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县(市)报、台的记者,很少发生抢新闻的现象,原因是新闻机构少、记者少,这也滋长了某种惰性。但是,有时遇到国家和省级领导人来当地视察,或某种高规格会议在县召开,大报、台记者便蜂涌而至,本县记者往往有小巫见大巫之感,难以插手,眼看着重要新闻在本县发生而无法及时传播;而有时上级新闻单位一时没有派出记者,又将新闻的遗漏。我认为,县报记者的这种“惰”性应克服,也应  相似文献   

2.
以前,每当我把稿子送交领导审阅时,领导总说:“小牛啊,文章写得不错,书法还要加强啊!”我知道,领导是批评我写的字像“小学水平”。但何只如此?字写得丑,爬格更慢,资料又难以保存,这已成了我的心病!在领导和文友的授意、参谋下,我用积蓄买了一台新电脑。很快,  相似文献   

3.
世上的许多事,总有个起因。考教授这出“文革”闹剧的因由,实在沾着白卷“英雄”张铁生的光呢。1970年,因“文革”而停止招生整四年的高校恢复招生了,不少政治条件符合的工农兵跨进了大学校门。1973年,国务院转批国务院科教组《关于高等学校一九七三年招生工作的意见》指出:在政治条件合格的基础上,要重视文化程度,进行文化考查。这年辽宁省兴城考区考生张铁生,在考试中对着理化试卷无从下手,只得干瞪眼。绝望之中,他在试卷背面写下致“尊敬的领导”的一封信。该信后来被《辽宁日报》以《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为题,刊于头版头条,随即《人民日报》在显著位置全文转载。一时间,《答卷》成了反潮流的“代表作”,张氏跃身龙门,登台亮相,被罩上“反潮流英雄”的光环。  相似文献   

4.
在7年的记者生涯中,我多次采访“打假”行动,被围攻过,被威胁过,被辱骂过,深知这项采访工作之艰辛,然而去冬的一次“打假”采访的遭遇,却令人啼笑皆非。去年12月初,成都市成华区工商分局经济监察中队接到群众举报并初步暗访得知,有外省来蓉人员数人,租赁该区...  相似文献   

5.
“抢新闻”,资本主义国家的新闻界十分盛行,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界也在提倡。所谓“抢新闻”,其内在含义,,就是从新闻生存的"海洋"里,最快抓出"独家新闻,,而抢发于他人之前,以便获得新闻舆论的领先权,取得最佳宣传效益。从这个意义上  相似文献   

6.
怎样才能抓住新闻呢?我搞通讯报道工作20多年来,最深刻的一点体会就是要有时间观念。新闻贵在新,一旦抓住新闻线索就要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去分秒必争。我刚搞通讯报道那一阵儿,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很好的一个新闻报道内容,刚刚采写完毕,或者是刚刚从邮局发出去,相似内容的稿件已经见报  相似文献   

7.
赵锋 《新闻世界》2000,(9):26-26,42
  相似文献   

8.
吕熙  汤洁  余琳  于长谋 《编辑学报》2011,23(4):298-299
透过日本核辐射危机引发的“抢盐”闹剧看科学传播的问题。认为科技期刊可在突发事件的本质释义、举办专题、新闻媒体和民众的意识建设上寻找突破口,借此契机使科学知识得到更为有效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地市党报由于地域限制,新闻来源有限,记者、通讯员常反映不知道该写什么。其实只要用心,日常工作生活中有的是新闻可写。结合在《衡水日报》从事近二十年头版编辑工作的体会,笔者认为可以从"淘、抢、挖、雕"四字入手抓新闻。会议报道:慧眼识珠"淘"新闻会议报道是党报常见的新闻报道形式,肩负着宣传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任  相似文献   

10.
参加博鳌亚洲论坛成立大会报道,我第一次领略到“抢”新闻的感觉。博鳌亚洲论坛筹委会和成立大会虽然为期只有两天,新华社参与报道的字记只有6个人,但发了近百篇不同类别的稿件,这些稿件最大的特点是时效快,大部分抢在海内外媒体之前。新华网因新闻既多又快,成为关注的热点,许多国内外媒体都盯着“新华网”下载稿件编发新闻。  相似文献   

11.
一九七四年初,在“四人邦”反“复辟”、反“倒退”的鼓噪声中,上海出版战线也渲了一出以反“复辟”为主题的闹剧。反“复辟”、反“倒退”,当然要有“复辟”、“倒退”的标本。这标本是什么呢?是两本薄薄的四十开本的低幼儿童读物:《沋泳池边》和《龟兔赛跑》。《沋泳池边》说的是一个小女孩在老工人的教育和鼓励下,经过持久地坚韧地锻炼,取得沋泳的优秀成绩。这样的书不是很  相似文献   

12.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举国欢庆。在这次各新闻媒体的新闻会战中,人民日报给读者奉献了一份精美的《号外》,一份包含多篇独家、权威内容的《特刊》,以及在《人民日报》和人民网上发表的一系列新闻报道,赢得了读者的广泛好评。本刊特约人民日报教科文部参与此次采访报道的几位同志撰写体会文章。感谢他们以自己的采访实践,展现了党报记者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3.
2001年7月13日晚北京申奥成功,为了抢在第一时间向读者报道这一特大喜讯,许多报纸使出浑身解数,出版发送“申奥号外”,表现出极高的政治热情和极强的新闻敏感。可有一些媒体的具体做法明显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 首都某报的“号外”提前一天多就印好了。12  相似文献   

14.
—年前的这个时候,“运七飞机安全飞行双十五万庆祝大会”在中南海举行,我作为一家企业报的记者,很幸运地在中南海里抢到了新闻。现在回忆起那弯弯曲曲、颇为艰难的采写过程,颇觉韵味无穷——1991年2月上旬,我应航空航天部新闻处之召,进  相似文献   

15.
虽然这是旧闻,我却仍然想从这里谈起,因为它给我留下的新鲜感是那样隽永: 一九八四年七月二十九日,在举世瞩目的第二十三届奥运会开幕的第一天,中国神枪手许海峰以五百六十六环的成绩夺得了男子自选手枪冠军,宣告中国在奥运史上“零的纪录”被一举突破。许海峰射出最后一发子弹是当地时间十一点十分,十二点零五分,  相似文献   

16.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抢新闻”成了贬义词。一提“抢新闻”,往往同不择手段、“资产阶级新闻观点、新闻作风”联在一起。报上出现了失实报道,领导会批评:“谁叫你们抢新闻的?!”甚至连一些新闻学词典一面肯定“抢新闻是与新闻报道的时效观念的形成与加强分不开的,另一面也认为:“由于片面求快抢快,记者采访往往草率从事因事实不准确而毁及报纸声誉的情况也随之出现。” (注)一句话,“抢新闻”在相当一部份同志的眼里是个不祥之物,工作中常常忌讳它。  相似文献   

17.
对于已有耳闻、已从其它渠道获悉或已接到新闻发布会通知的待发生新闻,是等待通过正规渠道确切发布还是迅速抢发?等待新闻的确切发布,意味着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往往会使报道在时间上落于他人之后,处于被动境地;而在第一时间抢发,又担心引起相关部门不满,更重要的是怕"抢出问题"--由于没有得到最详实的材料,新闻事实变数大,新闻由头也无法确证,很可能因抢发而失实。  相似文献   

18.
贺永泉 《军事记者》2006,(12):58-58
刚搞新闻时,常听“老革命”讲,新闻是“抢”出来的,我却不以为然。后来经过一些事情后,才知道这句话的分量。今年7月24日下午16时,我像往常一样正上着班,司令部李参谋问我:“你没去处突呀?沐川县发生劫持人质事件,中队出动官兵去处置,支队副参谋长和作训股长已经赶去了。”我知道,这不仅仅是在问话,而是在告诉我一个信息。我立即打电话询问副参谋长,他告之已经到了半路。是到现场去还是不去?我没有半点犹豫,立即向车场值班室要了车。乐山城区离沐川县城80公里,途中要过两个县和一条河,河上的桥正在维修,人员和车辆要靠船渡过往。一路上,车子…  相似文献   

19.
新闻就是新闻,大家奋起而抢,重要的新闻谁先抢到并发出去往往就是头条。因为头条先声夺人,先睹为快,所以新闻界最为注重的是“抢”或者“抓”头条。头条的分量之重可见一斑。一件事情发生发展到了可以引发社会关注的地步,那可能就是人们要“抢”的新闻了.既然要格才能得到,想必是有分量、有重大价值的事,否则有谁会去白费精力。小时候在农村,一听说“抢”,就知道或旱或涝,需要抢种或是抢收,否则温饱就会大受影响,那“抢”的意义出于实际和必须。我对于新闻这“抢”总是处于一种朦胧的状态,常畅想那“抢”是在一种什么情景下开…  相似文献   

20.
从党的十三大开始 ,几乎所有的全国党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时 ,我都是电视的忠实观众 ,每次都要放下手头一切事情 ,场场不漏、兴致勃勃地看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亮相”或总理与中外记者的答问。当十六大新当选的中央政治局常委11月15日上午与中外记者见面时 ,我却有幸到了现场采访 ,成了场内的观众。而且我在现场抢发了新闻 ,见面会于11时50分结束 ,我抢发的见面侧记12时32分传回报社 ,当天就在显要位置见报。党的十六大举世瞩目 ,境内外媒体纷纷派出精兵强将前来采访报道。面对如林强手 ,尤其是在新民晚报只有我一名记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