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甲午战争后,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妇女运动蓬勃开展,女性社团、女性报刊是妇女运动开展的重要标志。据不完全统计,辛亥革命前,女性团体达40余个,女性报刊达30余份。如女性社团有中国女学会、共爱会、女青年会等;女性报刊则有《女学报》《女报》《女子世界》等。北京地区最早的妇女报刊《北京女报》和妇女社团"中国妇人会"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内外围绕女性题材创作出了不少优秀的电视电影作品,大小荧幕上也林立了许多刻画细腻的女性形象。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影坛上就出现了女性电影的身影。2019年,亚太地区涌现了一系列专注于成年女性的电影,旨在展现区域内女性的生存现状,且引发了大量讨论。其中,中国内地出现了如《柔情史》、《春潮》和《送我上青云》等多部女性题材的电影,皆是通过叙述"她们"的生活遭遇,来刻画细腻的女性形象。本文将从影片塑造的女性角色入手,对影片《送我上青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中国女性正在做什么? 《中国女性在演说》、《中国女性在对话》、《中国女性在行动》、《中国女性在追梦》,这是王红旗主编的"中国女性文化丛书",一套四本。仅从书名看,不管是出自有心编排还是偶得天成,它的确特别能反映出当下中国正在进行时中的女性文化  相似文献   

4.
第29届夏季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8月24日在中国北京举行。作为地方报纸的《重庆晨报》,为此专设了奥运专版"八月史记"来报道奥运会。本文收集了《重庆晨报》奥运会17天共计17期报纸,对"八月史记"的所有与北京奥运会中国女性冠军相关的报道共计208篇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发现作为都市报的《重庆晨报》,在对女性冠军的大量报道中突出强调女性外表美的单一特征,而忽视了女性审美表征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新纪录片运动"以来,女性纪录片开始出现并发展,一些优秀的作品如《盒子》、《姐妹》、《回到凤凰桥》至今仍有很大的影响力。而近几年,一些新的女性纪录片作品出现,较以往的作品而言呈现出新的特点,其所表达的女性意识也更具时代特色。女性情感、个性与追求在纪录片中的在场与言说,不仅让女性发出了更多声音,更能呼唤两性关系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6.
先秦时期关于女性教育的记载,只有在《周礼》、《礼记》、《仪礼》这些有关礼节的书中可以见到,此外,在《尚书》、《左传》也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从教育内容上说,先秦时期的女性教育已经有别于男子教育,先秦时期的女性教育以"四德"为主。从教育方式上说,先秦女性教育大致有两种方式:一种可以称为家庭式,另一种可称为私塾式。  相似文献   

7.
宫崎骏塑造的一系列"宫式电影"为人称道,被誉为动画界的"黑泽明"。他在电影中塑造的"宫式女性"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打破了固有传统观念,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近年来,随着宫崎骏动画电影在国际上影响力的扩大,人们对宫崎骏电影中塑造的"宫式女性"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本文主要分析宫崎骏所导演的《风之谷》、《天空之城》等代表性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由此来透视宫崎骏对于女性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从《感动中国》看女性性别话语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动中国》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代表着社会主流价值观。通过对《感动中国》女性获奖人物形象建构的分析,可以看到《感动中国》受到传统女性性别话语的影响,也存在着现代女性话语与男权话语的冲突。但它很大程度上也跳出了传统性别观念的狭隘范围,通过建构现代女性话语,肯定了女性社会角色的价值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广受好评的《美国恐怖故事》第一季《凶宅》出发,观察美国历史上家庭恐怖(family horror)影视作品中的隐喻意象及其文化意义,用女性主义的视角从叙事情节、角色人物和经典场景对文本进行解读,论述了当代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下男性和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关系,女性在承担母亲生育和养育角色时的焦虑情绪,以及女性身体在观众和男性的"凝视"之下是如何被描述为"卑贱"和引诱性的。家庭、女性与恐怖题材的接合,在后现代恐怖片中得到了更为浓烈的文化描摹。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新京报》2016年整年涉女性的社会新闻报道为例,尝试回答以下问题:媒体在社会新闻中涉女性报道为何多呈现出暴力实施者和暴力受害者形象?媒体采用怎样的报道策略以勾连起女性与"暴力"因素的联系?本文选取了139篇《新京报》2016年整年涉女性的社会新闻为研究样本,采用框架分析的研究方法发现:媒体在报道时倾向于选择"女性受害者"、"女性施暴者"的新闻事实,重点突出和"暴力"相关的新闻议题,影响受众认知;并且多选择形容词及描述性语句.综合各种因素进行价值判断及归因评估.  相似文献   

11.
韩剧引进中国已20余年,其塑造的女性形象深入人心,无论是上世纪90年代《星梦奇缘》的李涟漪、2000年《蓝色生死恋》的崔恩熙,还是2013年《来自星星的你》的千颂伊等,塑造出一个个真实生动全面立体的韩国女性艺术形象,满足公众对女性艺术形象想象的热情,让公众在肯定和欣赏这些女性形象的同时也让女性朋友对其形象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使之成为生活中女性形象应有的形象,甚至是亚洲女性形象的代表。本文以韩剧中的三代"灰姑娘"形象为例,梳理"灰姑娘"式女性形象的演变历程,分析韩剧传播时所蕴涵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指向,并由此透析其丰富的文化镜像意义及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声屏世界》2013,(5):197
《妍·大中华女性生活研究》项目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方法,采访了超过11,000名不同地区的女性,关注女性的四个关键人生阶段——年轻女性(处于读书阶段,尚未进入职场的女性)、职业女性、妈妈以及银发族。星传媒体集团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张敬鸾认为:"《妍·大中华女性生活研究》表明,人生阶段的转换会对女性的信念和偏好产生巨大影响。只有对消费者的深度理解,才能帮助我们客  相似文献   

13.
作为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诗经》全方位、多侧面、多角度地记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情况,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在《国风》160篇作品中有52篇是直接描写爱情的,质朴自然,流露出上古女性真实的心声.本文立足于女性视角,以《诗经》中的《国风》文本为依托,遵循"思春—相遇—相思—相会—出嫁—新婚—丈夫远役—被丈夫抛弃"的情感历程,对《国风》中上古女性恋爱婚姻相关诗篇进行解读,还原那一个个灵动鲜活的女性形象,发掘她们闪耀的女性思想.  相似文献   

14.
张鑫 《东南传播》2020,(3):61-63
2009年,电影《非常完美》的诞生拉开了国产小妞电影创作的帷幕。《非常完美》尝试着建构长期"缺席"的女性视觉快感,它在塑造女性人物的主体地位上有了初步的尝试。但囿于主流意识形态对类型电影的束缚,《非常完美》以一种非常规意义的手法建立了女性观众的视觉快感,女主人公苏菲依旧笼罩在由失恋引起的原初"阉割焦虑"之中,它的女性主义书写也没有彻底拒绝男性观众的"观看"。虽然影片彰显了苏菲作为独立女性的自我意识,但在根深蒂固的男权社会中这种独立的主体性又最终沦为幻灭。  相似文献   

15.
2007年夏天,《新报》社和"新报风尚网"在贵州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会的大力支持下,成功举办了"首届贵州时尚文化节"(包括"德昌祥"杯"首届贵州时尚大赛"、"首届贵州时尚摄影展"、《新报》三周年庆文艺晚会),在"发掘本土新人、培养本土明星"上有了较大突破,这标志着《新报》在贯彻办报宗旨"关注女性、品  相似文献   

16.
在"三驾马车"的新记时期,《大公报》不但注重社评、星期论文、通讯以及新闻,还对副刊、专刊格外重视。续刊初期就由何心冷于第八版创设名为《艺林》的综合性文艺副刊。《大公报》的众多专刊很好地记录和呈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的变化,而其中的女性副刊,更是对研究民国时期中国妇女解放有着深远的意义。早在英敛之时期《大公报》就格外关注女性问题,提出反对女性缠足等旗帜鲜明的主张,创办天足社;大力主张自由恋爱、自由结婚:提倡兴办女学,鼓  相似文献   

17.
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的常彬教授的《中国女性文学话语流变(1898—1949)》一书,以恢弘大气的学术胸襟和科学严谨的治学方法纳古今中外女性文学理论和作品于笔下,为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全书分为五章,一线贯穿"女性:历史境遇的‘空白之页’"、"1920年代:女性话语的多元彰显"、"1930年代:女性话语在合流中的隐显错陈"、"1940年代:不同政治语境下女性话语的分化和  相似文献   

18.
"小妞电影"的盛行,使得女性角色在媒介中的比重发生改变,电视剧《欢乐颂》的播出,更是引起观众热议,将社会问题清晰展现在人们面前,构建了新的女性价值观。本文主要从《欢乐颂》的人物构建和女性主义表达入手,分析当下影视剧中的女性主义潮流。  相似文献   

19.
女性媒介主要是以女性为阅读视听对象的媒介,是反映女性生存状态并服务于女性生活的媒介。女性媒介影响着女性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世界上最早的女性媒介是18世纪英国的《淑女使者》、《旁观者》和《妇女周刊》等。中国的女性媒介发端于“五四”时期。当时的女性媒介包括女性杂志和女性报纸,主要有《新妇女》、《妇女评论》、《妇女声》、《妇女周报》等,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近期,国内领先的女性文学门户网站——起点女生网旗下多部古代言情作品相继出版,《红颜劫之谋后》(起点女生网用名《谋后》)就是其中之一,该作是起点女生网人气作者离落城的最新作品。《红颜劫之谋后》由起点中文网出版中心联合国内第一家女性阅读专业出版机构——"悦读纪"合作出版,该书纳入了"悦读纪"的"红颜劫"系列小说,分为上、中、下三册,现已正式出版发行。古代言情小说在"悦读纪"是销售长期稳定的图书类型。《谋后》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