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实验预习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将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此点称为焦点.将物体分别放到西透镜与焦点之间(u<f);放到焦点与2倍焦距之间(2f>u>f);放到2倍焦距之外(u>2f).用光屏接收所成的像,观察像的性质以及像到透镜的距离情况,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在“观察凸透镜所成的像”的实验中,主要是观察蜡烛的火焰经过凸透镜的成像情况,所以蜡烛是物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物距(u);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为像距(v). 思考题 1.如图5-l甲所示,物体(蜡烛)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能…  相似文献   

2.
我们知道,凸透镜可以成实像,实像可以在光屏上观察到。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处,还能成像吗?可以在光屏上观察到吗?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很简单:当然不能成像!然而我们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暗室中把凸透镜固定,把点燃的蜡烛放在透镜的一侧,在透镜的另一侧用光屏观察烛焰的实像。当烛焰由远逐渐移近透镜时,所成的实像由近变远,且越远时像越大,当烛焰恰好移到焦点处时,在屏上仍能看到相当清晰的倒立实像,不过一般实验时用的光屏较小,而成的像却很大,不易观察  相似文献   

3.
例1做透镜成像的实验时,烛焰的像成在屏的下边缘处.如果不改变烛焰及屏的位.置,而打算移动透镜使像移到屏的中央,应将透镜向——移.(1997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试题)解析如图1所示,物体(烛焰)AB的光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的是倒立的实像A’B’.由图可知,烛焰下部B成像在光屏的上部B’,烛焰上部A成像在光屏的下部A’.若凸透镜不动,把烛焰的A点向下移到B点,光屏上的像就从A’点向上移到B’点.即欲使像向上移,则透镜相对于烛焰AB必须向上移.所以,如果不改变烛焰及屏的位置,而欲使像向上移,则必须使…  相似文献   

4.
[实验器材]凸述谈(已知焦距约10厘米左右),蜡烛、光屏、刻度只、火柴、粉笔、水平桌面.[实验步骤]1.用粉笔在桌而上面一八线.在直线上标出凸透镜的位置O,焦点F、2倍焦距2处,将面透镜放在O点,蜡烛、光屏分放两侧.如图1所示.2.点燃州烛.测性钢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时的。!。心在同一九度.3.使凸透镜位置固定,从远到近依次调整蜡烛的位置,共做5次,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第一次: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远大于2倍又注距的地方(;t>Zf),沿直线移动光屏,直到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观察像…  相似文献   

5.
一、实验预习1.凸透镜对光有___作用。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的___叫做透镜的主轴,跟主轴___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主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凸透镜的___,常用字母___.表示,该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叫做___,常用字母___来表示。2.本实验我们用___作为物体,使其像成在___上。3.物体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而成的像叫___像,此像一定呈现在光屏上。物体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仍然发散,这些发散光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像,叫做_像,此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可用眼睛通过凸透镜观察到。4.物体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叫_,用_符号表示…  相似文献   

6.
我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蜡烛放在焦点以内,移动光屏,忽然发现光屏上除有一片较亮的区域外,在光屏的中心位置还有一块特别明亮的光斑.仔细观察,发现是蜡烛火焰的倒立实像.由于像太小,看起来象是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7.
<正>实验要点1.实验过程中要注意:(1)点燃蜡烛后,将烛焰焰心、光屏中心调至凸透镜的主光轴上。为方便操作,我们常将蜡烛、透镜、光屏靠拢在一起调节。(2)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取决于物距,为了方便操作通常固定凸透镜,通过移动蜡烛和光屏找像。(3)前后移动光屏,当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光屏的位置就是像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实验目的]掌握测定凸透镜焦距的几种方法.[实验原理]1.太阳光聚焦法;平行于凸透镜主轴的光线,经折射后会聚于焦点.2.公式法:当物体经凸透镜成实像时,测出物距u和相应的像距v,由公式1/u 1/v=1/f可求出焦距.3.共轭法:保持物体和光屏之间的距离ι不变,在物体和光屏之间移动凸透镜,使物体在光屏上先后两次成像,测出凸透镜的两个位置间的距离d,则凸透镜的焦距f=(ι~2-d~2)4ι.  相似文献   

9.
透镜是光学的重要部分,是中考光学的主窗口,现将其主要类型归纳如下.一、透镜成像性质分析型1.如图1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则()  相似文献   

10.
凸透镜成像问题是各地中考的热点,下面列举几例凸透镜成像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供大家参考. 一、依据像的特点确定物距例1 如图1,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若将蜡烛依次放在a、b、c、d四点,则在光屏上得到的像最大时,蜡烛一定是放在了点. 分析与解: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当蜡烛放在凸透镜的焦距外时.在光屏上能成实像,且蜡  相似文献   

11.
高中物理试验课本(修订本)中有这样一道几何光题,原题如下: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36厘米时,光屏上所成的像的高度为10厘米,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4厘米时时,光屏上像的高度为20厘米,这个凸透镜的焦距是多大?  相似文献   

12.
在做验证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常用蜡烛的烛焰作为物体来观看它的成像规律,从而验证透镜的成像规律.从理论上讲,当把物体放在凸透镜前距光心二倍焦距的地方时,它应当成一个等大倒立的实像,像距为二倍焦距.在实际实验中,当把烛焰放在凸透镜前距光心二倍焦距的地方,把光屏放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光心二倍焦距的地方时,从光屏上看到的烛焰的像和烛焰并不是等大的,通常看到的像比物小.下面分析其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一、光屏上为何得不到像例 1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某同学先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 ,然后将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放置在凸透镜的两侧 ,如果他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左、右移动光屏 ,在光屏上都不能呈现烛焰的像 ,则可能的原因有 :                .分析与解 光屏上得不到像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可能 :(1)可能是物距小于或等于焦距 ,凸透镜不能成实像 .(2 )凸透镜能成实像 ,但由于光屏、凸透镜、烛焰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直线上 ,而且偏离较大 ,光屏不在烛焰的像所在的位置上 .(3)当烛焰距凸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 ,但离…  相似文献   

14.
1改进原因 生物教学中讲述眼睛成像时,有眼球模型结构介绍眼球的构造而不能具体成像,演示成像时用蜡烛火焰,凸透镜和光屏分别代替所视物体,晶状体和视网膜,观看远物和近物时晶状体厚薄形状的变化和焦距的变化,是用换不同焦距的凸透镜来实现的,由于眼睛视网膜与晶状体距离是固定的,在实验时若保持凸透镜与光屏距离不变,更换凸透镜后像很难清晰地成在光屏上,要使像清晰地成在光屏上,则需改变凸透镜与光屏距离,这与眼睛的实际结构不相符.演示近视眼和远视眼晶状体形状改变引起焦距变化时,也只能换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和凹透镜来实现,晶状体形状变化无法演示.演示用凹透镜和凸透镜矫正近视眼和远视眼时也不能把像准确成在视网膜上.  相似文献   

15.
1 改进原因 生物教学中讲述眼睛成像时,有眼球模型结构介绍眼球的构造而不能具体成像,演示成像时用蜡烛火焰,凸透镜和光屏分别代替所视物体,晶状体和视网膜,观看远物和近物时晶状体厚薄形状的变化和焦距的变化,是用换不同焦距的凸透镜来实现的,由于眼睛视网膜与晶状体距离是固定的,在实验时若保持凸透镜与光屏距离不变,更换凸透镜后像很难清晰地成在光屏上,要使像清晰地成在光屏上,则需改变凸透镜与光屏距离,这与眼睛的实际结构不相符。演示近视眼和远视眼晶状体形状改变引起焦距变化时,也只能换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和凹透镜来实现,晶状体形状变化无法演示。演示用凹透镜和凸透镜矫正近视眼和远视眼时也不能把像准确成在视网膜上。  相似文献   

16.
小学自然第十二册中凸透镜成像实验是一个很重要的实验,做好此实验我认为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a.实验对蜡烛与光屏间距离的要求。 此实验是在保持蜡烛与光屏不动的前提下,当凸透镜离蜡烛近,距光屏远时成放大的实像;反之则成缩小的实像,并且两次成像要清晰。根据几何光学中的相关规律,能够成两次清晰实像的条件是蜡烛与光屏之间的距离大于 4倍焦距。 b.蜡烛与光屏间距离的确定。 ①粗测凸透镜焦距:移动凸透镜使光屏上形成一个与凸透镜等大的亮斑 (而不是成像 );然后反复调节透镜和光屏位置,当光屏上所成亮斑的大小不随光屏的移动而…  相似文献   

17.
将光具座、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图1所示装好,然后将蜡烛由远移近凸透像,同时调节光屏的位置,则在光屏上依次呈现倒立放大的实像、倒立等大的实像和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屏上无像,但用眼睛从右向左观察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正立放大的虚像。这是许多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归纳出的成像情况。那么,是否只有这几种像呢?  相似文献   

18.
一、已知物距和成像特点求焦距例1距某凸透镜20厘米的一物体在光屏上成放大清晰的像,那么凸透镜焦距的范围是多少?解析根据题意,当物距u=20厘米时,放大清晰的像呈现在光屏上,说明一定是倒立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得:2f>u>f,即2f>20厘米>f,解不等式得:10厘米<f<20厘米.二、已知像距和成像特点求焦距例2在距凸透镜30厘米处的光屏上得到物体缩小清晰的像,那么其焦距范围是多少?解析光屏上得到缩小的像,说明是实像,所以像距v与焦距f的关系是:2f>v>f,即2f>30厘米>f,解之得…  相似文献   

19.
一、填空题1.实验中学的张戎同学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发现蜡烛距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时,光屏上出现了一个清晰、倒立、放大的烛焰的像,则这个凸透镜焦距的范围是______;若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在光屏上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到一个放大的烛焰的像.2.如图1,一个小球置于水平放置的薄凸透镜的上表面主光轴上,该透镜的焦距为10cm,若球做竖直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大小为v=2cm/s,小球经______s后,通过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3.物体经凸透镜成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的条件是______;能得到放大的实像的条件是______.4.放…  相似文献   

20.
1“破镜”能不能成像一烛焰入在一焦距为f的完好凸透镜一侧的确f以外,毫无疑问,在凸透镜另侧的光屏上将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像。若是该凸透镜被打破成中间有裂缝,或是只剩下一半、或是中间被打了一个洞的“破镜”。将烛焰入在这样的“破镜”前能成像吗?实验告诉我们,若分别用以上三种各情况的“破镜”做实验(保持原物距u即烛焰到透镜的距离不变,且“破镜”在原完好透镜的对应处),在另一侧光屏上看到不是中间有裂缝的像,也不是半个像,更不是中间有一个洞的像,而是一个完整的像,且成像的性质与完好凸透镜成像性质一样,即在光屏上也能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