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子在《绝智弃辩》(老子甲)中提出的道是可以作为社会生活依据的客观法则,是客观性和形上性的统一,老子的道是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它不是一个思辩的概念,而是一个混然自成的实体,它源于古始神话本原,是对中国神话本原的哲学概括,是对世界本原的理性回答,后起道家学关尹,太史儋(老儋)对老子的道进行了诠释和补充,构了中国天道本原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2.
吴芳 《文教资料》2008,(20):62-63
老子把"道"作为哲学体系中的核心范畴,但由于"道"概念的多义性,解释者的不同学术立场和观点,不同的学者对"道"概念的解释见仁见智,各不相同.本文试图将"道"从三个角度进行阐述:本原之"道"、本体之"道"、规律之"道".  相似文献   

3.
“道”与“德”的阐发在老子那里得到了诠释,他把形而上的“道”从神秘的领域引入形而下的万物之中,乃是一种质的飞跃。在老子的视域下,“道”不仅作为万物的总根源,而且亦是万物的最终归宿。基于此,在“道”产生万物之后并内在于其身者谓之“德”,德既是道的外在显现,又是万物的内在属性,从而引发了道与德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4.
"道"论作为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哲学理论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由本原、本体、本质、辩证与有无五个维度出发,对"道"论的意涵进行阐释,是一次全新的尝试。这一尝试对于我们从宇宙本原、根本存在、自然本质、辩证法思想、"有"和"无"的义理来把握"道"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道"论的传统价值和现实意义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5.
《唐虞之道》中“弗利”浅说——郭店楚简校释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利”是一个词组,不能一般地释为“不利一己之私”。从“弗利”所处的语法位置分析,“利天下而弗利”中的两个“利”应是所指不同的两个同音词,“弗利”之“利”应释为“贪”。从“弗利”所处的逻辑位置分析,“弗利”之“弗”,矫也。引申为表否定,相当于“不”。“弗利”应释为“不贪”,含有“己不贪”(正己之贪心)和“使人不贪”(正人之贪心)两层意思。  相似文献   

6.
认识老子“道”的思想,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道是宇宙终极本体。道是天地万物的最初本源,万物皆由道所生;二是道之“无”与“有“。道既无始无终,也无边无际。就道的无形质、无限性而言是无,就道的实存性并含有万有而言,是有。无与有的统一密切联系于老子的体用观。三是道与自然。”自然“与”无为“历来被视为老子哲学思想的精髓与关键,道本身就是自然,而自然则是道及一切宇宙万物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7.
宇宙是充满生命的"活"的世界,道是生命的本原.道有"无物"和"有物"两种状态,有"无物"之道和"有物"之道两种形态.道的无物状态、无物之道是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的"根"或"母".道的无物状态、无物之道生出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生出天地和万物.在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生出天地万物时,是先生出天地,然后在天地的协助下再生出万物.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是最初的生命,并且,其生命是无限的,而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所生出的天地和万物,其生命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8.
郭店楚简老子乙以为道,守道为中心言道家之用,认为治人事天是道家的责任,这是春秋道家对社会有所施为的积极表现,老子乙从自我贬损,绝学而顺其自然,爱身自重三个方面入手进行了全面论述以“道”修身,最后提出了“清静为天下定”的主张,希望不仅个人实行清静这一原则,而且一家,一乡,一帮以至天下都实行这一原则,从而克服贪欲,使天下得到安定。  相似文献   

9.
郭店《老子甲》的“道”是中国古始神话本原的理性升华。《老子甲》通过对自然之“象”的领会,把握住“混沌”的运动和变化,直接进入“本体”,以理性的“道”取代神话本原,宣告古始神话本原的终结。《老子甲》的“德”是得之于天道的人生准则,是以天道(自然之道)为内涵的。“人道无为”是春秋道家保证“视素保朴,少私寡欲”治国方略得以实行的思想路线。坚持“人道无为”,天下必然大治。  相似文献   

10.
老子的“道”本质上仍是一种存在物,尽管与普通的事物有所不同。因此,道先于天地的“先”和道生万物的“生”都是事实上的,而非逻辑上的。由于从逻辑上看任何存在物都是相对的,都不能充当世界的终极根源,这使得老子的宇宙论在认识论上缺乏充分之理据。男一方面,由于道不过仅仅是无数存在物中的一种,与万物并无根本不同,所谓万物最终归返于道的问题便也自然消解。  相似文献   

11.
道是老子哲学立论的基础。老子的道在其哲学系统中主要包含本体之道、规律法则之道和人生准则之道三重意蕴。本体之道是具有高度抽象意义的存在本体,又包含宇宙生成的动力和物质性的存在两种含义。规律法则之道是对事物运动变化的把握,主要包含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和循环运动规律。人生准则之道是人生活方式与处事的方法,包含生活方式和人或事物状态两种意蕴。本体之道是老子哲学的出发点,规律法则之道是老子哲学中的辩证法,人生准则之道是老子哲学的落脚点。三重意蕴下的道紧密相连,在老子哲学中贯通始终。  相似文献   

12.
古贤今人普遍认为老子之"道"是"生万物"的"最根本的""最先的""构成宇宙的实体与动力",以为存在一个"在冥冥之中左右宇宙万物和人类祸福的‘道’"。其实《老子》中不存在这样一个"道"。老子之"道"的意思《老子》说得很清楚,就是"法自然",即万事万物不是任何神灵所造,不是任何意志的产物;万事万物是自身无目的、无意识的自发、自为、自足、自法。老子之"道"的意义是还原了人自根自本、自生自为、自足自法。他论证了人的心灵本是"白板",应该永远保持"白板"状态,夏商周以来堆积在心灵"白板"之上的人生使命、责任、目的、目标等主观意志、意识已经成为吞噬心灵的肿瘤。  相似文献   

13.
“德”原为“施与”之义。《老子》中“德”的基本涵义是指道的功能,表现为道在宇宙中的地位、力量和作用及实现其力量、作用的方式等。研究者通常将道的这一方面称为“道之德”或道之用。老子道之德思想集中体现在“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命题中,其形成以他在虚极静笃的玄鉴直觉中亲证、体悟的道体境状为形而上依据,以理性思维为认知方式。把握老子“道之德”思想是理解其哲学体系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4.
老子生活的时代,社会贫富差距悬殊,他揭露了造成贫富悬殊的根本原因,批判了"人之道",呼吁回归"天之道"。老子的"天之道"不仅具有客观性、超越性,而且具有价值规范的意义。它具有均衡公正、利而不害、知足谦让的特点。"人之道"具有二重维度,即以"天之道"为价值标准,将"人之道"区分为现实形态与理想形态。"人之道"现实形态的产生,源于其对理想形态的多重背离。老子批判"人之道"的目的,在于确立以"天之道"为核心的社会分配原则,倡导合理的平均主义,对于解决当前贫富差距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老子思想的核心概念是“道”,而道最根本的性质是“自然”、“无为而无不为”。落实到社会问题上,最好的治国之道是“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无以为”与“无不为”应该是老子无为思想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互相补充。在此基础上,老子对儒家的仁、义、礼等作了评论和批判。在当时人们特别是统治者太“有为”的情况下,老子的这一思想有着解毒剂的作用,但它也容易招致误解,而且这一思想本身也并非无可挑剔。  相似文献   

16.
丁婧 《文教资料》2009,(3):67-70
由于老子在<老子>中并未对其核心概念"道"做出确切的定义和阐释,使得对于"道"的理解,历来颇受争议.本文试图以全新的视角,对"道"做出确切的诠释,认为"道"作为主体,表现出的存在性,外显出本质和内涵,内隐为一种可能、发展趋势,并含有最原始的自然性.它具有两种规定性:道性和道相.道性反映于存在物表现为自身性和非自身性.由此,在把握道相时,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描述法和描摹法.通过详细的分析,从而重新构建出对"道"的新的完整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庄子道之含义颇为丰富,概言之有“行、言、有、无”之义,其道之所蕴涵的“无”之义,乃凸现其哲学的创生性、开放性。无独有偶,二十世纪德国大哲学家海德格尔通过对西方“本体、存在”的反思,亦得出其“本体”(存在)意味着“说、自然、行(通达)、隐”之意。庄子“道”之“真际”与海氏的“真理去蔽”说更有着天然的神似——无论“去蔽”还是“真际”皆在“存在”中展开,“存在”既是道的运行状态,亦为“人”的生存之域。无疑,探究庄子与海德格尔的本体之道对于贯通中西哲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道”作为先秦道家的哲学范畴,老子是进行的本原性探讨,而庄子却是进行的本体性论述。庄子对老子的“道”有所继承,但更多的是有所发展。庄子“道”论,重视体道的社会实践,主张道艺结合,带有浓厚的世俗化色彩。  相似文献   

19.
邵晓林 《文教资料》2014,(27):54-55
老子的道包容天地,是万物之始、之母,它神秘、神妙、妙不可言。本文从"恍惚"入手,以说明"恍惚"是对道存在状态的描述。其中的"有物有象"乃是道"恍惚"状态的推演之物,它们同样处于不断地流变之中。通过对"象"的溯源,得到道并非是超越时空的本体的结论。道是语言内部的一个永远无法圆满的漏洞,而反来说"恍惚"是对它最合适的描述。  相似文献   

20.
根据较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春秋时期人们思维所能达到的深度 ,可从老子“道”论的内在逻辑、老子与道教联系导出 :老子宇宙本体“道”来源于其养生实践中的神秘的精神体验。此结论得到道教徒养生实践精神体验和现代内养功知识的支持 ,增强了说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