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雪涛 《寻根》2008,(6):44-47
2007年9月在柏林去世的德国汉学家傅吾康(Wolfgang Franke,1912~2007年),可以算是出身于书香门第了,其父为显赫一时的大汉学家福兰阁(Otto Franke,1862~1946年),傅氏是家中四个子女中唯一继承乃父之衣钵而成为汉学家的。  相似文献   

2.
本刊2014年第一期《本期人物》栏目刊载《国际汉学家北京集结》一文,简要介绍活跃于当今国际汉学领域的翻译家、学者的学术简况及其在“汉学家与中外文化交流座谈会”(下称“座谈会”)的发言梗概,使读者对于国际汉学家群体有了概略性的了解与认知。我刊自本期开始,将在《中外学苑》栏目陆续选登“座谈会”部分与会者的精彩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弘扬汉学,必须完成汉学(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文化上与时俱进,汉学上有新的发展、新的研究,在现代化的社会基础上不断创新,从此意义而言,中外汉学家、尤其中国汉学家的共同使命,就是完成汉学现代化再出发的中国文化启蒙运动。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文化的西方传播进程中,国外汉学家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正是由于他们近400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典籍的主体部分已被翻译成各种西方语言;无论袁同礼还是王尔敏的统计数字,都说明中国典籍的外译主力是西方汉学家,尤其西方职业的汉学家。  相似文献   

5.
高罗佩《秘戏图考》与《房内考》之得失及有关问题江晓原荷兰职业外交官高罗佩(R.H.VanGulik)①,因撰写《秘戏图考)ry及《中国古代房内考)rp两书而驰名欧美与东方,由此奠定他作为汉学家的学术和历史地位。两书先後问世迄今已数十年,在此期间这方面...  相似文献   

6.
2013年12月3~4日,由中国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和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承办的“汉学家与中外文化交流”座谈会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来自17个国家的21位知名汉学家同15位中国当代文化领域的杰出代表,围绕“文化交流:碰撞与交融,共性与差异”“中国当代作品译介”“世界文学中的中国文学:现状与发展”等议题深入研讨,揭示海外汉学现状,发掘汉学研究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增进中国与世界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与作用……座谈会取得了丰硕务实的成果。 本刊以此为契机,撷取与会中外学者之简历及精彩发言片段形成小像,以期管窥今日国际汉学家之群体形象,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浅谈《明良论》中龚自珍的思想□周益锋龚自珍(1792—1841),字王瑟人,号定庵,又名巩祚,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出身于三世京官的官僚地主家庭。自幼深受汉学薰染,曾从外祖父、著名的汉学家段玉裁攻文字学。鉴于社会危机日重,他不甘埋首于正统考据学,21...  相似文献   

8.
2007年1月到2008年6月,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技术运营中心顺利完成由德国技术与创新管理中心CETIM牵头的roadibrom项目——面向2015年数字广播与移动融合的技术与研究项目(项目代号045437)。2007年,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技术运营中心正式成为欧盟第六框架计划项目里的重要研究成员,这是中心首次承担欧盟的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9.
“泰岱岩岩万邦瞻”。被称为“中华文化史缩影”的泰山文化,不仅为中国学界所重视,还曾引起西方世界的瞩目。自十七世纪以来,众多的西方汉学家都对泰山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海外“泰山学”的出现,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明末清初时期,随着利玛窦等人的东来,一时出现了一个东西文化交流的高潮,泰山之名亦由此开始为西方所知。十七世纪之俄罗斯帝国大臣尼·斯·米列斯库(N.Spataru.Milescu)所著《中国漫记》中已出现有关泰山的介绍。米列斯库(1636~1708)原籍罗马尼亚,1676年作为俄罗斯使节觐…  相似文献   

10.
余冰 《寻根》2012,(5):116-120
1944年8月,战时陪都重庆的书报摊上多了一种新出的文艺月刊,刊名《微波》。版权页上的“编辑者”是微波社,实际上的编者是陈纪滢(1908~1997年)、姚雪垠(1910~1999年)和田仲济(1907~2002年)。  相似文献   

11.
2010年11月6日,以和合共生:中国与世界融合之道为主题的第四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在上海开幕。法国著名汉学家谢和耐,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家孔飞力,俄罗斯著名汉学家、前驻华大使罗高寿,日本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毛里和子,荣获首次颁发的中国学研究贡献奖。中国学研究贡献奖奖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指导,论坛学术委员会推荐和遴选,论坛组委会颁发,是中国学术机构首次对中国学领域的国际学者颁发的奖项。该奖项将长期设立,于每两年一届的论坛向3~5位国际学者颁发。本刊将分期刊登首次获此殊荣者在中国学领域取得卓越建树的相关评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1月6日,以和合共生:中国与世界融合之道为主题的第四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在上海开幕。法国著名汉学家谢和耐,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家孔飞力,俄罗斯著名汉学家、前驻华大使罗高寿,日本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毛里和子,荣获首次颁发的中国学研究贡献奖。中国学研究贡献奖奖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指导,论坛学术委员会推荐和遴选,论坛组委会颁发,是中国学术机构首次对中国学领域的国际学者颁发的奖项。该奖项将长期设立,于每两年一届的论坛向3~5位国际学者颁发。本刊将分期刊登首次获此殊荣者在中国学领域卓越建树的相关评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郑节余 《寻根》2009,(6):116-117
蒙姓在汉族人口中所占比例较小。据袁义达主编的《中国姓氏·三百大姓》(2007年版)载,蒙姓排列为第200位。广西为蒙姓第一大省(区),  相似文献   

14.
钱宁 《世界文化》2023,(12):55-59
<正>狄仁杰(630—700)是我国唐代卓越的政治家,以“清官”“神探”著称,千古传诵。自20世纪中叶以来,狄仁杰在国外备受瞩目,被誉为“中国的福尔摩斯”,这得益于荷兰汉学家高罗佩(1910—1967)的小说《大唐狄公案》在国内外的广泛传播。狄仁杰的卓越历史功绩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体现和升华。清代出现了六十四回的《武则天四大奇案》(即《狄公案》,作者佚名),兼备公案小说和侠义小说特色,虚构描写狄仁杰屡破奇案、  相似文献   

15.
2010年11月6日,以"和合共生:中国与世界融合之道"为主题的第四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在上海开幕。法国著名汉学家谢和耐,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家孔飞力,俄罗斯著名汉学家、前驻华大使罗高寿,日本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毛里和子,荣获首次颁发的"中国学研究贡献奖"。"中国学研究贡献奖"奖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指导,论坛学术委员会推荐和遴选,论坛组委会颁发,是中国学术机构首次对"中国学"领域的国际学者颁发的奖项。该奖项将长期设立,于每两年一届的论坛向3~5位国际学者颁发。本刊将分期刊登首次获此殊荣者在"中国学"领域卓越建树的相关评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张泽鸿 《寻根》2011,(2):57-61
中国现代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1897~1986年),与朱光潜先生(1897~1986年)并称现代中国"美学的双峰"。两人同一年生,同一年卒,可谓巧合。宗白华的祖籍是江苏常熟,  相似文献   

17.
孟津县卫家坡古民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艳丽 《寻根》2009,(4):122-128
河南省孟津县卫坡村(又名卫家坡),位于孟津县城南8公里,卫家坡民居于2006年被确定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该村被评为河南省第二批历史文化名村。  相似文献   

18.
1996年2月7日,在华盛顿的美国国务院外交学院里,数十名正在这里接受中文培训并且将被派赴中国任职的职业外交官们,怀着浓厚的兴趣听了一次主题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演讲。演讲者为武汉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江日报)记者余熙。这次演讲,是余熙近年来继在瑞士、保加利亚、德国之后所进行的第7次国外演讲活动。上述各国的报纸和中国新华社驻日内瓦、索非亚、波恩、华盛顿分社,均多次撰文高度评价余熙的演讲及系列文化交流活动成果。美国著名汉学家、乔治华盛顿大学历史学教授潘克俊先生评价余熙的演讲“是对中国当…  相似文献   

19.
陈淑仪 《世界文化》2011,(11):31-33
伊恩·麦克尤恩(lanMcEwan,1948-)的名字在英国可谓家喻户晓。自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爱情和最后的仪式》(FirstLove,LastRites,1975)获得毛姆文学奖以来,他的创作生涯便与各类奖项交相辉映。2007年,据其小说《赎罪》(Atonement,2001)改编的同名电影大获成功后,麦克尤恩更是在英国文坛独领风骚。  相似文献   

20.
一场奥林匹克运动会,不仅仅只是世界体育的盛会,也是国际文化交流的盛会。首都博物馆(下称“首博”)2007年制定配合第29届奥运会的系列展览定位——既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国文化,又向中国人民介绍世界文化。围绕这一定位,“首博”于北京奥运会之际举办一系列大型展览中的《中国记忆~5000年文明瑰宝》展,即是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而举办的一个重要展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