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想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因“言不尽意、,诗人便将不可言之理,不可述之事,“立象以尽意”。所以,诗词留给读者的往往是一些多棱面的“象”,鉴赏者只有“辨象以会意”,才能与作者感情沟通,心灵相撞,真正体味到诗词内在的无穷思致。  相似文献   

2.
词萌生于隋唐“燕乐”,被唐代诗人引入诗坛,入宋后达到繁荣。词是一种音乐文学,是最具中华民族特色的文本体式之一。王国维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不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相似文献   

3.
李清照词屡屡出现“欲说还休”的难言之隐,这是一个“谜”。本文通过对李词若干首的剖析,破译了这个“谜”,认为其谜底在于李清照已然“无嗣”,赵明诚必然纳妾,这就势必令李清照产生某种失落感,同时又有“怕伤郎,又还休道”的情感。文章还以有力的旁证说明了赵明诚确曾纳妾。并申述了探讨李词“欲说还休”的复杂内涵的目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诗歌大致包括古体诗、格律诗、词、曲等,因此,词、格律诗、曲都是古代诗歌体裁的小类,就像叙事散文、抒情散文是散文的小类一样。  相似文献   

5.
论“下半身”诗歌流派的产生及理论主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半身诗歌流派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自它诞生之日起就与泛学院化的写作和知识分子写作存在着天然的敌对状态,以盘峰论争为契机,下半身诗歌写作正式走上文坛,并引起了文坛上的高度关注。诗人们主张去掉遮蔽,关注肉身,关注感官最直接的、最真实的感受的观点更是遭到了一致抨击。只有全面而深刻地了解这个流派,才能真正评价其文学价值及其在诗歌发展史中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6.
试论李清照词的语言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清照的词风格独具,自成一家。作为宋代婉约派大家,在诸多令人推崇的艺术创作特色中,最具有美学价值的当数超凡脱俗、炉火纯青的语言艺术。本文从李词平易清新的自然美、委婉曲折的含蓄美、和谐流传的音乐美,浓浓相宜的绘画美四个方面,谈谈对其语言特色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著名词学家夏承焘先生的山水词,融合辛弃疾、姜夔、王沂孙、元好问诸家之长,在继承、学习前人的基础上开拓新境,形成雄奇而清复的风格。夏词非但描绘祖国山河的壮丽多彩,而且融入词人在不同时代的深厚情怀,成就杰特,在20世纪词坛高树丰碑。  相似文献   

8.
英国18世纪作家约翰逊博士曾说过:“伟大的文学是全人类共同的,并表达人类生活的普遍真理。”中西诗歌中对于花的寄情,既表现出两种文化的不同,又表现出惊奇的相似。陶渊明的《饮酒》诗与华尔华兹《咏水仙》反映出人与自然的不同关系;李清照的《菩萨蛮》、《一剪梅》与海瑞克的《致水仙》所观照的都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主题:生命,青春,美貌。另外,中外诗人们还常借花来表达压抑的爱情。  相似文献   

9.
韦庄是唐五代词坛上的一位名词人。他在创作词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对诗歌手法的承传与借鉴.使词从娱宾遣兴的歌辞向抒情言志的诗歌靠近。具体表现为:引入了诗歌中言情表意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在内容题材方面拓展了词的表现范围;词风受其平易诗风的影响呈现出清秀疏淡的美学特征。这种“诗化”倾向出现在人词发展的早期阶段,既具有创新开拓的重要意义,也对宋代词人“以诗为词”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拟通过对本世纪词学研究成果的定量分析来说明本世纪词学研究包括清词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并提出要打破对清词研究的萧条格局。  相似文献   

11.
李清照是宋代名的女词人,由于她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的主导心境不同,造成了她词境、词风在不同时期的各不相同。按照词境的不同,她的词可分为少女时期、少妇时期和晚年时期。少女时期词境色彩明丽;少妇时期词境细腻、寂寥、;晚年漂泊时期词境既雄浑壮阔又沉郁、凄凉、悲惨。由于词境的不同,所表现的艺术风格也不同。少女时期婉丽、明新;少妇时期深婉、含蓄;晚年时期婉约之中见豪放、阴柔之中透阳刚,阴柔美与阳刚气得到了完美的统一。什么原因使然呢?这就是词人的心境决定的。  相似文献   

12.
读书的时候,常常遇到“儿化”,你能告诉我“儿化”有什么作用吗?  相似文献   

13.
阳羡派、浙西词派、常州词派是清代词坛的三大流派。他们对辛词的接受与评价分别呈现出推崇与神往、排斥与吸纳、超越与深悟的三大特色。差异的形成,既有时代原因,也有理论和审美的原因,同时说明辛词自身具有无限的丰富性及包孕性。  相似文献   

14.
作“言词”、“词句”,义项使用时,“辞“与“词”相同。古代汉语中,在较古时候一般只用“辞”,而不用“词”。自汉代以后.“词”才逐渐代替了“辞”。  相似文献   

15.
不少咏物诗词蕴涵谜趣。根据它们咏物时对“形”与“神”侧重点之不同 ,可分为三大类。而咏物是否有寄托 ,则需顺应自然 ,不必强求。要做到咏物而有谜趣 ,其共同之处是必须“避题”。  相似文献   

16.
小说是叙事文学的一种,小说在叙事过程中借助诗词作为辅翼,有多种胜任,小说《西游记》在运用诗词方面是一个典型代表:引出故事、总结故事、渲染气氛、优化描写以及用诗词作为故事之间的过渡等,增强了小说的抒情性、典雅及咏叹色彩多种文学因素。  相似文献   

17.
本文单驻撷出辛词中的笑字,进行量的境计并分类研完了辛笑的不同形式与内涵。从英雄的狂傲人生态度与痛苦人生体硷出发,发现辛词以笑写悲的独特性。并与李白、东坡之是出较,揭示出辛词的笑表观了英雄无为的深沉悲伤。其痛苦情绪籍笑得到方分扩张,产生巨大的电菏共鸟,具有一定强度和张力,最后总结了从以哭写悲到以笑写悲实际反映出辛词艺术从平面到纵深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衣冠禽兽”一词比喻道德败坏。“衣冠禽兽”来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明代中期以前的“衣冠禽兽”是赞语,颇有点令人羡慕的味道。明代官员服饰规定,文官官服绣禽,即文官一品绣仙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云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鹭鸶;七品绣鸂鶒(音希翅,鸟名);八品绣黄鹂  相似文献   

19.
亚川 《集宁师专学报》2000,22(3):91-91,94
高校中文系讲授中国古典诗词除了传统的“知人论世”方法外,随着近年来新观念、新方法的引入,古典诗词的课堂应该是路径颇多境界翻新。一首作品可以从文艺心理学入手讲解,也可从文化学角度进行鉴赏;可以用原型批评,也可用审美“格式塔”。总之,古典诗词的教学已经摆脱了过去单一的方法而越来越多元化、多样化。学生在学习古典诗词时也能经常品尝鉴赏的新鲜滋味。但是,从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窃以为还缺少一条路径——从创作入手深化鉴赏。提高古典诗词的素养。  相似文献   

20.
中国历史上文化人的悲剧往往成为议论的焦点,王国维就富有代表性。王国维悲剧的必然性是由于对旧文化的依恋和个人的特质所决定的。历史再一次证明,知识分子的命运只有与国家、民族紧密地连在一起,与时俱进,才能发挥其文化和社会功能,否则,只能以悲剧终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