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淑娟 《山东教育》2010,(10):11-11
<正>现在不少小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厌学和恐学心理,这种不良心理已严重阻碍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发生了许多令人心痛的悲剧。当代教育心理学家对学生学习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概括,邵瑞珍在《教育心理学》一书中认为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大致有八种表现状态,即自卑心理、逆反心理、孤独心理、嫉妒心理、惧怕心理、唯我独尊心理、贪图享乐心理、厌学心理。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社会的、学校的影响,更有学生自身的因素。消除中学生的心理障碍,应采取的对策是:提高教师的心理辅导能力和素质;用各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优化课程结构;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促进集体关系的和谐、融洽;建立约束机制,加速“转轨”进程。  相似文献   

3.
采用学习倦怠量表和心理一致感量表对474名中等职业院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中职生中普遍存在着学习倦怠现象;学习倦怠在性别、年级、生源地、家庭结构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在专业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心理一致感与学习倦怠呈现出中等程度的显著负相关;心理一致感能够解释学习倦怠中35.4%的变异.基于此,中等职业教育应从改善学生归因风格,提升其心理可控感;开展认知训练,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合理设置课程结构,加强学法指导;传递正能量,提高心理一致感来减轻学生学习倦怠,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4.
吴长稳 《陕西教育》2009,(12):40-40
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塑造、构建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而学生的审美心理的构建是要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的。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5.
开设心理辅导课是学校实施心理教育的重要途径。心理辅导课是依据心理学原理和有关教育原理以班级为单位面向全体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实施的一种特殊的心理辅导活动。通过让学生在心理辅导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和体验,帮助和引导学生掌握心理常识,认识自己、悦纳自己...  相似文献   

6.
心理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主要包括:教会学生能对自我心态进行有效调控;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耐受能力;学会心理保健,培养良好的心理生活习惯;塑造健全的性格品质,优化心理素质结构,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杜田 《教师》2022,(14):12-14
高中生朋辈在高中生生活和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高中生认知和行为发展较为成熟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朋辈的力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文章对高中生朋辈心理互助体系构建、环境营造、课程打造、活动开展和评价量化的“情境—培训—体验—反馈”朋辈心理互助模式进行探讨,以期提高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时效性、减少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徐玫 《天津教育》2004,(3):8-10
事物发展的差异性是客观世界存在的普遍现象,人的发展亦是如此。学生的发展差异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教育前提的差异,任何一个学生在接受教育前总是存在两方面的差异,即生理差异和心理差异。生理差异是指由先天遗传所带来的生理结构、形态的不同,一般是指神经结构的差别;心理差异主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塑造学生人格的有效方法.从心理结构来说,审美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在智能结构、情感结构和意识结构三个方面得到平衡协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结构——定向教学”系依据国内外有关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与本人多年来的教育心理学研究而提出的一种改革教学体制的思想。“结构——定向教学”思想,是依据教育、学生学习及能力、品德的本性提出的。这一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教育的系统论观点及经验传递说;学生学习的接受——构造说;学生能力、品德的类化经验说。“结构——定向教学”思想认为,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发展一定的能力与品德的心理结构;为要加速能力与品德的心理结构的形成,必须依据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实施定向培养。由此,这一思想简称“结构——定向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11.
班级管理应遵循班级学生个体与集体心理规律,为提高班级成员的心理发展水平服务.从心理教育的角度来看,在班级管理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非定型化"的组织结构形成机制;建立系统化的目标管理模式;采取"宽严相济"的班级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2.
绘画创作过程对心理的磨练功效,绘画过程蕴含的积极的心理因素,色彩、线条的心理暗示作用,都显示出绘画教学中实施心理教育的潜在优势。定向教育是其在实施心理教育中基本途径,通过对学生心理结构的分析、教育向度的选择和持续的对症下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班级管理应遵循班级学生个体与集体心理规律,为提高班级成员的心理发展水平服务。从心理教育的角度来看,在班级管理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非定型化”的组织结构形成机制;建立系统化的目标管理模式;采取“宽严相济”的班级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阶段高职学生中存在的学业压力、就业焦虑、情绪压力、自我认知和家庭压力等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在高职院校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的必要性。对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的路径提出建议:将积极心理学纳入到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建立积极心理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价值;加强教师的积极心理学教育,并将积极心理学教育方法融入课堂;在现有的心理支持网络中加入积极心理学;心理个案辅导和团体辅导并重以及培养专门的积极心理师资队伍等。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大致有八种表现状态,即自卑心理,逆反心理,孤独心理,嫉妒心理,惧怕心理,唯我独尊心理,贪图享乐心理,厌学心理,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社会的,学校的影响,更有学生自身的因素。消除中学生的心理障碍,应采取的对策是:提高教师的心理辅导能力和素质;用各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优化课程结构;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促进集体关系的和谐,融洽,建立约束机制,加速“转速”进程。  相似文献   

16.
1 前言六年级学生正处于少年期 ,即将步入青春期 ,它是一个人发育过程中必经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 ,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将得到重大的发展。而且这两方面的发展相互依存 ,彼此促进 ,共同发展。如果两方面发展不均衡 ,容易引起不健康的自我意识和心理 ,同时引发不健康的行为。学生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六年级《人体与卫生》课程的设置为对学生进行生理、心理和行为等方面实施全面的教育提供了大好的机会。《人体与卫生》学科的涉及面相当广 ,与心理学、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 ,我们提出了“生理、心理、行为同步健…  相似文献   

17.
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途径,学校民族文化教育旨在使学生个体形成稳定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初中阶段作为个体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塑造的关键期,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至关重要。作为初中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部分,"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其形式与实质却难以统一,这对学生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塑造有负面影响,其原因主要是学校教育培养目标失衡以及家庭、社区教育的缺失。因此学校教育须明确定位;引导家庭、社区积极开展民族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8.
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在学生心理结构中有一种"无意识心理",这种心理状况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所谓无意识心理,是指人们在没有自觉意识和理智调控下的心理和行为状态,存在于心理结构底层,影响和支配行为活动,而又未被主体自觉意识到的一种非理智心理现象.  相似文献   

19.
目前,学校教育对美育越来越重视,而语文教学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从审美主体入手,深入探究审美心理结构的内涵及意义,通过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想象力、移情力及理解力等途径和方法,构建学生合理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其敏锐的美感能力。  相似文献   

20.
对上海中小学生、家长、教师的在线网络问卷调查发现,三类群体疫情期间的心理状态比较平稳。学生的心理危机随着年级增加会有所提升;教师群体中毕业班教师和年轻教师心理危机发生率较高,学科之间的差异不明显;家长心理危机发生率不存在年级差异;家长和教师居家期间存在一定的焦虑情绪。疫情后期的心理干预除了宣传外,还要加强调研与对重点对象的关注,开展积极正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