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以揭示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的潜在关系为目的,新闻作为一种大众传播语篇,是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主要对象之一。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及物性理论在批评性话语分析中被视为揭示新闻中隐藏的意识形态的有效工具。本文运用及物性理论对选取的新闻语料进行量化分析以实现批评性话语分析揭示意识形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赵秋红 《双语学习》2007,(6M):135-136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以揭示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的潜在关系为目的,新闻作为一种大众传播语篇,是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主要对象之一。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及物性理论在批评性话语分析中被视为揭示新闻中隐藏的意识形态的有效工具。本文运用及物性理论对选取的新闻语料进行量化分析以实现批评性话语分析揭示意识形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王婷婷 《考试周刊》2012,(51):30-31
批评性话语分析主要通过分析大众语篇,揭示语篇中隐含的意识形态,其方法论主要建立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基础上。本文旨在讨论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概念、方法及其理论框架,并运用该理论框架,从分类、转换、情态三个方面分析关于4.28胶济铁路火车相撞的新闻报道,揭示了英语大众语篇中某些形式和结构可能具有的意识形态意义。  相似文献   

4.
杨希 《双语学习》2007,(11M):166-167
批评性话语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大众语篇,来揭示语篇中隐含的意识形态,其方法论主要建立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基础上。本文旨在讨论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概念、方法及其理论框架,并运用该理论框架,即从分类,转换,情态三个方面分析了一则关于英国水兵事件的新闻报导,揭示了英语大众语篇中某些形式和结构可能具有的意识形态意义。  相似文献   

5.
批评性话语分析试图揭示话语、权力及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是分析公众语篇的常用方法。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方法从分类系统、情态系统和及物系统对2014年米歇尔北京大学演讲词进行分析可以挖掘出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意义。  相似文献   

6.
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目的主要地是通过分析话语文本来揭示话语,意识形态和权势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介绍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相关知识,然后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方法,主要地从词汇选择,人称代词,情态和语篇等四个方面来分析米歇尔·奥巴马在2012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演讲,探讨她是如何构建语言来为助阵奥巴马的总统竞选。  相似文献   

7.
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主要是通过大众语篇来揭示意识形态对语篇的影响以及语篇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本文以新闻语篇中的被动式为例,在考察此形式的句式语义的基础上,进而揭示被动式这一语法结构可能具有的意识形态意义和语篇中所蕴含的权力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8.
批评话语分析作为一种语言分析方法,已为许多社会科学如社会学、政治学、传播学、社会语言学所采用,正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大众语篇的分析来揭示语篇中权利和地位的不平等及意识形态。作为批评话语分析的一种有效工具,功能语法可以更有效地分析西方媒体的新闻报道,有助于增强读者对语篇的反控制意识。本文首先介绍一下功能语法与批评性话语分析之间的关系,接着,从及物性、语态和情态三个方面揭示新闻语篇所体现的意识形态,从而可以揭示报道者的意图和动机。  相似文献   

9.
批评性语篇分析主要分析大众语篇,以揭示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语篇的及物性、转换、情态、谈话描述等的选择体现作者的立场、观点、交际意图和社会语境的影响和制约。本文阐述批评话语分析的概念和在实际语篇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由于批评性话语分析缺乏系统性和客观性,国内外学者将语料库手段与其结合起来,利用主题词、词频和搭配等语料库方法对社会生活语篇、政治语篇和经济语篇进行批判分析,揭示了语篇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权利的不平等。然而,由于汉语分词的不确定性和缺乏多维度分析,语料库应用于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陈宝钏 《考试周刊》2012,(82):90-91
批评性语篇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揭示语言使用、意识形态和权势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概述了批评性语篇分析的理论及其常用的分析方法,然后重点阐述了在分析语篇时应注意的几大事项,探讨了意识形态在新闻报道中的影响.从而揭示了批评性语篇分析在新闻英语文体中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2.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研究语篇形式的话语、权力及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一种话语分析形式,其主要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新闻报道的本质在于客观、公正地呈现事实,实际上新闻报道者在文章中夹杂了很多主观意图的内容,读者成为被误导和蒙蔽的对象。本文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通过对纽约时报中一则关于新疆记者被判15年的新闻报道的分析,试图揭露新闻语篇中隐藏的主观倾向和偏见,培养读者的批评性话语意识。  相似文献   

13.
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及物性系统在早期的批评性话语分析著作中被视为揭示新闻中隐藏的意识形态的有效工具。从及物性和批评性分析的角度对英语新闻语篇进行分析,这将有助于我们提高对新闻中隐含意识形态的敏感程度,并且引导我们透过语言本身实现对新闻更深一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批评话语分析是一种在报选课的教学中较为有效的语篇研究方法.其主要目的是找到语篇中暗含的意识形态等因素.本文在概述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概念后,以一则新闻报道为例,说明怎样在阅读新闻报刊的过程中分析语篇的意识形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杰  孟祥宏 《考试周刊》2014,(69):33-35
批评话语分析是通过分析语言形式揭示语篇中隐含的意识形态的研究方法论,其分析的目的是揭示语言背后隐藏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本文分别从具有代表性的媒体刊物《中国日报》和《华盛顿邮报》中选取两篇近期关于中国新出版的竖版地图这一事件的新闻报道,以菲尔克拉夫的三维分析模式和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框架,从词汇选择、及物性两个方面进行批评话语分析,揭示新闻报道中的意识形态。读者在阅读新闻报刊时,应培养批评性话语分析意识,正确地对待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采用批评性话语分析领域的代表人物Fairclough的三维分析模式理论,从批评性话语分析角度对一篇CNN报道进行了分析。从中反映了在新闻语篇中体现话语文本互文性的“话语表现”与“杂语性”是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同时也体现了新闻语篇中代表不同权力阶层的“声音”是如何被很好地融合、搀杂,以用来表现不同权力阶层的意识形态的。  相似文献   

17.
苏彬 《文教资料》2009,(25):52-53
批评性话语分析(CDA)源于批评语言学,揭示语言、意识形态和权力之间的关系,强调语言和语言产生的社会背景有着辫证的关系.CDA已被广泛地用于分析大众语篇,揭示语篇中所隐舍的思想或权力关系,研究语篇是如何被用来传达意识形态并通过权力关系达到相应的目的.该文章用系统功能语法分析法分析奥巴马的获胜演说,分析政治演说的演讲者是如何利用不同的语言手段达到向公众提供信息、劝诱听众、控制听众的意识形态的目的.运用批评性的分析方法对政治语篇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读者对话语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8.
批评性话语分析注重研究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其主要研究方法有系统功能语法分析、语篇体裁交织性分析和话语历史背景分析。笔者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相关理论,结合及物性和语态、词语意义和词语表达、互文性和预设研究四种具体研究方法举例进行分析,得出在大学生英语阅读中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相关理论和方法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在阅读中建立起批判性意识,更好地理解文章,挖掘语篇的隐含意义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提高对社会文化意义的理解层次,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9.
批评性话语分析主要探讨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的关系.新闻报道的本质在于客观、公正地呈现事实,然而新闻报道者在报到时添加了很多主观意图的内容,从而误导读者的判断力.本文论述了国内一些学者对新闻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研究;并对《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上的几篇新闻报道从系统功能语法人际功能下的分类,及物性,情态三个角度来进行分析试图揭露新闻语篇中隐藏的意识形态和操纵意图,从而提高读者对新闻报道的正确评价.  相似文献   

20.
批评性话语分析因其在语篇分析中具有独特视角,在新闻和政治领域的语篇分析中备受推崇。本文基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视角,解读奥巴马总统在白宫针对叙利亚生化武器的电视讲话。通过批评性话语分析解读语篇的生成及语篇背后隐藏的"秘密",解构美国霸权主义政策、强硬的政治手腕和对外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