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伴着2008年突袭而来的金融危机寒流,全国高校经历了从未有过的毕业生就业压力,2009年对于大学生就业来说可谓是面临一场“破冰之战”,考验着上海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智慧。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上海教育行政部门和上海高校审时度势,积极应对,以一系列漂亮的组合拳,赢得了这场“破冰之战”。  相似文献   

2.
去年的经济危机下,09届的毕业生经历了一场严峻的就业“寒冬’;今年国家经济形势整体好转,他们的师弟师妹们很幸运地迎来了就业市场的回暖。媒体匕有关今年就业形势好转的报道有很多,这里摘抄予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形势与政策”课具有政策性、时效性、教育性等优势,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状况与政策实施进行分析,阐述“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在大学生就业教育中的作用,提出“形势与政策”课应成为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课程,认为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及就业教育。  相似文献   

4.
在日渐拥挤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中,为了寻求到更新、更有效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康庄大道”,大多数高校的战略都是选择在过去的市场空间中和企业之间展开一场“讨价还价”的“推销”,而这样的路将如何去面对如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巨大变化?当前,就业市场存在着毕业生数量大幅度增加与需求保持相对平稳的问题、供需两旺与供需两难同时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以及毕业生就业流向过于集中等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应对措施和就业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党和政府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以及毕业生如何在新的形势下为自己就业定位,是社会各方面所关注的。就业形势 现在,社会各方面都在讲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那么,就业形势是否严峻呢?这要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难以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给曾是“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带来了就业危机,给高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也成为各级政府乃至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学生就业工作不得不被迫成为原本应该以培养为主业的高校“一把手工程”。  相似文献   

7.
吕雷 《课外阅读》2011,(5):13-14
本文通过对当前大学生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势进行剖析,提出正确的就业观:从狭隘就业观念束缚向“专业对口”和“通用人才”转变;并从实际出发,为条件艰苦的边远山区奉献力量……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慢就业”现象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变得愈发突出,这也表明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正在发生转变。我们可以将“慢就业”理解为一种新的就业观念,是对原有就业模式的突破,也可以理解为是大学生对激烈竞争形势的一种逃避,主观造成的“职业空档期”。“慢就业”现象是由多种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到现阶段的结果,也和高等教育与社会人才需求不够匹配有关,更与大学生在面对激烈就业竞争时的选择有关。应对这一现象,大学生要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努力提升核心竞争力;高校要做好精准的人才培养和就业服务;国家和社会要创造更好的经济社会环境,出台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大学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9.
为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赣南医学院日前推出“1+3+5”毕业生就业服务套餐,全力促进毕业生就业。具体内容是:一封致校友信。赣南医学院招就办给5000名校友各发送了一封信.呼吁校友“将就职单位的招聘计划或了解到的就业信息提供给母校或邀请用人单位来母校招聘”。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实质上就是就业教育,学生能否成功就业、优质就业是衡量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关键指标。职业学校招生与就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就业畅招生旺”、“出口拉动进口”是许多职业学校多年实践的经验之谈。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教育理念指导下,人们对学生毕业就业情况的关注更为强烈。照理说,就业形势好的专业应该也正是招生形势好的专业,但事实上就业与招生之间并不是我们想像中的一一对应关系,许多职业学校近年出现了就业“热”、招生“冷”的反常现象,这足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就业“热”、招生“冷”现象…  相似文献   

11.
高质量就业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质量提升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因此,高校应充分认识“高质量就业”的意义,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质量就业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质量的现状,进一步探究了影响毕业生基层就业质量的因素,最后提出提升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质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已从原来的“统包统配”的计划分配模式逐步过渡到“不包分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毕业生就业逐渐呈现出就业机制市场化.就业渠道多元化、就业指导专业化和就业关系合同化的特点。为了适应新的形势.贯彻执行国家关于毕业生就业的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13.
试论新形势下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新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已迈向大众化。分析了在“大众化”就业形势下,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要引入市场营销理论,找准办学定位,加强就业教育,提高就业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795万人,比2016届增加30万人。江西省2017届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30万人,比上年增加4万余人,在就业压力增大的情况下,为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江西打出“组合拳”打造“智慧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全省2016届高校毕业生有228529人成功实现就业,初次就业率为85.82%,保持了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5.
非正规就业--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大学生整体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而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如专科生、部分农村出身的大学生、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就显得更加严峻。“非正规就业”也许是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彭忠飞 《考试周刊》2009,(28):210-211
世界经济金融危机对09届大学毕业生就业造成的影响目前很难准确预测,但就目前的就业形势看其负面影响不容低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业问题在往年也不容乐观,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更是如此,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就业机会。如果处理得当,往往就能转“危”为“机”,关键是看我们如何把握。  相似文献   

17.
向辉 《大学时代》2006,(1):87-88
“玉在椟中求善价”是很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态,但找“饭碗”还得审时度势。因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如何找“饭碗”?不妨了解一下国外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经历。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高校毕业生数也逐年增多.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原先的“精英化”教育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也进入了“大众化时代”。在全社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有限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非常突出.  相似文献   

19.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究竟应该怎样才能摆脱“毕业即失业”成为了当今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提升大学生自身的就业道德能力来解决就业困境就成了当下学校和社会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形势也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在社会发展、职业岗位变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等因素影响下,大学毕业生就业正在从“精英”走向“大众”。大众化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