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弘扬武术与中学体育教学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教学在中学教学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武术应该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学体育教学中增加武术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应该努力发掘中学武术教学的途径,注意解决中学武术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辽宁省33所中学的抽样调查,全面了解目前辽宁省中学武术教学情况、武术教学师资力量、课外武术活动以及体育教师武术文化传承意识。提出补充具有武术专长的中学体育师资,淡化应试教育对中学武术教学的影响,激发中学生对传统武术的兴趣,加大对武术文化的宣传力度等建议,为辽宁省中学武术运动教育传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几十年来,我国中学的体育教学都有武术教材,青少年也都爱好武术。广东省新编体育课本中,高中武术教材有南拳,南拳是流行于我国  相似文献   

4.
武术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现象,在华夏文明诞生的那天就随之产生。在当今社会,武术更以其特殊的社会价值功能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全世界习练武术的爱好者也在不断增长。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抽样调研、数据统计等方法分析了武术在浙江省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的具体情况,结果显示浙江省部分中学在武术教学开展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学生学习的动机不强,教师本身的素质不高,学校对武术的重视程度不够等。最严重的问题是不少学校在体育课的设置中几乎没有把武术教学纳入总的教学计划中,影响了武术运动的发展,更忽视了武术带来的健身作用。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改革学校体育教学,使得武术能在中学的体育教学中有一席之地,是我们必须直面的严峻现状。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术作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之一,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中华民族传统项目武术也成为中学体育课的必修内容。为了解宝鸡市中学的武术开展情况,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宝鸡市七所中学的体育师资、教学设施、学校师生对开展武术项目的重视度等方面展开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学校对武术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和家长认识不足,师资缺乏,课时少,竞赛少,缺乏有效地宣传组织武术活动方法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加强对武术师资的培训和加强武术基础设施的建设,让武术教学在中学得到更好的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6.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殿堂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承担着传承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任,而教育是武术得以发挥作用的重要途经。文章对中学体育武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析其发展策略,旨在为中学武术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7.
武术是我国传统运动项目,它对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大有益处。在中学体育教材中,武术教学占有一定比重。同学们对学习武术也兴趣浓厚。但是,在教学中有一些细节应当提起注意,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教学效果。一、只注重传授知识忽略武德教育  相似文献   

8.
<正>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武术作为最早向中学进军的领头羊,已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近期,教育部又推出多套武术操,希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中学能够更好地开展。同时,龙舟、舞龙舞狮、柔力球、宋江阵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先后进入厦门市的体育课堂。实践证明,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进中学体育课程,可以更有效地提高青少年的民族传统文化素养,陶冶青少年的情操,丰富青少年体育课程内容。一、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9.
<正>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如今的全民健身运动中也是一项重要体育锻炼项目。然而在当前,中学武术教学还存在着学生对武术套路不热衷、对武术基本动作的学习学生不感兴趣、积极性下降等不容乐观的现象。那么如何提高中学生武术学习的兴趣,探索中学武术教学开展的条件和学生兴趣的培养方法,进一步促进了武术教学的深入发展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寻体育全球化背景下青少年对武术运动的认识情况,对140名哈尔滨市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中学武术课开设并不普及;中学生对武术运动不是太喜欢;认为武术课程的内容设置不尽合理;学校武术教育对武术文化的传授不够;学生对武术的形式、内容、文化内涵还缺乏了解;大部分学生对武术的礼仪文化不感兴趣。建议学校必须重视民族传统文化、包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中小学武术教学的探索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文章对中小学武术教学发展现状和中小学武术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了分析研究,进而提出中小学武术教学发展的措施,为中小学开展武术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武术教学与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教育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基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为此,应把在未成年人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办学育人的重要任务,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全过程。自古以来,人们习武的目的不仅仅是强身健体,防身自卫,更重要的是修身养性,以德润身。当今,随着武术运动的大力普及和快速发展,武术的文化内涵影响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中小学武术教学更成为一个重要环节。文章对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武术教学所特有的教育特点进行研究,结合武术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以达到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There is often a perceived conflict between practising martial arts and the academic study of martial arts. Those who practise it do not need to know the history of martial arts, and those who study it do not need the physical practice to inform their research. This paper argues that practitioners will improve their practice by study, in particular, they will gain a demystified sense of the origins of martial arts. The construction of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is the result of the East Asian reaction to Western imperialism and modernity. Moreover, this category developed in direct response to the introduction of modern sports into Asia. Critical to this modern creation was the development of styles of martial arts, where before there were scattered and disparate schools. Styles suggested greater national unity and cultural coherence than schools, thus aiding the building of modern nation states in the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ies.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并且对武术在中小学开展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希望中小学武术的开展能够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从文化学视角,运用社会学、文化学相关理论及文献资料、逻辑推理、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以中小学武术段位制推广模式与策略为研究对象,对中国武术段位制概述及发展因子,中小学武术段位制开展的必要性,以及中小学武术段位制的推广模式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旨在对中国武术段位制在中小学的广泛开展与推广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学校是继承、发展武术的重要阵地,为了得知苏北高中武术课的教学情况,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提供理论依据,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科研方法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7.
陈鹏 《体育科技》2013,(5):135-136,145
运用文献资料法,论述了武术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及中小学武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探索性地提出了武术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及实现的主要途径,根据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特点,找出落脚点,试图提出在中小学武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与方法,以期为中小学武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提出了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借助传统武术文化来帮助学生实现身心的和谐良性发展;武术教学可以为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和谐校园的建设增添了一份活力;在现代武术教学中加大对传统武术文化的渗透与创新,具有多重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资料、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武术操的特点及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现状进行研究发现:武术操具有时尚性、简易性与健身性的特点。提出高校武术教学改革应简化难度、增强艺术美感、提升健身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