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所谓文学艺术的功利性,实质上就是文学艺术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特别是对人类精神生活的作用。自有人类社会以来,由社会实践所产生的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艺术,无不带有功利性。如果说,原始社会“吭唷吭唷”派,是为了协调大家的劳动和消除疲劳,那么,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文艺的功利性就带有明显的阶级性了。秦始皇焚书坑儒,是为了制止不利于自己统治的文人及其作品存在和传播,欧洲中古时期的僧侣们独占文化教育阵地,用最残酷的火刑来惩处具有自由思想的人;国民堂反动派多次围剿进步文化和枪杀进步文人,当今的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同样利…  相似文献   

2.
共鸣是不同鉴赏主体思想感情的感应与交流.作品独特的艺术境界,鉴赏者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与作品的社会环境的相通或相近,导致文学鉴赏中超越时代、民族、阶级的共鸣现象的产生.它是人们感情发展的历史联系.  相似文献   

3.
朦胧与模糊,对文艺来说,在本质上是同义的.所以,本文为了叙写方便,可能时而用此,时而用彼.一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相似文献   

4.
<正> 本文想从几个方面,试图谈谈马克思主义关于文艺与政治关系问题的辩证观点。 (一)文艺有倾向性,但文艺不能与政治等同,不能从属于政治。在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创立无产阶级文艺理论以前,在西方美学史上可以开出一长串产生巨大影响的理论家的大名:古希腊罗马的柏拉图、亚理士多德、贺拉斯等人,中世纪的圣托马斯.亚昆那等人;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时期的但丁、伏尔泰、狄德罗、莱辛等人;十八、十九世纪的康德、黑格尔、以及费尔巴哈、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对于这些人物,我们一方面要肯定他们在理论上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另一方面,我们又要指出他们的理论毕竟受到阶级和时代的局  相似文献   

5.
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学艺术,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人们艺术地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手段。作为社会现象,文艺在阶级社会里有阶级性,主要表现为文艺作品的倾向性;作为一种认识手段,它又有科学性,主要表现为作品的真实性。这两重属性,有机地统一于文艺作品的艺术形象之中,因而文艺又有其另一特性——艺术性。本文拟就文艺的倾向性和真实性以及两者的关系,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文学鉴赏中的共鸣 ,一是指不同的鉴赏者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对同一作品产生大致相同、相近的情感体验 ;二是指文学鉴赏中主体与客体 (作品 )之间产生的情感共通 ,交流。比如我们在欣赏安徒生的《白雪公主》时 ,无论欣赏者属于那个时代、那个民族、那个阶段、那个阶级 ,都无一例外地被白雪公主的美而感染 ,为白雪公主的不幸遭遇而担忧甚至落泪 ,也为白雪公主与王子的结合而拍手称快。这就是说 ,我们在鉴赏《白雪公主》这一文学作品时 ,产生了大致相同的、相近的感情体验——共鸣。再如 ,我们在鉴赏朱自清的《背影》时 ,当读到“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相似文献   

7.
共鸣是文学鉴赏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在具体的鉴赏活动中,当鉴赏主体受作品情感感染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共鸣.共鸣又是一种复杂的审美现象,它作为文学鉴赏活动的一种至境,并不是发生在所有鉴赏过程中的:成功的鉴赏活动,可能会出观多次共鸣状态;而不成功的鉴赏活动,则可能一次也不会出现.这是因为共鸣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条件,而条件具备后又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方式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文学鉴赏中的共鸣是一种普遍的心理感应现象,它可分为个体(或个人)和群体(或社会)两类,尤其是后一类共鸣往往形成一种文学的轰动效应.共鸣现象存在着特殊性,不少主题深刻而艺术性低下的作品能引起广泛的共鸣;不少艺术价值高而内容平平的作品也能引起共鸣;还有的内容与形式均不佳的作品居然也引起了共鸣.这种文学欣赏中的异常共鸣现象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9.
一人民性是评价文艺作品的重要标准。这些年来,人们都不敢谈论它。谁要提倡人民性,“四人帮”就给谁扣上“取消文艺的阶级性”、“宣扬资产阶级人性论”“鼓吹全民文艺”等大帽子。提倡人民性,真的就如此大逆不道吗?否!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来没有否定过人民性。马克思在《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一文中,谈到宣传比利时革命的自由出版物时指出: 自由出版物的人民性……,它的历史个性以及那种赋予它以独特性质并使它表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经济的新体制下,文艺的生产性重新受到重视。马克思早就指出,作为精神产品的文艺也会商品化,“文艺生产性”的概念多次出现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中。精神产品生产过程的二元特征,决定了艺术生产从制作到文本,从传播到消费,实质上都是意识形态的生产。但文艺的生产比普通商品的生产又具有无可比拟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只有认识和尊重这些复杂性,才能使文艺生产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文学史研究中的若干重要问题为中心,包括文学观念、文学史观,比较文学等等。在讨论这些问题时,进一步加深了对文学史研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美学精神在实质上体现人为的生命的自由精神。这种人的生命和自由精神在人史关系、主客关系和天人关系相对立的情境下往往表现为美学意义上的崇高精神;在人史关系、主客关系和天人关系相统一的情境下往往表现为美学意义上的和谐精神。人的生命的自由精神和和谐精神总是通过弘扬人的崇高精神逐步地加以实现的。我们需要描写壮美和崇高的人物、事件和现象,以感召和呼唤的激情,用壮美和崇高的精神培养和增强人们的不畏艰验和追求光明的信心与通气,推动我们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13.
面临西方文化文艺的挑战,我们应当十分重视文艺的民族身份问题。文艺民族身份的核心是精神主题。中国文艺崇高的道德—人格主题,不仅能适应新时代提高国民精神,强健民族魂魄的要求,而且对世界人民也不失为一种精神关怀。历史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发挥优势,打造自己的文艺品牌,在世界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4.
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象一个幽灵,无孔不入地潜入中国大地的各个角落,到处都可感觉到它的无所不在的影子。讲了多少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直到今天才真正体会到经济可能对文化产生何等巨大的影响。文艺也骤然变了,变得使不少长期搞文艺的人竟然认不得文艺或不懂得文艺了。“困惑”成了一种时髦的感叹或一种流行病,文艺也在“困惑”之中。既有困惑,就会有各种索解的尝试。本文也是其中的一次。  相似文献   

15.
文艺产生于人对外部世界的真实感受和表现。情感作为文艺的本质属性,决定了文学与现实有着密切关系。文艺的健康发展需要现实的有力支撑,无论在何种文艺思潮的统治下,文艺若想取得辉煌的成就,时刻需要创作者深刻理解和体会文艺的现实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6.
文学艺术具有鲜明的社会品格、精神价值和育人功能,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和谐一致的,因而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对人们理想世界的美化、道德品质的健化和文化素质的强化起导向、塑模和补充的作用。文艺的审美接受是自由、自觉、自愿的,这种独特的美育途径和良好的美育效果,正是文艺发生社会作用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7.
(一)“文艺的本质是主观的,表现的”客体和主体、再现和表现、反映和创造之间的关系,是同文艺的本质特征密切相关的问题。郭沫若作为富于个性特征的浪漫主义诗人,早年在泛神论的哲学思想指导下,强调艺术本质是主观的、表现的,倡导自我表现和主情主义,重视直觉和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本世纪初期,郭沫若走上诗歌创作道路,受到五四时期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的激励,  相似文献   

18.
(一)"文艺的本质是主观的,表现的"客体和主体、再现和表现、反映和创造之间的关系,是同文艺的本质特征密切相关的问题.郭沫若作为富于个性特征的浪漫主义诗人,早年在泛神论的哲学思想指导下,强调艺术本质是主观的、表现的,倡导自我表现和主情主义,重视直觉和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本世纪初期,郭沫若走上诗歌创作道路,受到五四时期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的激励,向往个性解放和意志自由,力图通过文艺来展现自己的内心郁闷、反抗精神和创造力量,因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本质观,把文艺看成是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邓小平的文艺本质观是对文艺本质的科学把握,符合时代的特征和需要,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