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化学探究燃烧条件实验(白磷的燃烧)中,由于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有害物质五氧化二磷,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首先,这个实验没有做到“绿色化”;其次,白磷和红磷同在1个铜片上,距离较近,有时白磷燃烧还会引起红磷的燃烧,导致实验失败;第三,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燃烧条件,实验中环境温度应相同,但在此实验中铜片上白磷和红磷对比是在同一温度条件下,而铜片上白磷与水中白磷做对比时温度不同,铜片上的温度肯定低于水的温度,虽然不影响实验的结果,但是对探究条件的假设是有影响的。基于上述三点原因,我对这个实验做了如下改动,通过多次实验证明,现象明显。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2.
初三化学新教材上册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的条件》中,教材安排的“活动与探究”里有一项是“对准放在装有热水的烧杯底的硬纸圈中的一小块白磷通入少量氧气(或空气),观察现象(如图1)”。笔者按图1进行实验,发现纸圈在热水中一泡就散开。没办法,只好用锌片做了一个小圈代替纸圈。不过最终还是圈不住白磷,白磷的熔点是44.1℃,在热水中熔化成液珠,而从导管口出来的氧气泡,一出来立刻就往上浮,倘不将导管口紧贴(而不是“对准”)熔化了的白磷,氧气泡就不能与白磷接触而发生水下燃烧。而小圈内熔化了的白磷…  相似文献   

3.
新编化学教材燃烧与灭火中,继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演示实验之后,接着演示白磷在水中燃烧实验。教材上实验装置和操作虽然都很简单,但演示过程中却费时费力,现象极不明显,影响了教学效果。在新编教材教学的当年,带着这个问题,我在实验室对此进行了研究。导致实验不成功的原因很简单。当通过导气管对准烧杯底部热水中熔化的白磷鼓入氧气时也同时推开了白磷,而水底的氧气泡却往上方扩散,如此反复,导气口鼓出的氧气与白磷似在水里玩起了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使得氧气与水中白磷不能充分接触反应而燃烧。即使偶尔有少量的氧气与白磷接触反应,产生的微…  相似文献   

4.
“白磷的燃烧”的实验。由于白磷在空气中直接燃烧,产生的黄白烟污染教室空气,故将此装置略作改进。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白磷在水下燃烧实验"的微量化设计,使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用水吸收生成的产物,防止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对人体的危害,并可反复多次观察白磷燃烧现象。改进后实验兼具简约性、安全性、环保性、可操作性以及趣味性。  相似文献   

6.
初中化学课本中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第一个演示实验:白磷燃烧.笔者认为操作不够简便,容易引起实验误差.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中,白磷用量偏少,用天平很难称出它的质量,也就不可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了.如果白磷用量偏多,白磷燃烧放出热量也较多,根据热胀冷缩原理,这会使瓶塞冲开.笔者利用以下新方法,可弥补上述实验的不足,使实验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初中化学课本中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第一个演示实验:白磷燃烧.笔者认为操作不够简便,容易引起实验误差.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中.白磷用量偏少,用天平很难称出它的质量.也就不可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了.如果白磷用量偏多,白磷燃烧放出热量也较多,根据热胀冷缩原理.这会使瓶塞冲开.笔者利用以下新方法,可弥补上述实验的不足,使实验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对教材中“自燃现象”的课堂实验提出质疑,分别对白磷的溶剂种类、试剂用量和燃烧使用的纸张种类等做了改进,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使实验更具观赏性与趣味性.  相似文献   

9.
贵刊1995年第1期刊登的“用浓硫酸做白磷自燃实验”一文,我认为它有不妥之处。因为所谓自燃,就是物质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而前文之所以利用浓硫酸来做这一实验,则是利用了浓硫酸的“吸水性”,溶水“放热”使白磷干燥、升温这一原理。既然是利用浓硫酸溶水放热来使白磷干燥、升温,那么本实验已经超出了“缓慢氧化”这一范围,实际上是变相的“加热”。所以,我认为白磷的自燃实验不能用浓硫酸来做。在实验室没有二硫化碳的情况下,可用氯气来做白磷的自燃实验。具体方法如下:用集气瓶收集一瓶氯气,在一干净的燃烧匙中放人米…  相似文献   

10.
本课讲的是爱迪生从小热爱科学,坚持做科学实验的事。该课第三,第四自然段多次涉及到一些化学知识如“白磷的燃烧”、“硫酸烧毁他的衣服”、“硝酸差点儿弄瞎了他的眼睛”。什么是白磷、硫酸,硝酸?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又为什么会产生危险呢?白磷是一种蜡状的固体,易燃烧。在常温情况下,白磷也会缓慢氧化,放出的热量积蓄体内达到了它的燃点(40℃)时才能自燃,实验证明:若气温在25℃时,白磷在空气中至少要五分钟后才能自燃。为什么课文上提到的是“一遇空气马上燃烧”?这就要求教师进一步了解发生此事所处的环境条件了。  相似文献   

11.
物质燃烧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实验。为了增强学生视觉上的冲击和学习化学的热情,创新设计了多功能燃烧瓶实验装置。利用多功能燃烧瓶,进行铁丝燃烧实验,可以持续铁丝燃烧现象;进行白磷“水下燃烧”实验,可以简化操作,控制污染;进行硫粉燃烧实验,可以避免产物对环境的污染,并能对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现象作对比,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在化学教学中,我以实验引路,充分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探索未知知识,自己得出结论。这种教法深受学生欢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下面我以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一节中燃烧与灭火两个概念的讲授加以说明。在讲授这节内容时,我首先做了几个演示实验。在一个大试管中装工/3容量的热水(60℃左右),在一个瓷治祸中装15mL的汽油,在另一个铁增扬中(凡金属制成的容器皆可)装15mL的松节油。实验开始时,夹一小粒白磷小心地接触装有热水的试管外壁。片刻,白磷立即着火燃烧,接着用此试管壁去接触瓷增祸…  相似文献   

13.
王文娅 《化学教与学》2014,(1):93-94,97
关于验证此定律的实验从最初人教版的“白磷燃烧实验”到2012上教版的“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一直在不断改进。文章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改进历程进行了概括、分析,并对2012版教材中该实验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4.
赵红 《化学教学》2003,(9):11-11
初中化学教材中证明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演示实验,因白磷燃烧是在开放装置中进行,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要求教师在实验室的通风橱中进行操作、演示该实验.这样,既不利于知识内容的讲解,也很难让每位学生都看到实验过程中的现象.笔者通过实践摸索,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1.演示实验化繁为简 演示实验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下,一定要直观、省时、准确。如教材中白磷燃烧的实验,要用导管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或空气。在操作过程中,自磷被吹的到处跑,浪费时间;氧气需要装置制备,操作繁琐。根据以上原因,我对实验进行改进,在白磷上扣个空集气瓶提供空气,可看到热水中的白磷与空气接触后,也开始燃烧,产生火光。这样防止了白磷到处跑,节省了时间,又省去了制氧装置,操作简单,节约了药品;燃烧产生的白烟罩在了集气瓶中,减少了空气污染。  相似文献   

16.
1问题的提出现行初中化学教材第一章第四节[实验1-10]白磷的燃烧实验,笔者认为存在以下三个不足之处:①有些农村初中学校实验室还没有配备通风柜,每次在讲台上做完该演示实验后,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浓烟也随之散失在教室中。②铜片上的白磷一旦燃烧又很容易引燃另一端的红磷。③即使在通风柜中进行,也无法根本上消除五氧化二磷白烟对环境的污染。鉴于上述问题,可将这个实验改进如下。2实验改进a.思路设计。①对[实验1-10]尽量采用封闭体系,减少污染。②尽量排除实验过程中因操作带来的干扰。③借助温度计来证实…  相似文献   

17.
张明启 《辅导员》2009,(20):I0001-I0001
为了说明可燃物只要达到其燃烧的条件,便可以燃烧,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改进了白磷在水中燃烧的实验,在教学过程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以往的参考资料中在设计这个实验的时候,是在烧杯中或者试管中放入热水,把一小块白磷放进去,然后再通入氧气或空气(如图1所示),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在理论上是可以的,但在实际的实验中,要取得明显的现象难度很大,因为要使白磷在水中持续不断地燃烧,在保证水温的情况下必须让氧气流和白磷持续不断地充分接触。  相似文献   

18.
对自燃、着火点、燃烧等系列概念的形成给予鲜明形象的感性认识,并可在对实验现象的探讨中:“发现”可燃物着火燃烧的条件;同时达到拓宽燃烧概念的目的。 操作 在干燥、洁净的两支硬质试管中,分别加入大米粒大小的红磷和白磷,加塞、展示。封闭在  相似文献   

19.
关于白磷自燃实验的改进河南省鲁山县鲁阳镇一中(467300)孔庆莲用镊子取一小粒白磷擦干后包在一团棉花中,再用镊子捏两下,放在石棉网上,棉团即刻冒烟,烟越来越浓,然后迅速燃烧,整个实验过程只需三分钟左右。现象明显,效果良好,又不需做善后处理,不妨同行...  相似文献   

20.
结合初中化学演示实验,可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思维训练:一、激趣生动的化学实验现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思维的兴趣。例如在引入“自燃”的概念时,先做“白磷的自燃”实验,这个实验激起了学生思考“滤纸为什么会自行燃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顺利地理解了“自燃”的概念。二、引思运用化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