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竞天择,这是大自然中万物进化的铁律,而物竞又是天择的先决条件,胜者、强者得以生存,败者、弱者将被自然淘汰。大自然对于一个物种如此,对于任何一个民族也不会手下留情。因此,作为一个国家的教育、一个民族的教育,我们到底应该让我们的孩子明白什么,这还不是一个不言自明的真理吗?许多年前,在我还是一个中学生的时候,曾经读过一篇作者回忆他的老师的文章。其中就有一段作者与老师的对话。作者说:“老师,我们来到学校,对于我们来说学习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是知识,还是技能?是学会如何生活,还是学会如何处世做人?”作者的老师非常坚定地回…  相似文献   

2.
正第56号教室中诞生的奇迹,引起了整个世界的关注。人们开始探索第56号教室的秘密,希望找到"教育的真谛"。什么是教育的真谛?韩愈的定义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的理解是,作为老师,应该一以贯之地向学生传授学问之道,传授学生终生受惠的学业,解答学生内心的疑惑——不但是学业中的疑惑,还有成长中的困惑。对于老师来说,这是一项光荣使命,也是一种巨大考验。那么,通过考验,完成使命,我们所能依赖的到底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学生考学生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如今对于成人学员来说,老师祭起的“法宝”是否灵验了呢?是起了推动学习的作用,还是被应付了事呢?作为老师还有没有鼓励学员学习的新招数呢?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第一册《师说》注释中云: “[句读之不知]‘不知句读’的倒装,用结构助词‘之’来表示。下文‘惑之不解’同。”这条注释一直都被认可,注中对“之”的解释也似乎无可非议。因为“之”在文言文中作提前宾语的结构助词确实有之。笔者认为这里的“之”不是结构助词,而是介词,相当于“在”和“当”,表示时间,在句中作状语。理由如下: 从句子在文中的位置来讲,如果译成“不知句读,不解疑惑”,在逻辑上有毛病。作者在这里主要是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从师的风尚很久没有流传了,要想人没有疑惑也就困难了,  相似文献   

5.
汉字具有可析性 ,可述性 ,这是由它本身的特征所决定的。那么 ,在给来华的外国留学生教汉语时 ,要不要“说文解字”呢 ?要不要通过对汉字的解说分析来帮助学生记、认、读、写呢 ?我认为是需要的。因为对具有高等水平的大学生来说 ,从解析字形到理解性记忆一定是有效的。更何况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在有意无意的、或多或少地讲解着一些字形 ,比如 :“日、月、山、木”等等。那么 ,在讲解汉字字形的时候 ,是按照正统的文字学来讲呢 ?还是随意的采用所谓的俗文字学去“望文说义”呢 ?孰利孰弊 ?文章中主要对此做一些简单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6.
很多语文老师认为,高中学生作文训练应从高一抓起。这无疑是对的。那么怎样抓法才能使学生作文水平提高得更快呢?是按常规去训练,让学生坐着摘桃子,或站起来摘桃子,还是从“难”要求,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我认为还是要求从“难”,让学生跳起摘桃子为好。  相似文献   

7.
正唐朝文学家韩愈就在《师说》中给老师下了一个定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惑这三者中,他把"传道"放在了首位。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学科更应该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者有思路,遵路识斯真。”意思是说,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只有理清了作者的写作思路,才能准确地感知它的内容和主题。那么,对初中学生来说,究竟如何理清文章的思路呢?笔者认为以下方法可以一试:  相似文献   

9.
对于人来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对于文章来说,“文章的眼睛是文章主旨的窗户”.那么对于教学来说,通过那一双双“教学文眼”,可以让教师的教学生活更简洁更有效.如何才能找准教学文眼呢?我的方法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相似文献   

10.
<正>答疑解惑老师好!逻辑性、严密性是议论文的特点。那么,我们在写作中如何突出这一特点,增强文章说服力呢?请老师给予指导。同学好!要突出议论文特点,增强说服力,就要运用好理性思维,即运用理解、概括、质疑、分析、比较、推理等思维来树立观点、阐释概念、建立起材料与论点的逻辑联系。下面,我就教你运用和发展理性思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学生对老师的第一印象,从师生首次接触后的议论中就可以听出来。尤其是刚升入初中、高中新生的议论。下面是初一新生在开学两三天中的议论:“唉!我们班主任整天绷着个脸,两只眼看谁谁发毛。我一见他,心里就有点怵。”“我们的老师可不一样,说话和气,对我们挺好的。”“嘿!我们教美术的老师真棒,拿起粉笔几笔就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猪八戒,画得别提多好了。”“我们语文老师读课文,比广播员的声音还好听。”开学仅两三天,学生对老师就有这么多议论。这些都是第一印象。那么,什么是第一印象?它有何作用,教师怎样才能使学生获得一个好的第一印象呢?社会心理学认为,第一印象是指第一次接触不熟  相似文献   

12.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都是描写 老师无私奉献、兢兢业业解惑于人的名句,人无完人,老师也是 “偏科”现象大军中的一员,“全面发展”在对学生提出的同时,是否也应该面对为人师表的老师们呢?就我而言,作为一名中职体育教师,在工作的6年多时间里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作为教师’若存在“偏科”现象怎么办?教师“偏科”现象有 哪些历史根源。下面就这些问题结合自身浅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3.
只有纸上谈兵,哪来纸上“站”兵?这弄的是哪门子玄虚?不用着急,一起走进文中一探究竟吧!上课铃声响过后,徐老师笑盈盈地走进教室。咦,老师今天怎么不带语文书和备课本,只带了几张报纸呢?全班同学都疑惑不解。正当同学们疑惑时,只见徐老师展开那张写着“兵”字的报纸,开了嗓门就说:“同学们,你们猜猜这是一个什么成语?”徐老师俨然一个王小丫。我们异口同声地说:“纸上谈兵。”这对我们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徐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下这个成语,神秘兮兮地说:“请你们闭上眼睛,五秒钟后再睁开,给大家一个惊喜。”一秒、二秒、三秒、四秒、五秒,睁…  相似文献   

14.
有老师谈日常教学工作繁重,其中有一句“光是每星期的改作文,就让我累死了”.我脱口说了句:“谁让你改作文的?”说出这句话,就有点后悔,这下我不得不用更多的时间来解释这个问题了.没想到的是,这位老师很兴奋,他认为这是个有意思的问题.是啊,谁规定过语文老师一定要“批作文”“改作文”的?但是,更多的老师会认为这简直大逆不道,如同谋反:学生作文,怎么能不改呢?可是,这么多年的“批改”,有没有进步?为什么学生还是那么怕写作文?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树立这样一个观念:学高为师。只有学习好了,才能当一名合格的教师。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大爆炸时代,新知识、新事物层出不穷。数字电视、网络等媒体的普及应用,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对知识的掌握和吸取几乎是同步的,甚至有些新生事物学生了解了,老师不一定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当老师的只有力争学得更好一些、更多一些,才能尽到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责任。那么怎样学得更好一些呢?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者有思路,遵路识斯真。”意思是说,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只有理清了作者的写作思路,才能准确地感知课文的内容和主题,才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真谛。可见,叶老在这里突出强调了理清作者思路在阅读中的重要性。那么,对初中学生来说,究竟如何理清文章的思路呢?笔者认为以下方法可以一试。  相似文献   

17.
教育包括教书和育人两个方面。唐代的文学家韩愈就明确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 ,他把“传道”放在了首位。现在我们国家正在改革旧的教育体制 ,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 ,把思想教育提到重要地位。那么 ,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呢?结合教材潜移默化现在的中专生大多处于十六、七岁的敏感年龄阶段 ,他们自认为已经成熟 ,什么都懂 ,其实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 ,教师若空口“传道” ,他们会认为是翻“老黄历” ,提不起他们兴趣。所以 ,教师应结合教材 ,通过作者介绍、人物分析、内容讲解等把思想教育自…  相似文献   

18.
一叹:学生质疑比教师提问好教学最终是要“解惑”的,但教师提出的问题不一定就是学生的疑惑,即便是学生的疑惑,也不一定是学生此时一定要解决的疑惑,而学生的疑惑没解决,教学就不能算成功。再者,从学生的视角去读文章,提出合乎学生口味的问题,对教师来说,就像让成年人说儿语一样,并非易事。因此不妨放手让学生提问质疑,这样反而可能会有较好的效果。就《项链》一课学生提出了如下新鲜的、有价值的问题:①“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那么,玛蒂尔德的朋…  相似文献   

19.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每当提起老师时,我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到"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灵魂的工程师""蜡烛"等词句,崇敬之意油然而生。那么身在异国,老师又是怎样的一种形象呢?三个小故事,解读他们对于老师这个职业的诠释。  相似文献   

20.
刘成 《师道》2006,(6):35-36
前几天到市里参加了一次高二年级的语文教学研讨活动,一位年轻的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堂公开课,内容是琦君的《泪珠与珍珠》。在评课的时候,一些老师认为,课堂气氛比较沉闷,缺乏高潮。他们还指出,之所以没有形成高潮,是因为老师没有能够引导学生走向有深度的认知。那么,这堂课是否真的缺乏高潮呢?我们先来看看有关课堂实录:教学情景:1.问题展示:①对于这些眼泪,作者的认识和感情有什么变化?②文章标题为《泪珠与珍珠》,如何理解“泪珠”与“珍珠”二者之间的关系?③这篇文章有哪些突出的艺术特点?2.过程与方法:先独立思考理解,再和同伴相互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