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公有制社会,如何让劳动者关心公有的生产资料,是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推动公有经济向前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提出将公共所有权划分为基本所有权和发展所有权,按人力资本的投入,使劳动者享有发展所有权,从而调动起劳动者关心生产资料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在公有制社会,如何让劳动者关心公有的生产资料,是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推动公有经济向前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提出将公共所有权划分为基本所有权和发展所有权,按人力资本的投入,使劳动者享有发展所有权,从而调动起劳动者关心生产资料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员工是煤矿企业的重要的生产力,因此企业在对待员工应该做到博采众长,民主管理,能者上,庸者下。建立以尊重、发展、激励、约束四要素的人才资源管理是提高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的关键之本。对于煤矿企业来讲,作为劳动者就是矿工。其整体素质基本偏低,因此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结合工作实际,笔者认为应该从以几个方面提高员工素质。  相似文献   

4.
(一) 社会主义现阶段的全民所有制,既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全民所有,即社会所有,也不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讲过的自由人联合体。社会主义现阶段的全民所有制在生产资料所有或占有形式上,还存在着同全民所有制并存的劳动者集体所有、劳动者个人所有等这样一些所有制的基本形式,因而就直接产生了这样两个极其明显的事实:一是社会上现有的生产资料并不全部为社会或全民所有;二是对于不属于全民所有制的集体劳动者和个体劳动者来说,他们并不能同全民所有的生产资料直接结合,但又同样是全民中的一分子.这也就是说,他们同全民所有制的关系,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全民所有制的一般成员同全民所有的生产资料的一般关系。  相似文献   

5.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场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序幕的“第二次革命”在神州大地蓬勃兴起。经济体制改革,实质上是为了适应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对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结合的社会方式进行的自觉调整和变革。由于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结合的社会方式直接取决于所有制的状况,因此,经济体制改革的每一个切实的跨步总归要引起所有制关系这样或那样的变  相似文献   

6.
就业就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从事一定的社会生产劳动,并取得一定的劳动报酬和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从就业的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就业问题的实质应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这两种生产因素的结合。因此,确定就业决策的战略目标,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处理好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二者之间的关系。所以我认为把充分就业作为社会主义就业决策的战略目标还是比较合理可行的。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充分就业呢?我认为,社会主义的充分就业应当是指,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否具有商品性,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近来有同志提出了一些很有启发的意见,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兴趣和争议,现仅就此问题,谈一点粗浅认识。一劳动者同生产资料存在一定程度的分离,是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具有商品性的条件。坚持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不具有商品性的一条重要理由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脱离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而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8.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是一切社会生产的要素,它们结合的特殊方式,是划分不同经济时代的重要标志。这是马克思早就为我们指出的一个重要原理。但是,怎样通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来区分不同的经济时代呢?具体地说,又怎样来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呢?关于这个问题,就我个人所见到的一些报刊文章和教科书中,大都是以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间接结合和直接结合,来区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在教学和学习中,我总感到这种说法很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9.
所谓激励,就是持续激发人的工作的动机,使其心理过程始终维持在一种积极的兴奋状态之中。简而言之,就是调动人工作的积极性。目前,在农村中小学中,存在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教育质量下滑的现象。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同志曾说过:“在社会主义社会,按劳分配除按工资的形式体现外,还需要用奖金这种形式来鼓励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的集体和个人。奖金有利于调动集体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积极性。”我认为要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教育质量下滑的问题,就要运用激励来调动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要求我们建立一种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就业机制。其中,大力发展职业技能开发事业,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是一个关键性环节。一、职业技能开发与劳动就业紧密相联首先,开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是解决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途径。要实现充分就业,必须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有机结合。国际劳工组织通过广泛调查证明,凡是重视职业培训、劳动者素质高的国家就容易解决就业问题。在我国,一方面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多万,企业有1500万富余人员需要转岗转业,每年还有2000多万农村劳动力在向城镇转移,就业压力很大;另一方面许多企业生产一线关键岗位、技术复杂工种需要的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11.
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举步以来,党和国家一直把增强企业活力,做为这项改革的中心环节,把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做为增强企业活力的源泉,把责权利相结合,使人人的工作成果同他的社会荣誉和物质利益密切联系,做为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的根本手段.然而,由于我们的分配政策一直未能做到使责权利相结合,因此,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并未全部充分地发挥出来.突出表现就是: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一直未能象农村改革那样获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农村,实行了土地适当连片,生产资料适当集中的适度规模经营,这些地区的农民技术教育出现了如下发展趋势: 一、农民技术教育对象发生了变化,已由原来联产承包制的千家万户经营者,而转向承包人(如专业队长、企业经理等),由原来广大劳动者转为从事各业的单一劳动者为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3.
要实现充分就业目标,就必须实现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的生产资料与劳动力在量上的平衡。由于劳动力、生产资料、技术水平状况等生产要素之间存在着替代性,生产要素的配置就会出现不同的情况。既可以是较多的劳动者在低层次技术水平条件下与较少量的生产资料(以价值表现的)的结合,也可以是较少的劳动者在现代化技术装备条件下与较多的生产资料的结合。合理地组织生产要素,有两条标准:第一,最大限度地吸收和有效地利用社会一切生产资源;第二,按社会需要分配、组织这些生产要素,当任何改变都会导致增长速度减缓、经济效益和消费降低时,这种分配和组织为最优。这也是我们解决经济增长和劳动就业问题必须遵循的两个准则。从长远的观点看来,只有实现经济的不断增长,才能最终解决劳动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4.
提高经济效益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提高经济效益的必要前提是劳动效率的提高,而劳动效率的高低是由经济的或非经济的多种变量决定的,其中,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结合的原则是决定劳动效率高低的最基本因素。以往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把劳动者取得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权力确认为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我认为这个原则既不符合马克思的思想逻辑,也不反映全民所有制生产资料的本质规定性。这种原则偏差不仅是引起全民所有制企业劳动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而且已构成全民所有制企业向纵深改革的  相似文献   

15.
理论界从劳动者对于全民生产资料所有权关系的不同理解出发,对于全民企业就业劳动力商品化问题作出了片面肯定或否定的结论,对此,本文不能苟同。就业性质如何,是自主生产经营或受雇于人,本质上不过是劳动者对于欲与结合的生产资料有无使用权的体现。劳动力商品化并不直接、必然与劳动者有无生产资料所有权相联系。在我国,随着经济改革深入,在全民企业生产资料使用权归属趋于复杂化的条件下,劳动者就业客观上必然呈现为一种自主生产经营和劳动力买卖并存的多样化格局。  相似文献   

16.
经营者激励一直以来都是企业组织制度的核心问题。该文指出了我国经营者激励现存的主要问题,分析了经营者激励的根本障碍,阐述了在我国企业中引进股票期对解决经营者激励现存问题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了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7.
真理越辩越明,关于公有制本质的讨论已经不少,公有制的本质也在这些讨论中逐渐浮现。本文试从公有制、公众所有制(共有制)、新公有制、国有制以及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概念和内涵入手,揭开迷雾。笔者认为,公有制的本质就是在于其具有公有性质,而公有性质是指无量界的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者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并表现为真正为其所有者谋取利益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8.
论实行企业经营者收入分配年薪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的分配体制下,企业经营者的收入分配是按照行政级别进行的,并且同职工的工资分配混淆在一起,其结果是严重阻碍了经营者积极性的发挥,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改革的方向是对经营者实行年薪制,把经营者的收入与企业所创利润挂起钩来,调动他们多创利润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对“重建个人所有制”不同解释的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历史的必然,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起来的个人所有制,它的内涵只能是生活资料,而不可能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或集体所有制或联合起来的个人所有制这样的同义反复,也不可能是私有制,因为马克思已经明确指出“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从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结合、分离、更高形式的结合上可以解开所谓的“辩证法之迷”。即生产发展的必然规律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一致性。生活资料个人所有制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物质条件,也是人们生存、享受和发展的平等权利保证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是生产力中最革命和最活跃的因素,是生产力的创造者和生产关系的体现者。我们知道,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是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由潜在的生产力结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而人是生产力的主体,生产资料是生产力的客体,是人所掌握和作用于其上的东西。因此,我们可以说劳动者作为生产力的主体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占主导和决定性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