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题目阐述]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是幸福的,常怀感激之情的人生活是甜美的,但感激、感恩不能仅仅停留于口头,应该用行动表示。请以"感恩·责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相似文献   

2.
[试题] 古语说得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今人以说"天天拥有感恩之心是多么幸福、清净的境界","感恩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感恩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在你身边,小至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一家一户,大至团体、社会、国家,都可能引发你发现美、欣赏美.请你以"感恩"为话题,自拟题,立意自定,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相似文献   

3.
所谓“感恩”就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一个人要学会感恩,对生命怀有一个感恩的心,才能真正快乐。”“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王符“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恩”,“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些都因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芬芳馥郁,香泽万里。可是,现在由于独生子女倍受呵护的原因,造成有的学生没有感恩之心,缺乏感恩意识,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4.
如今,一些学生不懂得感恩,没有感恩之心,觉得父母为自己做什么都是应该的。学校一直在开展感恩教育,可为什么成效并不显著呢?那是因为我们的感恩教育没有真正走进学生心里。一、社会呼唤感恩教育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呵护和关爱,每个人都应该爱自己的父母,懂得感恩。在我们的教育过程当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遇事不顺或犯错误后不知道审视自己的行为,把过错全都推到别人身  相似文献   

5.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谚语云: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然而今天,有些人总以为上苍欠他的,父母的呵护、师长的关爱、朋友的真情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他们视恩情如草芥,背信弃义却毫无愧疚之意,感恩之心早已荡然无存,更可悲的是我  相似文献   

6.
[原文] 感恩 人,应该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以议论开篇,并点明文章主题.只是显得简单、直接.)  相似文献   

7.
陆佳 《学子》2014,(13)
正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人的最基本的品德。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一种不忘他人恩情、萦绕心间的情感。那如何在班中开展感恩教育呢?我就结合园内特色"感恩关爱文化",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在班级中实施感恩教育的活动来说一说。一、挖掘教育资源,培育感恩之心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幼儿若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培养其与人为善、与人  相似文献   

8.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目前我们的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长期处于长辈的呵护之中,从小娇生惯养,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奉献。班主任要高度重视感恩教育,唤醒学生的感恩之心,使他们懂得感恩,懂得尊重他人。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9.
感恩父母     
人们都知道"山感恩地,方成其高峻;海感恩溪,方成其博大;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这句话.而人呢?人一定要感恩父母,因为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一个幸福美满而又和谐的家. 父母为我们做了这么多,难道我们就无动于衷吗?难道父母就应该为我们操劳一辈子吗?难道我们就不该怀着感恩之心,去感恩那些昼夜不分,为了孩子而牺牲自己健康和安逸生活的父母吗?他们对孩子是那样呵护有加.他们就像一只大鸟,在电闪雷鸣、倾盆大雨中,仍然坚强地屹立着,让小鸟们躲到自己的羽翼之下,不让小鸟淋湿一根羽毛.大鸟的这种精神,不正是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吗?  相似文献   

10.
<正>实施"感恩教育",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之一。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感恩是人的心理的满足,它来自于对人对事的宽容和理解,来自于一种回报他人和社会的良好心态。生活在感恩心态中的人,能够促进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教育家曹华曾说过:"‘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  相似文献   

11.
当下,让学生学会感恩,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面前。为此,学校开展了以“感恩·关爱”为主题的感恩系列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孩子们的感恩意识,塑造孩子们的感恩心灵,让孩子们常怀感恩之心,常行报恩之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感恩的心     
[活动目的] 1.使学生懂得,对关怀和帮助自己的人抱有感激之心是一种美德,也是做人的道德准则. 2.使学生知道,现在每个人享受的快乐生活是通过别人的付出得到的,培养学生对父母、他人、社会的感恩意识.  相似文献   

13.
永存感恩之心、敬畏之心王厥轩:于老师,您的座右铭是:"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它蕴含的思想是什么?于漪:永存感恩之心、敬畏之心。心存感恩,有两件事难忘。一件事是,我早年丧父,家境  相似文献   

14.
郭仪豹 《天津教育》2020,(9):161-162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人应该拥有的优秀品质。感恩,使人类在失败时看到差距,在不幸时得到慰藉、获得温暖,激发挑战困难的勇气,进而获得前进的动力。"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顺父母、理解他人,更不会主动帮助他人。小学是培养学生感恩心的关键阶段,这个时期是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基于此,本文对小学生感恩心的培养实践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5.
感恩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年轻一代"感恩"意识淡薄、"零感恩"现象以及整个社会"感恩"教育的缺失,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导致社会人际关系的冷淡这一社会现状,就感恩提出背景、感恩理论与评价进行回顾,根据已有的感恩理论探讨形成人人知恩感恩,促进个体和谐心理状态的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丽霞 《考试周刊》2013,(53):179-179
身体力行地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感知自己得到的关爱与呵护都是别人给予的"恩情",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然后把这种感恩意识转化为学生自觉的报恩行动,使之成为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7.
古语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之心,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也是一种人性的光辉。一个人不可能独立存在,因为有了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朋友的关爱……我们的人生才美好幸福!可是现在,却有部分同学缺失了感恩之心,漠视父母的挚爱、师长和朋友的关怀,甚至"以怨报德"。  相似文献   

18.
彭杰慧 《广西教育》2009,(31):54-54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开展感恩教育是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的需要。目前很多独生子女自私、冷漠、霸道,不知道如何关心他人,习惯了索取,缺乏一颗感恩的心。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引导他们,唤起他们灵魂深处的善良本性与感恩之心。让幼儿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培养其与人为善、与人为乐、乐于助人的品德,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感恩     
生活中的我们,大都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平时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对父母老师及他人对自己的帮助习以为常。渐渐地,我们不知什么是感动,更不知什么是感恩。请品读这几篇与“感恩”有关的文章,希望你能从中找回感动,常存感恩之心。[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活动背景] 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做人的基本修养.而现在的中学生就其心灵的一翼--"情"来看,普遍患有"情感冷漠症".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诲之恩,有时会熟视无睹、置若罔闻.面对这样一个现状,有必要设计一节以《感恩》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让感恩走进每个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