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单位诉讼代表人制度是单位犯罪诉讼程序中独有的一项法律制度。在程序法范畴中,单位主体的非自然人特性使刑事诉讼程序中处于被指控者地位的单位主体的若干权利及义务配置处于未明的状态。对单位诉讼代表人制度予以解构并有针对性提出完善的建议具有相当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理论上单位犯罪应该是不同于自然人犯罪的犯罪形式,但是我国的刑法就单位犯罪刑罚适用方面并没有做出与单位犯罪相适应的特别的规定,处罚单位犯罪时只能适用自然人犯罪的相关规定,这显然是不利于更好地预防和惩罚单位犯罪。本文从单位犯罪刑罚适用中的实体问题、处罚原则和程序问题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能够推动我国单位犯罪的立法进程,为司法实践提供法律参考。  相似文献   

3.
关于单位犯罪,司法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有不同的理解和阐述,一直没有定论,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应当通过立法予以完善。本文试图对单位犯罪的概念和特征进行诠释,明确如何对单位犯罪进行认定与处罚,分析单位犯罪立法的不足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关于单位犯罪,司法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有不同的理解和阐述,一直没有定论,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应当通过立法予以完善。本文试图对单位犯罪的概念和特征进行诠释,明确如何对单位犯罪进行认定与处罚,分析单位犯罪立法的不足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虚假诉讼行为妨害司法秩序,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法修正案(九)》增设的虚假诉讼罪为民事诉讼中的虚假诉讼之可罚性提供了法律依据。虽然该罪有效解决虚假诉讼纠纷,但在实践认定中产生较多分歧。深入解读该罪的概念、罪状、犯罪停止形态等内容能为准确适用该罪提供理论支持,同时,立法、司法机关应出台相应司法解释来完善罪名解释与司法审判制度。  相似文献   

6.
单位犯罪诉讼程序立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证了在刑事诉讼法中规定单位犯罪诉讼程序的必要性,认为用司法解释规定单位犯罪的程序是不合适的.在立法模式上,主张将单位犯罪的特别诉讼程序统一纳入刑事诉讼法典,采设专章的立法体例.对于应规定的内容诸如单位犯罪被告人的确定、诉讼代表人制度、有别于适用于自然人的强制措施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我国修订后的《刑法》已确定单位可成为犯罪的主体,但如何将被告单位纳入刑事诉讼法的轨道,法无明文规定。单位犯罪的特殊性以及程序公正、合理之要求,有必要借鉴国外立法经验,建立刑事被告单位诉讼代表人代表,确立诉讼代表人产生的条件、程序以及诉讼地位,以保障诉讼公正,维护被告单位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不宜把国家机关作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尽管现行刑法将国家机关规定为单位犯罪主体,但这个规定引起刑法理论界的争论和司法实践界的困惑。国家机关的行为分为职务行为和非职务行为,其实施职务行为时只是代表国家执行社会管理职能,其意志为国家意志,这种意志与犯罪意志不能共存;其非职务行为不体现国家权力,受民法等其他法律调整。如果将国家机关作为单位犯罪主体,既不利于确立国家机关的权威,也不利于国家机关正常开展职能活动。假如对机关实行罚金刑,无异于国家自我惩罚。  相似文献   

9.
单位经济犯罪作为单位犯罪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单位犯罪的特点,同时有经济犯罪的特点.由于1997新《刑法典》对单位犯罪的范围较为模糊,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组织形式大大超出了预想的范围,司法实践中有使单位经济犯罪的主体扩大的要求,但是,学界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和构想,对单位经济犯罪的争议风起云涌,文章对单位经济犯罪的主体范围、以及在实践中单位经济犯罪问题的解决等问题进行论述,希望能够对单位经济犯罪确定罪量刑,有效地打击和遏制单位经济犯罪,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起到积极的理论探讨作用.  相似文献   

10.
龚群 《高教研究》2006,22(2):49-51
由于我国目前没有专门适用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实体法、程序法和处置法,为了能有效地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构建符合当代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公诉制度,显得尤为迫切。结合司法实践,从诉讼程序、原则和制度等方面,提出构建未成年人犯罪公诉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职务犯罪作为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只有采取多管齐下的综合性控制策略,把道德自律、制度约束和司法惩治有效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遏制职务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抢劫罪是一种常见多发且性质十分严重的刑事犯罪。长期以来,由于抢劫罪发案率高,抢劫行为的表现方式纷繁复杂,且法条的简明性要求致使法律难以对抢劫犯罪中的各种问题做出详细的描述,产生了许多理论和实践上的疑难问题,尤其是关于抢劫罪行为方法方面的问题,争议颇多。这些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抢劫罪的正确定性。通过对《刑法》抢劫条文的解读,来对抢劫罪的行为方法进行分析探讨,能够更为准确地界定抢劫罪。  相似文献   

13.
盗窃电能犯罪属于盗窃罪,是不纯正数额犯,盗窃电能数额在定罪和量刑中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准确认定盗窃电能数额是正确定罪量刑的基础。通过对实践中盗窃电能犯罪数额认定的现状可知,刑事法律应按照客观真实原则、公平公正原则、存疑有利被告人原则确定盗窃电能犯罪数额的认定方法,以利于司法操作。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传统刑法理论关于犯罪概念和特征的论述已经蕴涵犯罪本质多元论的思想。在刑事立法领域,犯罪的本质是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前者是犯罪的社会属性,后者是犯罪的制裁属性。在刑事司法实践中,犯罪的本质是刑事违法性和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受刑罚处罚性不是犯罪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域外强奸犯罪的立法变革源于其人权的张扬、女性运动和对同性恋的宽容等社会现实引起的性文化观念的革新,我国大陆地区由于传统文化观念依然占据主流地位,女性的主体意识,特别是性主体意识和相应的文化观念尚未普遍形成,女性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影响男女平等观念的确立。因此,在现有的制度和文化背景下,不宜立即变革强奸罪立法,而应当积极采取以司法个案推进体现正义和平等的性文化观念,最终实现强奸罪的立法变革是目前大陆地区比较稳妥的做法。  相似文献   

16.
犯罪客体是犯罪构成的基本要件之一,准确界定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客体是研究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首要问题。关于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客体,很多学者主张其与受贿罪的客体一致,应当界定为"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或正当性)",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本质不同于受贿罪,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客体界定为"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正常的工作秩序"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7.
从行为论与犯罪论的关系角度分析,中国的犯罪构成理论是作为行为论的犯罪论,由于行为论被包括在犯罪构成理论中因而不具有独立的体系性地位,从而导致中国的犯罪构成理论难以充分实现罪刑法定原则所要求的人权保障机能;而日本的犯罪论则是作为行为属性论的犯罪论,虽然犯罪论与行为论相互分离,但是由于现存的行为论难以实现它本应具有的理论和实践的机能,从而导致行为论的体系性地位低下。本文从中日犯罪论体系互补的立场出发,尝试对两国的行为论以及犯罪论体系进行了重构。  相似文献   

18.
环境污染犯罪的本质及表现和传统犯罪有很大不同,具体体现在:污染环境犯罪行为人主观上往往不具有污染环境的直接故意,并且危害后果的产生和显现具有复杂性、潜伏性和长期性,因此,当环境污染犯罪的危害结果出现后,依据传统刑法理论来证明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和因果关系相当困难。为了加强刑法对环境的保护力度,便于司法实践中正确辨别与认定污染环境犯罪,有必要确立环境污染犯罪的过错推定原则和因果关系推定原则。  相似文献   

19.
刑事政策为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提供指导。刑事政策主体、对象、手段、载体以及目标等构成反恐怖主义犯罪刑事政策的基本要素。反恐怖主义犯罪应在联合国的统一领导下来制定和实施反恐怖主义犯罪的刑事政策,应以犯罪现象和犯罪行为人作为其研究和调整的对象,应以规范手段的调整为主,非规范性的调整为辅,体现反恐怖主义犯罪目的的正义性,反恐行动的合法性、合作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犯罪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在犯罪的类型结构上,财产犯罪与暴力犯罪同时大幅度增长;在犯罪的人口分布上,青少年犯罪突出,女性犯罪也有较大增长;而在犯罪的地理分布上则是农村犯罪较少,城市犯罪居于主导地位。犯罪的类型、分布等微观方面的变化是现代化带来的无法避免的后果,但可以通过实行有效的社会控制和其它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犯罪的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