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生新闻看似简单,但在采访技巧和事后服务等细节上如何体现“民意”则大有讲究。例如,有些记者在接到突发事件的线索时,会有意或无意地问“:车祸死了几个人啊?”“还有几个没死的啊?”等,这是对新闻当事人缺乏应有的尊重和关心。在报道交通事故、凶杀案件、火灾等灾难性事件时,镜头画面都要特别注意处理,如特技处理、马赛克等的遮挡,对死者或者伤者的画面少用特写镜头等。这些点滴的细节,都暗含了记者对采访对象的尊重。做投诉方面的报道,有的记者经常会在稿件的结尾加上一句——“某某部门目前已经介入到某某事情的调查中”。但不能因此认…  相似文献   

2.
有心与无奈     
郑若麟和王海曦应被视为有心的记者,一位是上海《文汇报》驻巴黎记者,一位是中新社记者。二位在国务院副总理、上海市长朱镕基四月率团访法时采访了这个团,写了一些报道。但最能显出他们是“有心人”的稿子,当推4月21日《文汇报》上发表的那篇“巴黎专电”,题目叫《巴黎采访朱镕基记者瞠目遇三难》。——能在采访时归纳出“三难”来,显然是动了脑筋的,郑、王二位堪称“有心”的记者无疑。有心,应当说是记者的一个基本功,就新闻五个W来说,或新闻的“快新短活”等要求来看,都需要上心的记者才能胜任愉快,否则,凡事稀里马虎,糊里糊涂,是决计写不出好的新闻作品来的,到手的新闻可能会失之交臂,眼皮底下的“活鱼”可能会倏尔溜走,以致叫苦不迭,追悔莫及。这就用得着笔啊本子啊之外的功夫,——用心的功夫了。但光是用心,是不是就会造就一位好记者呢?难  相似文献   

3.
影响电视新闻真实感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怀艳 《视听界》2005,(4):i005-i006
新闻的真实有表象的真实和本质的真实之分,但即使是两者都达到了,观众看起来也未必就有真实感。这是因为真实不等于真实感。真实感,简单一点说就是你做的新闻让新闻看起来是真实的。打个比方,“白菜”在你的新闻里看起来是不是“白菜”?有的记者能把“白菜”报道得像“萝卜”。电视是形声兼备的传播媒体,电视新闻的真实感的营造也有它的独特性。这主要取决于电视新闻的独特性和它的表现方式。首先,从画面上来看。1.细节电视用画面说话,真实感首先来自画面的真实和可信。画面的真实源于细节的真实“。所谓细节是指在电视屏幕上构成人物性格、…  相似文献   

4.
马哲 《记者摇篮》2009,(10):37-37
提起网络新闻报道,一般归于这样几个特点:快速、海量、互动、多媒。现代的网络媒体采访会要求记者携带装备无线网卡的笔记本电脑以及数码相机,保证新闻现场图片与文字稿件同步传输,确保先于传统媒体发稿;现场“出画面”的题材,则会同时派遣摄像记者实时传输视频新闻,其发布要求与电视新闻直播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有个笑话,说是有个初出茅庐的记者,第一次出门采访,到处缠住人家问“有没有新闻”,结果,无论问谁,人家都一律回答说:“没有”。新闻这东西,奇妙就奇妙在这里,一般的人的确难以发现它的存在,非得待到别人的报道发表以后,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也是新闻啊!”新华社老记者杨瑛曾经谈到过去我们的政法记者到公安、司法部门去采访,热  相似文献   

6.
翻开每日的报纸,我们很容易发现诸如“记者昨日获悉”、“记者昨日从某某处了解到”、“记者昨日看到”等等,看似时效性很强、实则并无新意的新闻.因为这些“昨日”大多都是记者硬贴上去的.新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新鲜,而写新闻要有新闻由头则是最起码的原则,因为没有新闻由头的“本报讯”与其说它是新闻,倒不如说它是理论文章或工作报告更确切一些.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记者常常会错过采访新闻的最佳时机,以就是发稿的新闻由头已成了明日黄花,而这些新闻现在看起来仍有一定的价值.怎么办?这就需要记者再回到事件中去,了解它的新变化、新发展、新动态,找到新的新闻由头.这时才能开始撰写“本报讯”.但有的记者却不愿意这样做.为了省事,也为了提高所谓的新闻时效性,他们往往把自己的采访时间(昨日),当作新闻发生的时间.殊不知新闻发生的时间与他们何时去采访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在记者的主观采访行为发生之前,新闻  相似文献   

7.
传播学认为:任何一种传播媒介都有其自身的传播特性,当运用该媒介时,只有充分发挥其传播特性,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电视新闻,它所具有的“现场证实性”、“新闻要素忌干涉性”、“画面情节的不完整性”等传播特性,以及它的画面构成的一次性、连续性等特点,对记者的采访拍摄工作提出了特殊要求,它要求记者在遵循新闻采访的基本规律的同时,要掌握运用好这些特性,以期获得预  相似文献   

8.
现场报道是电视新闻的重要体裁之一。电视台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直接向观众口头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报道样式,称为现场报道。它是由记者“采摄合一”向“采摄分离”发展,记者直接“出镜头”——在镜头前采访这是最富有电视特点的一种报道形式。在西方,现场报道意思为“在镜头前报道”,或“站着报道”。广义的现场报道包括凡是使用电子新闻采集设备,记者进入现场画面而作的报道,如现场直播、现场采访、现场口头播报等皆是;狭义的现场报道专指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进入画面,根据自己的观察,当场口述自己所见所闻,直接将新闻事实报道给观众。  相似文献   

9.
记者这种职业,每天面对的是万花筒般的世界、万花筒般的事物、万花筒般的采访对象。如何在万花筒中捕捉最绚丽的画面,这就需要记者练就一双敏锐的“新闻眼”。有了一双“新闻眼”,表象中能看出精彩,看出本质和内涵;有了一双“新闻眼”,就会在有些同行对同一事物还处于淡漠状态时,你已经酝酿出一种冲动。 表象中看出精彩,就是在同样的题材中你的眼光高出一筹。或者这本来是个新闻,但有人是见多不怪,有人是不以为然,有“新闻眼”的记者在这种常态下却表现出了自己的独有眼光。以1995年中央级报纸的几篇新闻为例,《光明日报》…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国内一些地方经常有一些假冒记者出现。这些怀揣着伪造的某某通讯社、某某电视台、某某报社记者证或介绍信的“记者”,打着采访的幌子,向企业和单位及个人行骗,其目的是骗取金钱财物。这些假冒记者的出现,不仅给一些新闻单位的工作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而且危害了社会。 这些犯罪分子为什么要以“记者”身份来干违法的勾当呢?细细想来,恐怕也有我们新闻单位自身的问题。 近几年来,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沉渣泛起,也使我们新闻队伍中的个别人或多或少地染上了一些不正之风。有的记者、编辑利欲熏心,见钱眼开,往往利用自己的身份到处伸手索取钱财;有的记者在采访中不是  相似文献   

11.
记者的“跑”是采访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了完成好报道任务,在“跑”的过程中还必须解决往哪里跑以及“跑与看”、“跑与想”等一系列问题。 面对纷繁迷离的现实社会,记者究竟应该“跑”向何方呢?我在几十年的新闻实践中寻到的具体答案有二。一是跑到群众中去。一个记者,其基础在群众,其前途也在群众。只有深入到群众中去,才能采访到有意义的新闻。范长江谈到他的采访经验时说过这样的话:“一个记者应该在群众中生根,应该到处都有朋友。现在有些记者去访问,有点类似办官差,  相似文献   

12.
刘雪红 《新闻窗》2012,(4):44-45
新闻采访,要求记者必须进入现场。有的记者到现场后,对许多情况往往视而不见,忽略了许多细节,本来可以写出一篇相当出色的报道,却写成了很一般化的报道,浪费了新闻资源。因此,要很好、快捷地完成采访任务,把新闻“做大做好”,确保新闻的客观、真实性,必须抓住现场采访的四个环节。  相似文献   

13.
每次报道冬奥会,有两个细节届届如此:其一,我出生于2月份,与冬奥会比赛时间“不谋而合”。从1980年首届冬奥会起,每次冬奥会期间,都要过一次生日。其二,每次采访时,我腕上的手表始终都按照“北京时间”运行,就怕超过后方编辑部的规定截稿时间。4年一届的冬奥会对选手们来说,是一次难得的表现机会;对观众来说,是集中目睹全球体坛明星风采的良机;对记者来说,是一场新闻大战。体育记者既为能够采访冬奥会而自豪,也必须承受难以忍受的工作负荷和精神压力。要在类似冬奥会的大型体育赛事新闻战中有所收获,我认为细节至关重要。赛前抓细节,准确前…  相似文献   

14.
余星茂 《声屏世界》2012,(12):67-68
电视记者每天都在采访,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因此,一般说来,记者要比普通观众见识广些。这是记者采访新闻的优势,但同时也给记者报道新闻带有不利影响。有些记者认为一些新闻细节是常识,不值得、也没必要在报道中提及,  相似文献   

15.
《新闻前哨》2010,(10):7-7
杨初亮在2010年第9期《新闻实践》上撰文说,阅读报纸,读者常常会因为一些细节问题对报道的真实性存疑,特别是频繁出现的“张先生”、“李小姐”、“刘女士”……这些人到底是记者真的采访对象,还是记者坐在办公室里“合理想象”的人物呢?  相似文献   

16.
记者是离灾难或突发事件距离较近的人。一段时间以来,记者在灾难新闻采访中对采访对象的尊重和保护问题一直颇受关注。那种为了完成任务不顾他人感受去撕裂伤口,为追求“催人泪下”效果,一再挖掘当事人的痛楚,诸如不注意问话方式,重复采访,甚至新闻“炒作”等行为受到业内外的反感以至唾弃。那么悲情新闻要不要挖,怎样挖,度在哪里?怎样对待采访对象的心理创伤、隐私权?记者的同情心、人文关怀怎样体现?职业道德的底线在哪里?本刊特约请资深新闻工作者和有关专家谈谈他们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视觉新闻写作的特点,具有目击现场的形象、画面或镜头以及典型的细节。换句话说,新闻中要再现报道现场的一情一景或人物活动,使读者感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新闻写作要做到这一步,记者或通讯员只坐在办公室单凭冥思苦想实现不了。那么,写好视觉新闻的关键在哪里?  相似文献   

18.
心被刺了一下,生痛!这是在记者碰头会上,一位并不年轻的记者说,高校开学在即,计划搞一组图片新闻,选择城里学生与农村学生两个典型,对他们的行李、装束进行对比。这位记者甚至还用口语勾勒出一幅农村学生背着“蛇皮袋”入学报到的画面。有十几个记者先后谈自己的采访线索,这种没有创意的发言被淹没其中是理所当然的事儿。大家都没觉得异常。但我敏感的心已经被深深地刺痛。总结时,我断然否定了这个选题。我的理由是,这样的对比报道在张扬什么?其用意何在?城乡差距仍然存在,每一个从农村贫困家庭走出来的孩子,无论他们是打工还是求学,在他们…  相似文献   

19.
面对新闻资源共享、报道内容同质化的状况,记者如何把新闻做得与众不同,更能让读者接受呢?可以说这是许多记者都在思考的问题。面对同一新闻事件,记者从什么角度切入,在众多普通材料中寻找关联点,突出人物或事件的新闻价值点,如何抓住细节点并进行放大呈现,以及如何把握好新闻表现的节奏点等已经成为新闻报道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试图通过解剖、分析新闻实践的一些实例,从采访切入点、新闻价值点、关联点、细节点、节奏点等方面对加强新闻报道的创新点做一些有益的探讨。一、寻找最佳的采访切入点众所周知,采访活动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  相似文献   

20.
新闻报道是不应该忌讳会议的,对会议报道作限制更没有必要。我从多年的新闻实践中体会到:会议是记者获取新闻的一个渠道。会议里头有“黄金”。 首先,会议为记者提供了信息和素材。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会议及其形成的各种文件、材料,会让记者了解上面的意图和下面的情况。 其次,会议为记者集中了众多的采访对象,是记者采访的好机会。众多的采访对象一下子全来到你身旁,基层的东西、实际的情况,不是垂手可得吗? 那么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在“泡会”还是“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