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王张江姚“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需要,拼命鼓吹从春秋时期起,就有了儒法斗争。这种斗争“一直影响到现在,继续到现在。”他们煞有其事地狂叫:“两千多年来的儒法斗争,是整个阶级斗争历史的一个重要侧面。”他们所谓的这个“侧面”,实际上是无所不包,无处不有,几千年来,一切政治集团、学术派别、政治家和思想家,不归儒则归法,于是阶级斗争史,就变成了儒法斗争史。这是随心所欲地伪造历史。我国古代儒法斗争的历史真相究竟如何?我们必须弄个明白。  相似文献   

2.
王张江姚反党集团为了篡党、夺权、复辟,在意识形态领域大造反革命舆论。在史学领域,他们不惜歪曲、篡改历史,杜撰了一个系统的所谓“儒法斗争史”,肆意混淆不同时期的不同社会矛盾,用“儒法斗争”代替阶级斗争,用臆造的“路线斗争”来偷换地主阶级的内部斗争;把法家和儒家说成是一成不变的,法家始终是“革新”、“进步”的,儒家始终  相似文献   

3.
李贺,中国古代的著名诗人,他的短促的一生,像一颗慧星,出现在历史的长河中,他留下的诗篇,永不熄灭地闪烁在中国的诗坛上。毛主席在给陈毅同志的一封信中,对李贺的诗歌给予很高的评价。在“四人帮”横行时期,他们出于篡党夺权的罪恶目的,以“儒法斗争”代替阶级斗争,用尽了歪曲、捏造、篡改历史等一  相似文献   

4.
在阶级社会里,教育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它从属于一定的阶级,从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教育领域里的斗争从来是同政治斗争密切相连的。先秦时期教育领域里的儒法斗争是这个时期儒法两家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思想上斗争的反映。斗争主要是围绕着“据先王之教,以礼为教,以儒为师”,还是“废先王之教,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两条教育路线进行的。  相似文献   

5.
西汉王朝建立与巩固过程中,儒法两家的斗争,始终集中在加强中央集权还是扩张封建割据势力的问题上。其具体表现形式,在文帝、景帝、武帝这一段历史时期内,就是削藩与反削藩的斗争。法家要求中央集权,顺应历史的发展,而儒家则要搞分裂割据,开历史的倒车。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西汉时期削藩与反削藩的斗争,对总结儒法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为现实的阶级斗争服务,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李贽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尊法反儒的一个代表人物,著名的进步思想家。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对孔学的批判占有突出的地位。他的哲学观点、社会伦理观点、历史观点和文学观点等,都跟他对孔学的批判紧密相连,而且往往是在这种批判中表现出来的。更重要的是,李贽的反儒斗争是整个封建社会儒法斗争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封建社会后期儒法斗争的一些特点。因此,深入研究李贽的批孔反儒思想,对于了解历史上儒法斗争和整个阶级斗争的规律性,特别是了解封建社会后期儒法斗争的规律性,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王张江姚反党集团假借“评法批儒”之名,所宣扬的一整套所谓“儒法斗争”的理论,完全是为其篡党夺权“开辟道路”的反动理论。这套理论的核心,是把具有特定时代阶级内容的“儒法斗争”无限扩张,变成影响“两千年来”中国历史,并“一直影响到现在,继续到现在,还会影响到今后”的所谓“两条路线斗争”。他们不但把封建社会里农民阶级反对地主阶级、推翻封建制度的革命纳入“儒法斗争”的范畴,把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套上了“儒法斗争”的框框,把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篡  相似文献   

8.
在批林批孔运动中,我们组织全校革命师生,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武器,开展评法批儒,总结儒法斗争和整个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指导现实的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批判林彪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推动了教育革命的深入发展。为什么要研究儒法斗争史呢?开始,有的师生对总结历史经验与指导现实斗争的关系搞不太清楚,认为“研究古人古书,是浪费时间,学而无用”。我们一方面组织师生从理论上认识评法批儒是批林批孔的需要;另一方面组织儒法斗争史的宣讲,使师生在评法批儒的实际斗争中进一步加深对评法批儒意义的认识。这样,使大家认识到儒家奉行的是一条“今不如昔”,复辟倒退的路线,法  相似文献   

9.
一九七四年下半年,“四人帮”及其走狗罗思鼎、梁效,煞有介事地炮制了一个所谓“农民战争和儒法斗争的关系是怎样的”命题,刮起了一阵“研究和宣讲革命农民反孔斗争的历史,……为现实的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服务”的“台风”。这是为什么?只要剖析一下这股“台风”的背景以及这个命题的矛头之所向,它的反革命本质就昭然若揭了。  相似文献   

10.
一、1978年秋季编写的(试用本)教材 1.(试用本)教材的编写情况文革中,历史教学受到了空前的浩劫,统编教材完全被废弃,各地自编教材,内容五花八门。出于政治需要,有的强调打破王朝体系,有的强调阶级斗争,并以“农民战争史”、“儒法斗争史”、“党内两条路线斗争史”、“国际共运史”来代替正常的教材,严重影响了历史教学质量,广大青少年历史知识极为  相似文献   

11.
“四人邦”在历史研究中,竭力兜售“儒法斗争延续论”的黑货,在古代文学的研究中,同样挥舞“儒法斗争”的大棒,随心所欲、任意褒贬,为其篡党夺权制造舆论。毛主席关于《水浒》研究的指示发表后,“四人邦”千方百计地把评论《水浒》纳入其“儒法斗争”的轨道,随便将很多有价值的作品,判以“尊儒反法”的罪名,加上“宣扬投降主义”的帽子,进行全盘否定。作恶文苑,贻害不浅。他们对于《宣和遗事》(以下简称《遗事》)的“评论”,就是突出的一例。  相似文献   

12.
毛主席教导我们:“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体育是社会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在阶级社会中,总是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而存在,为一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在我国历史上,在儒法两条政治路线的激烈斗争中,儒法两家从不同的政治目的出发,都十分重视利用体育为他们的政治路线服务。反动儒家的祖师爷孔老二把“射(箭)”,“御(驾车)”说成是“习揖让。”他说:“君子无所事,一定要说争,那就是  相似文献   

13.
“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披着马列主义外衣,装做比谁都革命的样子,伪造儒法斗争史欺骗群众。他们耍了三个花招:一是把儒法斗争说成超时代超阶级的、贯串古今的一条线,为揪“现代大儒”找历史根据。二是把儒法斗争说成是无所不在的,不论在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学、美术、  相似文献   

14.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鲁迅,是一生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奋斗的一生,他始终遵奉“革命的前驱者的命令”,战斗在阶级斗争的最前线,紧密结合阶级斗争的实际,猛烈地抨击孔孟之道,科学地评价法家,在评法批儒的斗争中,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学习鲁迅评价法家人物的历史经验,使儒法斗争的研究更好地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现实的斗争需要出发,将评价历史人物与评价现实结合起来,把对法家人物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批林批孔运动开展以来,各报刊、杂志陆续发表了有关东汉末推行法家路线的著名政治家曹操的研究文章。曹操,是我们研究儒法斗争和整个阶级斗争历史中一个值得注意的人物。关于如何评价曹操,它涉及到法家与农民战争的关系,法家路线的阶级实质和法家的进步作用等问题。展开对这些问题的争鸣,对如何用马克思主义评价法家,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总结儒法斗争和整个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将是有益的。现将前一段评曹中提出的若干问题和看法,简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阶级斗争是根本吗?当然不是。马克思主义从来认为,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相比较而言,生产斗争是根本,阶级斗争来源于生产斗争。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人类社会形成、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阶级斗争只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一定历史阶段的表现。林彪、“四人帮”极尽歪曲篡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之能事,大肆贩卖“阶级斗争根本论”,胡诌什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才是根本,生产斗争要从属于阶级斗争。谁要一提生产斗争,他们就给谁扣上“唯生产力论”的大帽子,诬蔑为放弃了根本。谬论流传,贻害无穷,不仅混淆了理论是非,搞乱了人们的思  相似文献   

17.
“四人邦’在文学史领域的最大危害,莫过于以儒法斗争的模式代替文学发展的规律。在“四人帮”的荒谬论调影响下,一些文学史的编写者,便以儒法划线评论古代作家。在评论《史记》时,他们的特点是常把司马迁说成儒家加以贬责,当他们在事实面前无法自圆其说时,又给司马迁加点法家的光彩,或说他“推崇”了法家,或说他肯定了法家人物的功绩。他们在逻辑上的混乱,恰好否定了他们自己的儒法斗争的大前提,反而推出了儒法溶合的结论。事实说明,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路是走不通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批林枇孔运动普及、深入、持久的开展,广大工农兵理论队伍和专业理论工作者,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古为今用,认真研究总结历史上儒法斗争和阶级斗争的经验。本刊从组稿和来稿中,了解到一些单位已组织力量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批林批孔运动深入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我们来到了“当代愚公”之乡——河北省遵化县岳各庄公社沙石峪大队。在这里,我们亲眼看到沙石峪广大贫下中农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用愚公“每天挖山不止”的精神,以势如破竹的革命气概,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和毛主席著作,研究儒法斗争和整个阶级斗争的历史,批判林彪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推动批林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自然科学发展史上,儒法两条路线斗争是十分激烈的。今天,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正确评价法家路线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促进作用,批判儒家的阻碍、破坏作用,研究我国科技领域里儒法斗争的历史经验,对于深入批林批孔,促进科技革命,推动教育革命,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 科学技术是劳动人民创造的。我国的科学发展史是劳动人民创造科学技术的历史。劳动人民是科学技术的主人,在劳动人民发展科学技术的伟大斗争的过程中,儒法两家也进行了尖锐的激烈斗争。 反对复古守旧,主张革新进步的法家政治路线促进了我国历史上科学技术的发展。两千多年来,儒法两条路线斗争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法家作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走上历史舞台,他们在政治上反对复古守旧、主张革新进步,采取了反对“法先王”,主张“法后王”,反对分封制,主张中央集权制,废井田,重耕战等措施,促进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又促使人们向自然界作斗争,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