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要介绍了目前已经制定和正在制定的电子政务标准的主要内容,并对与空间信息有关的标准、数据元的概念,政务信息资源分类、政务信息资源标识编码规则等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最后提出对电子政务中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标准方面的几点思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在信息产业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三方联合主办的“电子政务标准化研讨会”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助理宿忠民认为,如今电子政务的重心并非这些产品,而是产品之外的东西:一是法律法规,另一则是标准。宿忠民将这两者称为电子政务的“软力量”。宿忠民下了个论断,“在今后的电子政务建设中,‘软力量’将发挥比‘硬力量’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电子政务标准的含义及其重要性;分析了我国电子政务标准发展的现状;论述了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制定的基本要求;详述了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构成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4.
电子政务标准是保证电子政务高效、合理建设的关键,是指导电子政务发展的原则。中国l990年颁布的《国家标准管理办法》明确指出,国家标准应在一定周期内复审,及时改进或发现制定新标准的需求。就中国电子政务核心标准近20年来的发展及复审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某些标准的复审时间不合理,大部分电子政务标准存在未按时复审等现象;并结合数据分析的结果,对中国电子政务标准管理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标准初步完成,标准化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这是从2006年12月8日召开的“全国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研讨会”上了解到的。  相似文献   

6.
标准化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和条件,对电子政务工程项目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根据电子政务系统技术架构和应用需求,在国家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总体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国家重点电子政务工程标准化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面向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的标准体系框架,给出关键标准说明,并从标准更新维护机制和贯彻实施机制两个方面提出了标准化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7.
一个市场是否形成产业规模.一个重要方面的标志就是标准的制定。标准化是工业化的标志,产业的标准是否成熟.是电子政务是否形成产业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电子政务信息融合网络平台建设的目标是建设一个开放的、基于标准的电子政务统一应用平台,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建设电子政务信息融合网络平台,要统一规划、融合网络平台;要建设业务系统共享网络平台,以达到网络资源共享;要分步实施、分层推进。  相似文献   

9.
为了加强政府依法行政建设,同时也为电子政务建设的各个方面和环节提供合法性依据和标准,我们必须为电子政务的实施营造个良好的完善的法律法规环境。良好的法律环境是开展电子政务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我国关于电子政务的立法还处于起步阶段,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电子政务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10.
电子政务的概念产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在此之前的0A MIS之所以不被称为电子政务,而基于互联网的政务应用则被称为电子政务,主要是因为互联网带来的电子政务应用将会极大地影响政务工作的模式,创造前所未有的政府工作形态。有了互联网这样新的工具,才创造了政府对社会服务职能重组的新机会。  相似文献   

11.
中央政府在发展电子政务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首先是一个发动者和号召者在这方面主要体现在中央领导人的讲话,以及信息化领导小组的会议和国务院办公厅的发文.以及一些部委推出的政府上网工程等;其次中央政府又是电子政务的总体规划和决策者,决定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模式重点.指导思想和策略等;再次中央政府又是电子政务的规则和标准的制订者,有关电子政务的技术标准.信息采集标准安全标准、认证标准以及信息公开规则等.都依赖中央政府的标准制定。  相似文献   

12.
电子政务是一个面向应用的工程,随着政府机构职能的改革电子政务系统本身需要不断地调整,这是任何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在电子政务被列为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任务后,国务院组织了上百位专家对国家电子政务进行研究形成了一套电子政务发展战略框架。按照“十五”期间全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将主要围绕“一站两网四库十二金”重点展开。  相似文献   

13.
李富玲  卢振波 《情报科学》2007,25(2):271-276
本文从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的产生与概念谈起,介绍了XBRL规范、模式、分类标准、实例文档与工作原理。然后,分析了XBRL在网络财务信息披露、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商业智能、智能代理、人机界面以及财务文献长期保存与传递方面的未来应用。最后,介绍了一个XBRL在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中应用的实例。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的电子政务内网框架及在此基础上创建的电子政务内网核心平台系统是解决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信息共享困难,业务协同困难系统安全等问题的有效手段。该平台系统兵有统一性、集成性和整合性等特点,标准体系的建设以及构件化技术的运用,使该系统兵有了易扩展、易实施的特点,该平台系统已经成功地应用到电子政务内网建设的实际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从2001年12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以来.电子政务建设如火如荼.特别是随着《电子签名法》、《政府采购法》、《行政许可法》等电子政务政策法规的推进与实施。以及以“十二金工程”为核心的电子政务项目从规划逐步发展到应用.电子政务市场机会空前。8月3日到8月5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中国电子政务技术与应用大会上.包括企业界与有关方面的专家分析了目前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展望了未来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电子政务建设中总体框架的设计和实施是其最终成功的关键,标准化建设和落实是总体框架的基础和保障。本文通过对英国电子政务互操作框架的研究与分析,指出要保证国家层面电子政务建设的统一性,实现电子政务建设的标准化,需要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同时文章通过对英国互操作框架的分析,提出了“以技术标准体系为核心的电子政务建设框架”。该框架将电子政务标准化建设工作分解为目标的设立、原则的确立、政策法规的颁布、标准体系的建立、实施技术规范的制定、管理和辅助手段的落实等几个关键环节.通过对这些步骤的落实和逐步实旋最终实现国家级电子政务建设的标准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信息孤岛是指在信息环境中,那些彼此相对独立、资源难以共享和兼容的封闭信息体系。当前,信息孤岛已经成为我国电子政务工程向纵深应用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从传统管理体制、电子政务建设、政策标准以及信息安全等角度对信息孤岛的成因进行了全面分析,以期对电子政务工程中信息孤岛现象的解决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2009年7月3日上午,浙江省电子政务工作会议在杭州市之江饭店召开。会议总结交流了2008年以来浙江省电子政务工作情况.研究部署了下一阶段工作任务。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陈广胜强调,电子政务建设也要科学发展、转型升级,围绕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以网络为依托,以用户为导向,以应用为核心,以便民为目的。促使政府更好地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19.
白燕琼  贺晓利 《现代情报》2003,23(9):222-223
本文阐述了标准化对电子政务的意义和必要性,以及电子政务标准的制定,提出了实施电子政务标准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电子政务2005年九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根本目的就是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电子政务的发展提供信息源泉的导向。与一般的建设项目相比,电子政务具有高投资、高收益、高风险、运营周期长以及投资不完全可逆的特点,这更加突显了对其进行绩效评估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也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许多研究机构、咨询公司和学者对其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总的来说,科学、客观、合理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制定科学的评估准则。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可以具有不同的评估方法和采用不同的测量工具,但是,必须具有统一的评估理念和准则。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急需制定出一个公开的、科学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通用框架和标准。 选择恰当的评估方法。根据实际需要,应用净现值、成本效益分析等方法对实施电子政务带来的货币化的增量效益进行评估;而对一些难以货币化的指标,一方面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数据包络分析(DEA)法进行多目标分析,另一方面可以使用软性标准如顾客满意度等进行测评。 建构合理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建构合理的指标体系是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本篇《评价:2005》收录联合国经济与发展事务部、国信办、赛迪顾问、计世资讯、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及国脉互联政府网站评测研究中心、《互联网周刊》、时代财富等国内外机构对2005年度中国部委政府网站、各级地方政府网站以及电子政务企业所做的绩效评价结果,共有电子政务九大评价以期对2005年度中国电子政务评价作一个小的总结。[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