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以来,我们围绕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事物,重点组织了几篇批评性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产生了较好的效果。广播新闻《扶贫会上小车多》,抓住我省扶贫会上豪华轿车排排的畸型现象,尖锐地批评了某些贫困地区领导干部讲排场、图阔气的不良作风。这篇新闻被评为全国优秀广播新闻一等奖。电视新闻《振兴开封座谈会开成催眠会》一稿,充分利用电视的逼视性  相似文献   

2.
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的重要职能之一,这些年来各家新闻单位都加大了新闻监督的力度,产生了比较好的社会效果。但随之而来的是新闻纠纷的增多,有的状告你侵权,有的拿上级领导压你,有的甚至打击报复、人身攻击,等等。舆论监督的外部环境不够宽松,舆论监督也就比较困难。为了使舆论监督既能很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又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纠纷,搞好舆论监督的策划及批评稿的把关,就显得十分必要。策划要“天衣无缝”,把关要“滴水不漏”批评的事件或对象要集中。如果批评面太宽,在一篇报道里批评多家,就会削弱批评的力度和效果,也难免会推诿扯皮,不利…  相似文献   

3.
批评报道贵在事实准确,言之有据。但我认为光这一条还不够,还应配以评论,言之有理。近来我研究了一些批评报道,是凡影响大、效果好的批评报道,大多能配合消息,适当加上编者按语、编后话,以至短评、评论等言论。这种做法,对深化主题往往能起到极好的作用。就事论事地批评某些现象,往往不能给人们明确的提示,有的还可能带来副作用,这就需要编辑人员对批评稿件加以说  相似文献   

4.
一机关党内监督弱化的表现表现之一,监督意识薄弱。一是有些党员领导干部缺乏自我监督意识和民主意识,不大愿意接受党组织的监督,感到接受下级监督有失身份,有失威信;有的领导干部总认为自恃高明,属于“特殊”党员,应该具有某种特权。因此,只能是监督者,不能是被监督者,把自己列入“免检”之列,不愿意接受别人监督。二是有的机关党组织不敢监督党员领导干部,对他们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新一轮改革开放高潮中,创造一个更好的舆论环境至关重要。新闻单位在坚持正面报道为主的同时。应恰当地加大舆论批评监督的力度,注意揭露批评那些阻碍改革开放的人和事,以推动经济建设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发展。我们长期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对于新闻舆论的重要作用,都是深有体会的。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依靠革命的新闻舆论团结群众,动员群众,打击敌人,瓦解敌人,取得了辉煌的胜利。革命的新闻舆论为党为人民立下了卓越的功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多年间,广大新闻工作者饱蘸心血和激情,描绘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中国农村的巨大变化,反映了各条战线改革开放所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新闻报道的作用就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最迅速最广泛地传达给群众,引导和组织群众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和革命的目标而奋斗。另一方面,它还能够反映广大党员、人民群众的意见、呼声,具有下情上达的反馈、  相似文献   

7.
传播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媒体"的外延,引领我们进入"泛媒体"时代,媒体的质的区别越来越让位于对传播效果的追求.泛媒体时代的这种传播特征至少包含两重意思:一是信息通道越来越多样化、多元化,二是媒介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媒体"联盟"的融合和整合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在网络媒体中体现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谈到舆论监督 ,不少同志感到难度大。有的说领导不支持 ,无法开展舆论监督 ;有的在批评报道中引发了不少纠纷甚至官司 ,因而怕搞批评报道。我们也有过类似的问题和想法。后来 ,我们通过总结经验教训 ,注意批评报道的策略和方法 ,不断提高舆论监督的水平 ,使批评报道较为顺利开展 ,受到领导机关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南方日报历来重视批评报道 ,也取得较大的成绩。但有段时间 ,由于对批评报道的复杂性估计不足 ,不注意讲究批评报道的方法和策略 ,出现批到哪里顶牛到哪里 ,批评报道无法进行下去的情况。有的批评报道 ,不是帮忙而是添乱 ,引起了领…  相似文献   

9.
传播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媒体"的外延,引领我们进入"泛媒体"时代,媒体的质的区别越来越让位于对传播效果的追求.泛媒体时代的这种传播特征至少包含两重意思:一是信息通道越来越多样化、多元化,二是媒介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媒体"联盟"的融合和整合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在网络媒体中体现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论档案行政管理的强化与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翠 《湖北档案》2008,(10):15-16
档案行政管理是指国家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工作,主管辖区内的档案事业,监督和指导辖区内各单位的档案工作,是国家整个行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档案行政管理是指国家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工作,主管辖区内的档案事业,监督和指导辖区内各单位的档案工作,是国家整个行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进一步加快,都市类报纸尤其是晚报的受众群体越来越大。如何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这就要求晚报要更好地发挥信息传播、社会动员、舆论引导、文化传承、娱乐供给、服务提供等几方面的功能,更深入广泛地吸引受众,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档案行政管理是指围家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工作,主管辖区内的档案事业,监督和指导辖区内各单位的档案工作,是国家整个行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政府行政能力、行政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要求政府转变职能.在改革的大背景下,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也应适时地对自身进行重新的审视和定位,处理好强化与弱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所谓强化批评报道的建设意识,就是要通过批评,将社会生活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从而进一步团结、鼓舞和激励人民为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伟目标努力奋斗。”强化批评报道的建设意识,应着眼于这样几个方面: 一、出发点不是“渲泄”,而是解决问题。批评报道应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新闻工作者的党性原则,把批评的出发点放在改进  相似文献   

15.
如果你稍微留心,就不难发现,时下,新闻单位(尤其是地、县级)对批评报道讳莫如深者不在少数;视批评报道为畏途,望而却步者并非寥寥。究其原因,不外乎怕“捅漏子”,领导不喜欢;怕批评对象多方刁难,使批评中途夭亡;怕由此招惹新闻官司,导致法庭上见。一言以蔽之:批评难,难批评。毋庸讳言,组织批评报道确有一定难度。这难度,固然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被批评者包括一些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不习惯、不适应批评的问题。但新闻单位不大善于批评,特别是在批评中缺乏一种强烈的建设意识,也不能说不是一个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强化批评报道的建设意识,不失为打破当前批评报道沉闷局面的一剂“良方”。强化批评报道的建设意识,说到底,就是要把批  相似文献   

16.
如果你稍微留心,就不难发现:时下,尽管社会环境比较宽松,但新闻单位(尤其是地、县级)视批评报道为畏途,望而却步并非寥寥。究其原因,不外乎怕捅漏子,怕领导不喜欢;怕批评对象多方刁难,使批评中途夭亡;怕由此招惹新闻官司,导致法庭上见。一言以蔽之:批评难,难批评。毋庸讳言,组织批评报道确有一定难度。这难度,固然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被批评者,包括一些领导机关、  相似文献   

17.
如果你稍微留心,就不难发现,时下,新闻单位(尤其是地、县级)对批评报道讳莫如深者不在少数;视批评报道为畏途,望而却步者并非寥寥。究其原因,不外乎怕“捅漏子”,领导不喜欢;怕批评对象多方刁难,使批评中途天亡;怕由此招惹新闻官司,导致法庭上见。一言以蔽之:批评难,难批评。毋庸讳言,组织批评报道确有一定难度。这难度,固然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被批评者包括一些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不习惯、不适应批评的问题。但新闻单位不大善于批评,特别是在批评中缺乏一种强烈的建设意识,也不能说不是一个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  相似文献   

18.
舆论监督是新闻事业的本质属性之一,搞好舆论监督方面的报道是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批评报道是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要形式,在新闻传媒上积极地开展批评,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利于净化社会风气。为了更好地发挥新闻批评的作用,正确地把握舆论监督的导向,我认为必须强化批评报道的四大功能:一、社会认知的功能。认知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主客体的相互作用。社会认知是对社会整体和社会各要素认知的总和。它包括对社会实体的认知,对社会事件和社会活动的认知,对社会群体、团体的认知,对社会个体及其相…  相似文献   

19.
20.
《今传媒》1999,(1)
图书有书评。文学艺术有文学批评。那么,报纸、期刊有没有报刊批评学?实际上,几年前就有人提出应该构建报刊批评学的理论体系。现在是付诸实践的时候了。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报刊评论工作。早在1951年3月21日,新闻总署、出版总署就发出过《关于全国报纸期刊建立书报评论工作的指示》,指出:“在报纸、期刊上经常发表对各种出版物(包括书籍、期刊、报纸、美术出版物、挂图等)的批评,介绍和有评论性的消息,是有重要政治意义的工作。”指示认为,人民群众的学习热情日渐增涨,出版事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书籍报刊出版的数量与日俱增。但是在大多数的报纸、期刊上还没有经常发表出版的评论。许多好的出版物,好的报刊文字,好的编辑出版方法,不能得到推荐。也有许多不好的出版物,不好的报刊文字,不好的编辑出版方法,没有受到适当的批评,以致其中或大或小的错误没有引起作者、编辑者、出版者、发行者和读者的注意。这就使读者失去了应有的指导,也使出版工作失去了应有的监督。针对上述情况,文件对全国报纸期刊加强书报评论工作作出了具体规定。其中的规定精神在今天仍有现实的指导作用。本刊从今年起设置“报刊批评学”专栏,倡导探索报刊批评学的理论体系,希望读者广泛参与。来稿一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