生活美的追求。如冰心的《小桔灯》塑造了小姑娘鲜明的形象。小姑娘外表并不美丽 ,但言行透漏着善良…  相似文献   

10.
美育就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以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的审美观念为标准,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教育教学中教师通过审美教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等.  相似文献   

11.
刘兰玉 《中国教师》2009,(Z1):485-486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美学规律可以使学生收到美的教育。美的熏陶,从而提高性上水平和什没素质,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热爱生活,创造美好的生活,达到我们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文章从感受美、构建美的形象、创造美几个方面浅谈美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相似文献   

12.
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美。美的人、美的事、美的景、美的物,无不给人以美的感受。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这话告诉我们:美并不是不可捉摸的东西,它存在于生活之中。在学校生活中,美也是无时无地不存在的。因此,语文教学离不开美,审美教育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语文教材有许多美的因素。就中学语文课而言,教材选择了古今中外著名或优秀作家的名作,如寓言、童话、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这些不同体裁的优秀作品,都从各个不同的侧面,生动形象地反映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赞颂了美好的事物和劳动人民的崇高品…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20,(54):165-166
幼儿园美育课程是以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为基础,整合各个领域中美的因素从而有将其融合在一起,使幼儿能初步感受美、表现美,进一步提升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的课程。《纲要》指出:"应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在民间艺术中通过美的传递,能激发幼儿对审美的兴趣,积累幼儿的审美经验与体验,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大班幼儿已具备初步的对美的兴趣与审美能力。因此,将火鼎公婆闽南民间艺术融入大班美育课程中,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刍议家庭美育张琴秀山西师范大学何谓家庭美育?我认为,家庭美育是孩子与具有血缘关系的父母,以生活美、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为教育内容,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培养孩子美好的品德、美好的情操,健康的审美趣味,培养孩子初步的认识美、表现美、创造美的...  相似文献   

15.
邵艺 《考试周刊》2013,(97):191-191
<正>"新纲要"中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我们以赏画于玩、学画于嬉、教画于乐为主导思想,培养幼儿在快乐中学会感受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喜欢画画,是孩子的天性,在纸上留下的每一根线条,每一个色块,都是他们表达情感的结果。因此,绘画  相似文献   

16.
探索学前手工课教学,除在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美术素养养成、积淀内涵之外,指导学生在生活中细心观察、倾心感悟、激发创意情节。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想象力和创作能力。使学生获得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努力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幼教美术人力资源。说,让他们学会在平凡的生活中培养发现美的慧眼、感悟美的心智和创造美的双手,才能达到以美引善、以美启真、以美怡情的美好境界。  相似文献   

17.
美育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使其树立美好的理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小学生向来就喜爱  相似文献   

18.
美术作品中美的艺术形象可以给学生展示出社会生活的画卷,展现出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使学生受到感染、启迪和教育,从而产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调动学生表现美、追求美、创造美的良好愿望。  相似文献   

19.
历史美是社会美的一种。那么,具体来说,什么是历史美呢?我们可以用这么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对美好和谐生活的追求。它具体表现为人民群众和先进人物,为追求这种美好和谐生活,而进行的可歌可泣的斗争。人民群众和先进人物是斗争的主人,也是历史美的核心,是历史美的特点的集中体现。翻开人类的历史,几乎每篇、每章都生动地记录着人在各个领域中的斗争,都闪耀着斗争中人的美。而历史课审美教育的重要任务,也就是要歌颁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用他们的崇高的理想,美好的情操、高尚的品德来美化学生的心灵,使他们能清醒地认识到历史的发  相似文献   

20.
石春平 《班主任》2002,(8):20-21
美,包括环境美、人际关系美、行为美、语言美。而这些美,对于塑造学生的健康向上的人格非常重要。美好的人格,有利于人的生理和心理正常发展,对于人的一生的工作、学习、生活、交际、为人和处世,都有好处。而美好人格的塑造,与学校的教育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我们要创造美的环境,用美的教育塑造好学生的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