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杨学艳 《辅导员》2011,(9):49-50
在经济落后地区,聋生的家庭教育几乎成为一个"虚有名词"。聋生家长或包办保护过度,对聋生有求必应,或麻木冷漠听之任之。聋生家长对聋生的心理期望值过低,对聋生"只养不育"。聋生家庭教育在聋生教育中正常缺席,使得聋生产生这样那样的性格或心理的缺陷,如好逸恶劳、孤僻、自虐,聋生的教育发展遭遇了瓶颈之难。  相似文献   

2.
残疾儿童的家庭教育关系到残疾孩子一生的幸福。通过对W市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聋生家庭经济落后,家长文化水平偏低,教育观念滞后,语言沟通不畅,教育方式不当等因素制约了聋生家庭教育的发展。针对存在问题为聋生家庭教育提出了改进的建议,以期为特教学校的教育教学以及家长家庭教育水平的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家庭教育是整个社会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普通中小学的家庭教育方兴未艾,但对聋生家庭教育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却几乎空白。耳聋学生由于听觉缺陷、言语交际受阻,与外界的接触便大大减少,他们的家庭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困难。为此,笔者尝试对100名聋生的家庭结构、家长素质、家长对聋生的期望目标和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查,旨在了解聋生的家教现状,以便于制定措施,逐步完善家教机制,以利聋生身心健康发展,使之成为残而不废的有用人才。一、调查的对象与方法(一)对象:我校学前班——九年级以及91届毕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聋生由于生理上丧失听觉,加之来自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不当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导致聋生存在自我认同感差、自我控制能力低、情绪困扰等不良心理。经过多年对聋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尝试和实践探索,在剖析聋生心理不健康的根源基础上,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施教措施,获得了聋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经验,取得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5.
基于现实中家长们的教育观念更多地强调工具理性,研究从工具理性和表达理性的视角出发,对家庭教育观念及其"窄化"问题进行探讨.经过质性分析,研究发现,民众家庭教育观念由子女发展观、子女特定能力观、家庭观、国家观等组成,并有内在运行机制,即子女观、家庭观、国家观是动态的、交互影响的,影响家庭教育观念产生顺应或偏离主流社会的可能.家庭教育观念表现出混合理性,"窄化"是指过于追逐工具理性,中下阶层家庭具有"窄化"的教育观念;精英阶层有较强的表达理性,且不具有明显的"窄化".不同社会阶层家庭教育观念的表达理性具有文化趋同性,相同社会阶层家庭教育观念的工具理性具有个体差异性.中下阶层父母"窄化"的教育观念限制了教育选择,强化了工具价值.家庭教育观念的改善,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多边联动,合作治理.  相似文献   

6.
谭小玉 《动漫界》2022,(16):10-11
何谓"家庭教育指导"?李洪曾教授将家庭教育指导界定为:家庭以外的任何一种社会力量带头组织或领导,以家长为指导对象,在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完善家长的教育技巧的基础之上,推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一种教育过程.  相似文献   

7.
亲子心理课堂,就是把家长请入学生的心理课堂,或把学生请入家长的心理课堂,通过辩论、小品表演、游戏等多种亲子互动形式把家庭教育指导、家庭心理辅导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结为一体.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让家长了解孩子,掌握孩子心理特点与成长规律,促进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引导家长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完善家庭教育的指导体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堂的魅力在于具有"语文味",充满"语文味"的课堂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即"文道同行".然而当前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却存在着轻视"语文味"的隐忧,主要体现在忽视聋生个体生理、能力与兴趣的差异,缺乏学习规律的正确认知,将聋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比普通学生更为严重.久而久之,养成了聋生缺乏探究意识,被动学习的习惯.  相似文献   

9.
渴望孩子健康成长,将来成龙成凤,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有的父母得偿所愿,有的却未能如愿.两种结果的出现必然有其客观原因,但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观差异"也不可忽视.本期我们将聚焦当前家庭教育中的各种"易错点",以求在今后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少"出错".  相似文献   

10.
家庭教育是人生的基础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当前,有一些家长抱着"望子成龙"的心理,采取"棍棒"、"超负荷加压"等不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家庭教育.教育的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甚至使孩子走上歧途.在家庭教育问题突出的今天,教师引导家长探索科学的家教方法,是当前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我们只有有效地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结合好,特别是夯实家庭教育这个基础,才能提高教育的综合水平.……  相似文献   

11.
天津市妇联与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会日前对天津市9个区县1054位家长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近五成家长做了许多孩子有能力自己完成的事情,充当孩子的"拐杖"却受累不讨好.专家指出,家庭教育不等于家庭学习,父母不要成为孩子"学习的拐杖"和学校老师的"助教".  相似文献   

12.
《光明日报》刊载施芸卿文章 如何激活家长参与家庭教育的动力?对家长来说,首先要正确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是"人之为人"的根基,家庭教育是生活教育和生命教育:父母通过爱和言传身教,让孩子内心充盈、学会自主,这正是学校和机构不可取代之处.  相似文献   

13.
一、留守学生情况分析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许多家长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纷纷离开家乡外出打工、经商,导致农村中小学存在大量的"留守学生".与普通学生相比,缺少了父母关爱和管束,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他们的成长令人担忧,在教育上存在严重问题,打工族将学生或留给父母,或托付给亲戚朋友,或让学生独自留在家中.  相似文献   

14.
专家篇 立德树人——家庭教育的永恒主题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什么?从根本上来说是"立德树人".而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还得从家庭教育做起.因为在对比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的德育功能来看,家庭教育的德育功能对孩子成长的作用更大、影响更深.但是在家庭教育中,德育又常常被家长们所忽略.如何更好地承担起"立德树人"的重担,是每一位对子女未来抱有美好期望的家长不能不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上海聋哑青年技术学校就聋校高-数学"分解因式"这一教学内容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分层递进"教学的探索和实践,并对聋生的学习状态作了相关的问卷调查,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了统计、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分层递进"教学法明显优于以统一教学为目标进行的"传统"教学法,使各层次聋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积极"递进".  相似文献   

16.
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阶段,对于这一特殊群体,家庭教育对他们的影响举足轻重。然而,有些家长的教育出现偏颇,最终导致孩子桀骜不驯或唯唯诺诺,形成了在品德、行为或心理上有偏颇的"问题学生"。而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家庭教育的成败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只有对"问题学生"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彻底分析,才能为"问题学生"的家长提供有利的解决办法,实现对"问题学生"的转化。  相似文献   

17.
书名中的副标题告诉人们,这是一部"家庭教育焦点问题访谈录". 本书由中国商业出版社于2001年9月出版.全书38万字,就"给孩子一对自由与快乐的翅膀"、"在家教中‘发现母亲'"、"一个中学生对暴君型家长的抱怨"、"中国文化与‘望子成龙'""虚荣的家长累死子女"、"身教言教,先自己学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合格的人"、"让家庭成为人文教育的主课堂"、"家长如何处理孩子成长的烦恼"、"成才的内在逻辑"等近50个热点话题展开了采访对话.  相似文献   

18.
当前,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新的育人理念,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家长们也耳熟能详,在家庭教育中将其运用到了极致.前几日我在一篇文章中看到,就在"赏识教育"横行天下的时候,英国赫尔大学正努力想办法推行"挫折教育",希望通过"挫折教育"让孩子们变成"心灵上的强者".他们的理论是:生活是艰难的,但你必须学会应对,而"挫折教育"可以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受欺负时不会自怨自艾,失败后则能卷土重来.  相似文献   

19.
特殊群体的家庭教育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关注,聋生能否顺利地融入社会,自足自立于社会,家庭教育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本文从聋生家庭教育问题的角度入手,通过调查和研究,提出聋生家庭教育的基本对策。一、聋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及存在问题分析为了更加真实地了解目前聋生家庭教育的状况,我们对南京  相似文献   

20.
齐春燕 《班主任》2006,(11):27-28
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虽然学校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起着主导作用,但学校教育只有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才能有效发挥主导作用,巩固学校教育的成果.因此,班主任必须把与家庭教育的协调作为自己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做法就是"与家长一道管理班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