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是其键盘音乐的峰巅之作,被奉为钢琴音乐的《旧约·圣经》;其中作品BWV851是巴赫《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上册中的第六首曲目。本文试图通过该作品的前奏曲和赋格在演奏技法上的分析,同时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与体会,为今后的实践教学与演奏提出一些建议、起到一定的教辅作用。  相似文献   

2.
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在音乐史上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分为上下两卷,24个大小调,48首作品。作为两卷48套前奏曲与赋格的开篇之作,BWV.846是流传最广泛、最普及的曲子。从创作背景、曲式分析、演奏分析三个方面进行论证,探讨这首赋格曲的曲式特点,分析研究巴赫是怎样集先前技巧之大成,开拓自由的音乐领域的。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以巴赫二声部创意曲BWV773为例,分析复调音乐中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J.S.巴赫生平及其键盘复调作品的了解、熟知,以及对《平均律BWV846》的研习,不仅提高了对巴洛克时期及巴赫音乐风格特点的把握,而且也增加了我们对巴赫和巴洛克时期作曲理论知识的学习经验。因此,巴赫作品的演奏技巧和风格特征对我们在音乐上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通过对他的《^bB大调前奏曲与赋格》BWV866进行分析,来研究巴赫是怎样在他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中将复调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特别是他那精湛的对位手法,以此对他的音乐有更深刻的了解。因为复调性、装饰性、继奏性、即兴性、歌唱性是学习巴赫键盘音乐所必须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巴赫《b小调弥撒曲》的分析,提炼出其中的声乐赋格进行研究。试从声乐赋格的词、结构、技法等方面着手,以求对《b小调弥撒曲》中的声乐赋格的特点进行总结。研究《b小调弥撒曲》,是深入了解巴赫声乐赋格这种体裁的基石。另外,也希望引起学者们对于声乐赋格的注意,以期在学术研究上能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7.
《帕蒂塔》又名《德国组曲》,是巴赫创作生涯中一部重要的作品,其中包含有六部组曲。文章选取其中的第五组BWV829作品,对其7首作品的创作风格和演奏要点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进一步了解巴洛克时期音乐作品的创作风格特点,希望为演奏者能够正确地把握和演绎这一时期作品提供一些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8.
J.S.巴赫是一位划时代的复调音乐大师,他一生中写了无数的作品,《赋格的艺术》是他最具代表性的复调音乐作品之一。在这部作品中,他运用赋格所有可能的形式和手段,将一个简单的旋律(伟大主题)加以变化,使它从极简单到极复杂。《赋格的艺术》作为一部纯技巧的作品,集中地体现了巴赫娴熟、高超的作曲技巧,显示出音乐艺术在形式上、结构上既严谨又不拘一格、千变万化的独特魅力。从主题、结构、调性这些方面来分析复调技法在这部作品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演奏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b小调长笛与助奏拨弦古钢琴奏鸣曲》(BWV1030)应把握好呼吸换气的不同处理;另外演奏应尽可能再现巴洛克时期的演奏风格;同时了解该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  相似文献   

10.
马克斯.雷格是伟大的音乐家,他的音乐作品目前受到国际音乐界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巴赫主题变奏曲和赋格》(Op.81)是雷格创作风格比较典型的钢琴音乐作品,呈现出的音乐风格与众不同,体现了对巴赫音乐创作风格的继承.文中对作品风格的特殊性以及作品的演奏技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不同看法,希望能对这部作品的进一步研究及钢琴教学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约·塞·巴赫的音乐表现、曲式结构来学习复调的相关知识,总结巴洛克时代的艺术特点.并通过对演奏技法的分析,为这部复调艺术作品的"再现"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赋格的艺术》和《平均律钢琴曲集》是巴赫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两部伟大作品,《赋格的艺术》中以一个格言似的主题为基础,运用各种复调手法对其进行变奏,利用这些变奏后的新主题,并在一个调性范围内创作出了形态各异的赋格曲。《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赋格曲在调性和主题形态及运用上完全有别于《赋格的艺术》,调性上采用了十二个大调和小调,每首赋格的主题形象十分鲜明生动,形式丰富多样。通过两部作品中赋格曲主题和调性的比较,为我们分析巴赫的复调音乐,以及音乐作品的创作都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巴洛克时期是音乐史上由早期音乐向近代音乐过渡的一个阶段,它酝酿了许多重大的变化,其中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巴洛克全盛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尤其是他的《平均律钢琴曲集》被称为钢琴作品的"旧约全书"。本文主要通过对《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第一首《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的速度、力度、声部、触键、装饰音等方面的分析,来看巴赫作品的演奏风格。  相似文献   

14.
有关介词“给”的支配成分省略的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汉语介词能起到“赋格”作用,本文从格语法的角度讨论介词“给”所表示的格关系,主要有施事、受事、对象、目的四种;分析了①“给”单独出现的句子,②“给”与介词“把、被”共现的句子中,“给”后支配成分省略与不能省略的各种情况,认为在表示各种不同格关系的句子中,“给”后支配成分省略现象与一般介词不同。 1.1 Fillmore认为,各种语言深层的格关系是一致的。Fillmore所说的格关系虽然是深层语义的,但反映到表层上必然会有格的标记。就汉语来说,介词能起到“赋格”(Case-assign-ment)作用。汉语中名词的格变主要与句法有关,但作为语言材料的名词,却经常地、大量地用介词来弥补其词形变化的不足,介词代替了格变。因此,汉语介词表示了一种格标记,这是把格语法运用到汉语研究中的基本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很多人认为同源宾语结构中的动词为不及物动词 ,没有赋格的能力 ,所以其后所接的名词短语 (NP)不是动词宾语 ,而是无格的附加语 (adjunct)。因为有格的名词或名词短语 ,必须符合θ准则 (θ—Criterion)和经受格鉴别式(Case -Filter)的鉴别 ;而附加语无格 ,不要经过格鉴别式 ,而且不在θ准则的应用范围之内。文章试图通过对这些观点进行分析 ,结合乔姆斯基的管约理论 (Government -BindingTheory)和对动词语义结构的分析 ,认为同源宾语由该结构中隐含语义因子 [CAUSE]赋予宾格。  相似文献   

16.
出生于音乐世家的巴赫被称为复调音乐的鼻祖。他处于西方音乐史的第一个繁盛时期,即巴洛克时期,在这一时期产生两位伟大的键盘作曲家即巴赫和亨德尔。巴赫不仅是一位杰出的键盘作曲家,而且更是一位集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于一身的古曲音乐大师。巴赫的作品有康诺塔、室内乐、协奏曲和古钢琴曲、管风琴曲。其中古钢琴曲、管风琴曲中有许多为钢琴教学训练多声部弹奏而作的小序曲与赋格、二部、三部创意曲、十二平均律、法国组曲、英国组曲、托卡塔等等,同时巴赫还改进了当时较多地用3个或4个手指弹奏的方法,让拇指也积极加入弹奏,…  相似文献   

17.
很多人认为同源宾语结构中的动词为不及物动词,没有赋格的能力,所以其后所接的名词短语(NP)不是动词宾语,而是无格的附加语(adjunct)。因为有格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必须符合θ准则(θ-Criterion)和经受格鉴别式(Case-Filter)的鉴别;而附加语无格,不要经过格鉴别式,而且不在θ准则的应用范围之内。文章试图通过对这些观点进行分析。结合乔姆斯基的管约理论(Govemment-Binding Theory)和对动词语义结构的分析,认为同源宾语由该结构中隐含语义因子[CAUSE]赋予宾格。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音乐在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演进及环境变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形成了特有的与西方纵向和声思维相对应的线性思维。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的音乐学习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深蒂固。本人在视唱练耳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随着现代以和声为基础的多声音乐的发展,在对其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往往将多声音乐自身存在的横向旋律线性发展和纵向和声立体发展这两个相辅相成的根本性质割裂开来,孤立地看待与分析音乐作品。本文将运用"线性思维"的方法并以视唱练耳专业学习的视角来分析巴赫《平均律钢琴曲》中赋格BWV862,以达到在多声音乐作品的"视唱"与"练耳"训练中将"线性思维"和"和声思维"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教授巴赫二部、三部创意曲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赫的二部、三部的创意曲是钢琴弹奏技术内容中重要的一个方面 ,掌握好演奏的技术、注意到曲式 ,创作意图趣味以及精神内容 ,主题性格 ,从演奏方面要正确理解主题 ,对作品的内容与性格做出合乎巴赫意图的演奏。  相似文献   

20.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于1685年3月21日出生在德国中部的一个音乐世家,他的一生创作成果颇为丰富,不仅是优秀的作曲家,也是出色的管风琴家,小提琴演奏家,被誉为"西方音乐之父"。本文从时代背景出发,探析了古组曲的形成与风格特点,进而以巴赫《法国组曲》BWV.816为例分析古组曲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