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少同学在写作中总是关注大人物、大题材,而对小人物、小题材多有忽视。其实,现实生活中,惊天动地的事情是鲜见的,一般人所经历的大多是平凡的琐事。那么我们写作时为什么不能就从生活的“小处”着笔呢?“小处着笔”也能写出好文章,只要你能从“小处”发掘出“深意”,于“大处结旨”。  相似文献   

2.
大凡文章的开篇,往往反映文章的主旨、基调与作者的思想情感。论语开篇写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的这些文字中所蕴含的古老的教育与人生智慧,对当下的教育生活仍然有参考的价值,其中反映的关于学教生活的深刻内涵也能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彭清萍 《文教资料》2006,(11):70-71
本校“新概念创新作文大赛”有一个题目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遇》。有的同学说,他遇到了某一个人;有的说,他遇到了诗歌;还有的说,他遭遇了一段不平凡的经历等等,生活因此变得美丽起来……我们渴望生命里种种的遇合,常常幻想遇到一些美好的、动人的东西,来丰富我们平淡的生活,激发我们麻木的情感。但是,我们在生活中遇合的往往不是诗意,不是黄河、泰山,不是牛郎织女,而很多是庸俗不堪的现实生活,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生活细节。我们能否从日常生活的情景中攫取“诗意地生活”的境界?我们能否在繁忙而琐碎的生活里保持一种生活的激情?这…  相似文献   

4.
例谈题材内涵的发掘江西省安福县城关中学郭久森初中生对作文题材的内涵往往认识不够,理解不深,帮助学生发掘作文题材中的思想内涵是作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我校初三(5)班刘婷婷同学写的作文《红烛》,从平平凡凡的生活中选取了一个较好的题材来赞颂老师。但其主...  相似文献   

5.
钱惠梅 《文教资料》2007,(26):11-12
陶渊明以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为题材创作了大量诗篇,成为田园诗派的开山师祖。他的田园诗写的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和日常的农村生活,反映的是归隐后恬淡的心境与情趣;多用白描手法,语言质朴自然;陶诗还善于将深刻的哲理融入诗歌的形象中,使平凡的素材表现出不平凡的意境。  相似文献   

6.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它却长期困扰着广大语文教师,少慢差费现象更为严重。经过分析研究,我们创设了“自能式素质作文”教改实验。经过几年的实验.取得了初步成功。实践证明,只有在作文教学中采取开放导练,才能实实在在地提高中学生的作文素质。我们的做法如下: 一、生活积累式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的现实生活.犹如一座矿藏丰富的“宝山”,初看上去,似乎平平常常,只有睁大自己的眼睛,开动自己的脑筋,才会有所发现,才能捕捉到平凡生活中的“闪光点”,才能把平凡生活的深刻意义反映出来。 1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写作…  相似文献   

7.
"问渠何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把写作比作海洋,那么新鲜的材料就是源头活水。新鲜的材料来自哪里?它来自丰富多彩的生活。我们作为校外培训机构,是这样解决大多数学生从生活中选材的:第一招,我们每次训练时都为学生提供许多题目、材料,即使是同一个题材,也会有许多不同的题目,供学生自由选择。当然,这些题目、材料都是来自平凡的生活,譬如《吃出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8.
人们大都追求飞扬的人生,其实,平凡才是人生的底色。平凡,是大多数人的人生轨迹。将军是塔尖,士兵是塔基。人生舞台上,配角芸众生,主角有几人?正是无数的士兵、配角和绿叶,与将军、主角和红花紧密配合,才组成了和谐而精彩的世界。生活中,许多平凡的东西往往最重要。水和空气平凡,但它们对我们的生命须臾不可缺少;  相似文献   

9.
语言怎么会断裂?在语言的断裂处,我们该如何去倾听?真是奇怪的问题。语言乃是我们生活中最平凡之物,我们说话,交谈,写作,甚至思  相似文献   

10.
一、课题的提出现实生活中的不少事物和现象,常常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有益的启迪;而这些富有哲理意味的事物和现象,又往往将其哲理隐藏起来,使生活的无心者不易察觉。针对学生中那种“天天在生活,笔下无生活”和虽然有生活,但又觉平庸乏味,不能从平凡中发掘深刻哲理的倾向,我们以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上选用的《菱角》一文为例,指导学生写作哲理散文。  相似文献   

11.
榜上有名     
对于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儿,写作时如何出新?用清澈的眼来观察,用敏感的心去感受,让一人、一事、一物于平凡中显现个性。这便是本期上榜文章带给我们的惊喜。  相似文献   

12.
校园是社会的一部分,象牙之塔折射七彩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以校园为写作基本素材的作文自然也能反映时代的脉搏,社会的变迁及生命的本质。我们认为“校本作文”是师生通过充分挖掘校园写作资源,寻找写作触点,进行写作实践的一种作文教学活动。“校本作文”其出发点是为了解决学生写作素材的贫乏,为学生写作活动提供充足的题材,从而转化众多学生疲软的写作心态。它的特点是引导学生发现身边平凡材料中的作文价值,激发学生写作热情,让写作渗透生活意识和生命意识,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其优势在于简捷易行,操作性强,每个学校每个语文教师都可应…  相似文献   

13.
或许每个人都会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最值得尊敬的人。”然而能真正做到尊敬老师的人又有几个呢?教师,是一种平凡的职业,老师也正是在这种平凡的职业岗位上默默无闻,平平凡凡地工作着,迎来了一批批无知的孩童,又送走了一批批有知识、有文化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有人说得好,永恒的平凡就是伟大!是啊,老师是平凡的,但他们更是伟大的;白  相似文献   

14.
写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应该具有一定的创造性。这种创造性在很大程度上主要体现为主旨的独创性。因此,在提炼主旨时,要努力做到立意求新,“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皆有,个个笔下俱无”的意思来。 那么,怎样才能提炼出新颖的主旨呢? 首先,要善于开掘。 同一个题材,会不会开掘,关系极大。这就像  相似文献   

15.
怎样从平凡的生活中发掘出感情真挚、内容深刻的文章来呢?一、要善于发现,有一双慧眼“泉眼无声惜细流”,平凡的生活中流淌真情的清泉,只是我们习以为常,对其熟视无睹。要写出感人的东西,需要我们对生活有独到的发现,能见人所未见,感人所未感,发人所未发。[例文一]拐弯处的回头  相似文献   

16.
主旨是文章的灵魂,主旨鲜明才会备受青睐,夺得高分。因此,写作的第一要义就是要在行文中反复凸显文章的主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仅如此,在结构的安排上也要做到线索明晰,层次分明,思路清晰,这样才会集中笔力,突出中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紧扣中心明主旨,思路畅达酿佳作。  相似文献   

17.
生活中的很多人鄙视平凡,认为平凡的人生等于白活。其实平凡的人生与平庸的人生是不同的,平凡中往往更体现着生命的真谛,当我们追求到了所谓的伟大的时候,却  相似文献   

18.
囿于生活阅历,同学们在作文中写得较多的都是有关日常生活的小事。怎样将平凡题材点石成金、让它放射出不平凡的光彩、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呢?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规定,作文教学应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与真切体验。那么,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呢?在长期作文教学中,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做法:一、关注生活俗话说:“言为心声,文贵真情。”真情实感从何而来?真情实感从生活中来。因此,关注生活是写实感,抒真情的基础也是写作的基础。关注生活,要求学生对生活中的人、事、物、景有鲜明的是非判断力,洞察生活中的真、善、美,发现平凡生活中蕴含的伟大,从而获得“人人眼中皆有,个个笔下所无”的写作素材。关注生活首先应从…  相似文献   

20.
鲁迅先生的《祝福》自1924年问世迄今六十余年,她在我国新文学的宝库中始终以其独特深邃的审美力量激动人心。在人类文学宝库中那些经典性的杰作,有的以再现特殊生活的广阔而光照千秋,有的则以表现平凡生活的深刻而灿烂夺目。《祝福》属于后者。这篇震撼人心的小说,篇幅短,人物少,线索单纯,情节也不复杂,但以其开掘生活的深度见长,它独到的反封建蕴涵的非凡深刻使五四时期与之题材相同的众多作品黯然失色。那么,这篇小说的深刻之处何在?作者怎样慧眼独具从生活矿藏中开掘出他人难以想象的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