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中期,弗洛姆从人性的角度出发,透视资本主义社会繁华背后的精神失衡状况,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健全,分析了病态社会对人性的摧残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他强调社会对精神健康的影响作用,认为个体的心理是否健康与社会是否健全密切相关;他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中透视出当社会发展只以生产和消费为中心时必然导致精神层面的病态;他非常自信地提出只有健全的社会即以人为中心的社会才会真正实现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如今,弗洛姆的这些思想无论对个人还是社会,对中国还是世界的生存发展都依然有深刻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埃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思想的鲜明特点是对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主义的糅合与发展。自由理论是弗洛姆研究社会因素与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成果。弗洛姆敏锐地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处境的悖论性,人们在获得自由的同时也日益孤独,由此导致了“逃避自由”与法西斯主义的产生。为了改变自由被异化的现实,弗洛姆倡导“积极自由”,呼唤全方位的社会变革。他的自由观的最大启示就是要充分发挥主体性中的生成性、自发性和生产性。  相似文献   

3.
论弗洛姆对现代西方社会的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弗洛姆提出,判断社会是否健全的标准,是看社会能否满足人的基本精神需要,对人的发展是否具有促进作用。他认为现代西方社会尽管有经济的繁荣,但使人发生了严重异化,人变成了商品、机器人,西方社会是一种病态社会。弗洛姆的理论忽视了生产力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也是肤浅的,但它对于纠正片面强调经济增长的畸形发展观、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具有启发意义,对于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使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法兰克福学派的弗洛姆深受异化理论的影响,提出了异化消费的概念。弗洛姆看到,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消费社会中,异化非但没有减轻和消除,反而愈演愈烈,人性非但没有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反而更加扭曲。消费让人异化,成为消费的机器。他提出,人应该走向人道而健康的消费之路。  相似文献   

5.
弗洛姆爱的哲学思想主要包含:爱是对人类存在问题的回答;爱是“给予”而不是“接受”;爱是一种态度;爱是一种实践等等。弗洛姆生活的社会背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法兰克福学派及其社会批判方式以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及其异化理论都对这一思想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弗洛姆爱的哲学思想,虽然是20世纪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思想意识形态下的产物,但是弗洛姆反思爱的失落与危机,追寻真爱的过程对我们今天仍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袁伟 《天中学刊》2010,25(1):76-78
经过100多年的变化,当代资本主义农业与19世纪马克思撰写《资本论》时的状况相比已完全不同,马克思主义传统资本主义地租理论的前提假设也已发生根本变化。在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地租理论的新的前提下,当代资本主义农业的绝对地租“质”和“量”已发生变化,级差地祖的结构也已发生根本变化,“虚假的社会价值”在当代资本主义农业中已经消亡,马克思主义传统资本主义地租理论需要系统修正。  相似文献   

7.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对当代资本主义不再适用了吗?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社会生产力出现了巨大的飞跃和提高,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层次的变动。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讨论,各种观点涌现出来,如“经理社会”、“后资本主义”、“人民资本主义”、“后工业社会”等等,从不同视角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作出解释和说明。虽然它们各有侧重,但却都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1)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资本…  相似文献   

8.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依靠技术进步维持并强化“单向度”统治的秘密,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阶级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并透过发达的物质文明假象,揭示了人的真正需求,表达了对人的价值的深切关怀。从一个侧面阐释了做一个“真正的人”及其建设一个符合人性的社会的意义,这对我们今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评弗洛姆的异化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化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他们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最重要的思想武器。作为精神分析家、哲学家的弗洛姆,他的异化理论在众多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中可谓独树一帜: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基础上巧妙地糅合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  相似文献   

10.
“社会性格”理论是弗洛姆思想理论的中心概念,本文较为系统地讨论了弗洛姆的性格研究及社会性格理论的结构层次,追索这一理论在弗洛姆全部理论中的基础作用,并结合文学艺术,探讨其对于文学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弗洛姆在承继古典精神分析的理论基础上,试图融合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东西方宗教的精粹,从历史的变迁中去找寻人性的本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其特有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治疗观。分析其治疗理论的贡献和局限,对当代的心理治疗理论的整合和实践研究有重要的现实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代资本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创始时的资本主义相比,其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呈现出许多新现象。如果我们无视资本主义最近这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变化,不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分析,就不仅会使我们的理论本身显得苍白无力从而失去吸引力,而且会为各种美化资本主义的片面乃至错误的理论、观点提供生长的温床。这对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都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本刊“当代资本主义研究”专栏特组织“怎样认识当代资本主义”专题讨论,从本期起,较为系统地刊发有关文章,以期为理论教师提供一些帮助,使他们能引导青年学生科学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正确把握当前国际形势,坚定学生对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的信心。  相似文献   

13.
艾·弗洛姆对中国读者来说,并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名字。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的西方人文及社会科学理论思潮中,弗洛姆作为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的主要追随者,屡屡被人提及。但是人们对弗洛姆的了解往往停留在精神分析学派的概念上。其实,同西方大多数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一样,弗卢姆的学术兴奋点始终在社会批评和社会拯救上。他主张对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他认为这种改革主要应该通过对人性的改造来实现。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把人从异化状态中解脱出来,还原为真正的人。而要改造人性,一是培养生产型人格,…  相似文献   

14.
摘要:在当代西方工业社会,随着技术理性的不断高涨及消费已渐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的同时,意识形态范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对此提出了一系列的文化-意识形态批判理论,但其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有本质的区别。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是通过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来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及其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和虚假性,具有革命性和实践性的特质。从阐释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出发,论述了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以及弗洛姆、马尔库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在比较的基础上揭示了法兰克福学派意识形态理论的实质及其局限。  相似文献   

15.
用弗洛姆的社会无意识理论审视先秦儒道之争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理解庄子对儒家思想持反动态度的深层心理原因及文化内涵。儒道之争是对人性的不同理解,是对社会无意识控制权的争夺。  相似文献   

16.
弗洛姆站在西方传统的人道主义立场上批判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现实,从异化的角度阐释了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他认为。异化的症结所在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重占有”的本性:主张通过对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一系列变革来消除异化。对弗洛姆的异化理论。要给予正确的客观评价,尤其是要看到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启示作用。但是。他的异化理论的核心是人道主义,使他的思想陷入空想漩涡。带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7.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及其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使得传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面临严峻的挑战。为此,理论工作者必须开拓视野,以发展的观念,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理论和“两个必然”的思想。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正是认识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关键。本文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视角考察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及其实质,深化了对“两个必然”客观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西方工业社会,随着技术理性的不断高涨及消费已渐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的同时,意识形态范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对此提出了一系列的文化一意识形态批判理论,但其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有本质的区别.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是通过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来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及其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和虚假性,具有革命性和实践性的特质.从阐释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出发,论述了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以及弗洛姆、马尔库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在比较的基础上揭示了法兰克福学派意识形态理论的实质及其局限.  相似文献   

19.
用弗洛姆的社会无意识理论审视先秦儒道之争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理解庄子对儒家思想持反动态度的深层心理原因及文化内涵.儒道之争是对人性的不同理解,是对社会无意识控制权的争夺.  相似文献   

20.
超阶级性和人性化是民主社会主义国家观的两个显著特征。民主社会主义对国家性质的分析,是以他们对现存资本主义国家的认识为基础的。社会民主党强调国家只是社会经济生活的“掌舵者”而非“划船人”;民主和专政是两个相互排斥的政治范畴,无产阶级专政妨碍了人性的自由发展;国家和公民社会应当开展合作;全球化进程对当代民族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