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简要分析2002年秋季和2003年春季高考化学卷中的实验试题,并简要分析以知识为载体突出考查学生的素质与能力的形势下高考试题给我们的几点启示。一、高考中的化学实验试题1.2002年高考(全国卷)理综第29题。大气压强对许多物理实验和化学实验有着重要影响。Ⅱ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相似文献   

2.
中师化学第一册P134[实验6-2]由碱石灰和氯化氢两种物质混合加热制取氨气,改为用浓氨水,不需要加热,利用其挥发性,得到氨气。利用5mL一次性注射器吸入浓氨水,可作氨的喷泉实验好几次,其装置如图1。图1氨气的喷泉实验1.一次性输液管插头2.6、7止...  相似文献   

3.
奇妙的“双喷泉”咸宁高中(437000)俞远光一、实验目的1.加深学生对氯化氢和氨气的认识。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二、实验用品干燥氯化氢气体1瓶、干燥氨气1瓶、石蕊试液1瓶。三、实验装置图四、操作步骤1.拔掉氯化氢瓶上面的胶头及氨气瓶的皮塞...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氨气的制取及性质实验已悄然成为高考化学测试的新热点,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等。现结合高考试题,谈谈高考对该热点知识的各种考查方式。  相似文献   

5.
综合性实验试题是高考理综试卷的必考题目,其兼有考查学生实验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多重功能,也特别成为体现学科间综合的热点。气体压强问题是物理学科知识,但却和许多化学实验有关,尤其体现在气体的制备、收集、除杂及喷泉实验中,复习实验时要注意体会和总结。1是压强差导致了喷泉实验喷泉实验是课本上的常规实验,其形成原因是当烧瓶内的气体被吸收或溶解时,烧瓶内压强减小,大气压则将溶液迅速压入烧瓶形成喷泉。关于喷泉实验的考查大多与压强有关。如2002年全国高考理综试卷29题Ⅱ中有这样两问:(3)用图1装…  相似文献   

6.
氨气的产生、收集和溶于水的联合装置苏州市三中(215003)王云华高中化学第一册中,实验室制取氨气是用氯化氨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收集时氨气易外逸而污染空气.在做氨气溶于水的喷泉实验时,若集气的烧瓶稍不干燥或封闭不及时,氨气则...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氨气的制取及性质实验已悄然成为高考化学测试的新热点,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等。现结合高考试题,谈谈高考对该热点知识的各种考查方式。  相似文献   

8.
梁淑萍 《考试周刊》2009,(47):188-189
人教版《化学》第二册第10页有一个关于氨气的喷泉实验图,我把这个实验演示给学生看时,学生的反响很强烈,他们急切地想知道到底是怎样产生喷泉的,原理是什么。高考关于喷泉实验的试题也较多,考查通常有如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9.
实验设计题是近年考题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它除了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外 ,还要求学生具有较高水平的综合能力。应用所学知识 ,结合实验操作的实践经验 ,经过周密的分析和逻辑推理 ,才能设计出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实验方案。做到 :懂原理 ,会设计 ;观现象 ,能解释 ;做设计 ,有创意。例如 ,不久前 ,我给学生训练了一道 2 0 0 2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实验设计题 :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 (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图 1 实验装置 图 2 实验装置(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  。( 2 )收集氨气应使用  法 ,要得到干燥的氨…  相似文献   

10.
喷泉实验装置的小改进广西凌云中学(533100)陆英麟一.实验操作1.在瓶塞上打一个孔,插入玻璃尖管,在胶塞上放一小团吸水棉花.2.将干燥烧瓶收集满氨气或氯化氢后,把带玻璃尖管的瓶塞连同吸水棉花团塞紧烧瓶,玻璃管的一端插入盛水烧杯中,由于烧瓶中的氨气...  相似文献   

11.
罗迎瑞 《考试周刊》2015,(8):136-138
因为化学实验及实验装置设计无不渗透着技术思想和方法,化学实验装置的改进和化学实验教具的革新无不运用技术的思想和方法。经长期探索与尝试,设计出一套多功能喷泉实验装置。不仅能够快速制备氨气、收集氨气、检验氨气性质,而且能引发氨气的喷泉实验、喷烟实验、倒吸实验,还能利用此装置继续完成其他气体的喷泉实验。该套装置连接简单、控制灵活、简单便捷、无污染、现象明显、耗时短、实用性强,能同时完成多组实验、没有氨气泄露,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既适合于教师演示,又适合学生合作完成。  相似文献   

12.
·实验预习·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仪器装置.3.收集、验满、鉴定二氧化碳气体的原理和方法.4.往玻璃容器里放石灰石(块状固体)时的操作方法. ·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实验用品仪器:药品和材料: ·典型实验题例析·例1 图1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填空: (1)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的装置为_(填代号).当实验完毕时,应先_,后_否则可能_. (2)制取并收集氢气,应选用的装置为_(填代号).点燃氢气前,应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试…  相似文献   

13.
在化学教学中,每当做到Cl2、SO2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及用铜跟硝酸反应等实验时,就担心有毒气体危害师生身体健康。“瓶中瓶”实验装置集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性质实验装置于一体,使用它做上述化学实验不仅现象明显、省时省药,而且可防止有毒气体的危害。具体操作和现象如下。1 Cl2的制取和性质  a.按图1所示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好药品(用透明胶粘住红纸的上端)。图1 氯的制取和性质  b.把滴管中的浓盐酸慢慢滴入KMnO4中,可观察到小瓶内立即有气体产生,集气瓶内黄绿色气体不断增多,湿红纸颜色很快变淡…  相似文献   

14.
按人教版高中化学课本第二册第178页叙述的实验步骤制取乙烯并验证其性质时,易将大量有害气体排放到室内,造成环境污染,影响师生身体健康。我对制取乙烯实验装置进行了如下改进。1 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2 实验步骤 a.先在大试管中装入15g经干燥后的干净河沙(直径1-2m m,再加入8mL酒精和浓硫酸(体积比1:3)的混和液,用带导管和温度计的双孔胶塞将试管口塞紧(注意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液面以下),按图1固定在铁架台上。 b.A瓶中盛放10%的NaOH溶液,B瓶中盛放0.01mol/L的酸性KM…  相似文献   

15.
制取乙炔实验装置的改进湖北省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444200)王道选一、实验目的1.加强对实验室制取乙炔原理的认识。2.加强对制取乙炔过程中有毒气体处理的重要性的认识,并掌握除掉杂质的方法。3.加强启普发生器原理的运用。二、实验装置图1.标本瓶;2....  相似文献   

16.
氨的喷泉实验是高中重要的化学演示实验该实验操作教材要求老师课前预先收集好氨气,到时再做喷泉实验。但是由于氨气易扩散上课老师经常担心预先收集好的氨气会泄漏,到使用时喷泉效果不好甚至实验失败。特别是现在重点高中扩班,有时一个老师半天要连续上几个班级的课,用预先收集好的氨气做喷泉实验效果一般不理想,如果当场制取氨气,教室中无通风柜,氨气肯定要散逸,造成污染,为了解决这一实际问题我对氨的产生、收集和喷泉实验作了下面的改进。圆底烧瓶(须干燥),三孔橡皮塞一个,粗玻管(两端开口)一个,弹簧夹个,锥形瓶两个,针筒两个,橡胶管、…  相似文献   

17.
2001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第十一届天原杯)复赛试题,共有四道大题16道小题,赋分100分,其中考查有关实验方面的题目有5道小题,赋分33分,从题目及赋分来看,这次竞赛强化了对实验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本文仅对实验试题的特点作以评析。1考查观察能力2题是考查实验基本操作中一些测量的精确度问题,学生只有在平时的实验中留心观察,便容易确定出答案。2题某初中化学实验报告中有如下记录,其中实验数据合理的是()。A.用100mL量筒量取5.26mL稀H2SO4溶液B.用托盘天平称取11.7gCuO粉…  相似文献   

18.
多功能气体发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进思路:在中师化学教材中。氨的实验室制法是采用固体NH4CI和固体Ca(OH)2混合加热来制取,由于反应中有水生成,大试管的破损率极高,反应过程难以控制.我们利用破损小试管加工成大容量滴管和固液两用干燥管,与大试管一起组装成多功能实验仪器(如图一);用固体NH4Cl与浓NaOH溶液作反应物,CaO做干燥剂,将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改在液相中进行,微热时可以制得干燥的氨气.操作步骤:1.把NH4CI固体装人大试管中,用图二所示的方法将NaOH吸人大容量滴管内,并把CaO装入干燥管;2.按图一连接好…  相似文献   

19.
氨的喷泉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的喷泉实验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见实验.用注射器进行微型喷泉实验,节省药品,容易操作.将现行中学化学教材中喷泉实验的装置略作改动,可以使喷泉实验与溶液密度以及化学发光实验结合进行,增加实验的综合性及趣味性.一、微型喷泉取一支中号试管,配上橡皮塞,取一支20mL干燥注射器,活塞上涂上凡士林.配上一枚16号注射针.将注射针穿刺入橡皮塞,装配成图1一氨气的收集装置.打开橡皮塞,向试管中加人0.5克氢氧化钠固体,滴人5滴浓氟水,塞上橡皮塞.产生的氨气自动将活塞慢慢向上推·收集20mL氨气,取下注射器,用另一橡皮塞套住注…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详细介绍现行化学教材中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及其方法的不足,阐述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新方法。 众所周知,实验室制取氨气实验是一个重要的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然而,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利用现行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第二册第13页(实验1-6)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及其实验方法进行实验时,虽然可制得氨气,但由于玻璃试管中装有消石灰粉与氯化铵的混合物,加热试管时消石灰容易与试管钠玻璃发生反应,造成试管炸裂。据统计,该实验的试管破损率可达95%以上,特别是学生分组实验时,试管损失更为严重,从而加大实验开支,给学校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改进,并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