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你觉得《地心引力》怎么样?——这正在成为航天员最烦的问题。"前NASA航天员盖瑞特·瑞斯曼说,他曾在国际空间站(ISS)工作3个月。电影中ISS被太空垃圾击成碎片,让瑞斯曼印象深刻。不过他也说,类似事故的发生概率是"永不可能"。话虽如此,近年来ISS上是大小事故不断。最近一次发  相似文献   

2.
王燕 《新闻天地》2008,(10):35-35
“神七”有咱们湖南老乡担纲重任,他就是陈善广,此次“神七”航天员系统总指挥。“神七”9月25日晚9时10分左右发射升空,航天员9月26日下午4:30出舱活动,9月28日返回地球,全程持续68小时。  相似文献   

3.
今天上午9时14分,苏州籍航天员费俊龙从太空中传来的第一句话就是“感觉良好”。伴随着他略带昆山口音的声音,神舟六号飞船进入了预定高度轨道——从这一刻起,来自昆山市巴城镇东阳澄湖村的航天员费俊龙,就成为太空迎来的第一位苏州访客。  相似文献   

4.
《全国新书目》2022,(8):82-83
<正>本书是“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系列丛书中的一本,带领青少年读者看中国航天员们如何突破自己的极限,实现航天梦。而每个美好梦想实现的背后,都是持之以恒的努力与坚定不移的决心!在一片望不到边际的蔚蓝之中,寂静笼罩了一切。一位航天员正缓缓地走出舱门,他谨慎地把航天服上的保护绳索固定在飞船外壳上。这可不是因为他胆小,在茫茫太空中,飞船就像唯一能够停靠的小岛,航天员一旦离开,就会迷失在无边无际的宇宙中。  相似文献   

5.
原定10月发射的“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将提前至9月底升空。具体时间预计会在北京残奥会闭幕至“十一”国庆前。据报道,随“神七”上天的3名航天员中,将有1人执行舱外行走任务,实现中国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  相似文献   

6.
航天梦,中国梦。神舟十号发射再次拉开中国载人航天“壮剧”。在这个舞台上.航天员永远是“主角”。如何向公众报道和解读航天员,成为此次任务媒体竞争的焦点。早在5月初.解放军报社军事部就召集相关编辑记者进行专题策划。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建设20周年、首次载人飞行10周年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我们把目光投向整个中国航天员群体。  相似文献   

7.
王佳 《大观周刊》2012,(38):198-198
从古到今,人类探索太空的脚步从未停止。神州九号“圆梦天宫”,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进步。这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中存在着诸多亮点.如我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的出色表现可谓让人眼前一亮。那么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成为航天员?让我们一起从心理学的视角揭开航天员神秘面纱的冰山一角吧。  相似文献   

8.
10月14日下午5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内一间高洁净的玻璃隔房一侧,人头攒动。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航天员  相似文献   

9.
《新闻前哨》2006,(1):55-55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在党和国家隆重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前夕,去年11月24日,世界上首本以“航天员”为刊名的科普杂志在京创刊,该杂志由中国航天员的大本营——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办。  相似文献   

10.
远林 《航空档案》2005,(9):54-55
近期,中国航天员将再次上天的消息又一次炒热了有关航天的话题。不久前美籍华人航天员焦立中从太空看到八达岭附近的长城,并提供了照片作证,让“看长城”的争论再起。  相似文献   

11.
周末他请三个人吃饭。两位是他的上司一位是他相识多年的朋友。中午他就打电话跟他们联系,每个人都说:“没问题。”于是他在酒店订好了包厢,并提前半小时赶到。服务生问他:“现在上菜吗?”他说:“上。”服务生问他:“标准呢?”他说:“当然是680块钱的。”  相似文献   

12.
<正>去年11月28日上午9时,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宣布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定于北京时间11月29日23时08分发射。值得关注的是,我国首批航天员、神舟六号苏州籍航天员费俊龙将再次“问天”,并担任乘组指令长,在太空“出差”6个月,实现航天员乘组首次在轨轮换。  相似文献   

13.
周末他请三个人吃饭。两位是他的上司。一位是他相识多年的朋友。中午他就打电话跟他们联系,每个人都说:“没问题。”于是他在酒店订好了包厢。并提前半小时赶到。服务生问他:“现在上菜吗?”他说:“上。”服务生问他:“标准呢?”他说:“当然是680块钱的。”  相似文献   

14.
作为赴内蒙古着陆场记者团的一员,我有幸目睹了搜寻“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420分钟的全过程,有机会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与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亲密接触。回到北京,外地的朋友在手机里说:“你现在就是一个字‘牛’。”我回味再三,应该是褒意,便顺势对他“牛”了一把:“本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事件发生时,我,在现场。”挂了机,一琢磨,咱中国人现在的感觉不都这样吗!凌晨驱车草原“布阵”在我的记忆中,2003年10月16日凌晨的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朗草原,风轻月朗,满天闪亮的星斗将黝黑起伏的原野点缀得神秘莫测。顺着思绪,我又回到了那天、那晚。…  相似文献   

15.
“十”意味着圆满.更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神十发射距2003年中国航天员杨利伟首飞太空正好10年。10年间.共有10位中国航天员进入太空。此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进入新的更高阶段——建造空间站。  相似文献   

16.
在“神舟”五号飞船胜利返回仅仅不到24小时,封面印有中华“飞天”第一人——杨利伟的照片和亲笔签名,书中包含他的首次“飞天”感受和生平、家庭生活等内容的图书,已经装订成册,走下了印刷厂的生产线。这就是华艺出版社在第一时间推出的《飞天梦圆——来自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内部报告》一书。该书以首次独家披露此次航天员的太空生活经历,全视角介绍了“神舟5号”载人航天工程内幕而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7.
人物专访,是通讯中的一种,大都是以写人物现场谈话为主要内容的。这是它同写事迹为主的人物通讯的一个明显区别。人物专访以“谈话”为主,但又不能总是让被访问者说、说、说。从开头到结尾,如果都是“他高兴地说”、“他激动地说”、“他略沉思片刻接着说”,……那就不如干脆写一篇讲话纪要,岂不是内容与体裁更协调一些(?)! 医治一些专访单纯写“谈话”的毛病,方法就是:把“谈话”与“描绘”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中宣部、中国记协发出通知,号召全国新闻界向甘远志同志学习。甘远志在海南日报工作1095天,采写见报稿1051篇,其中被评为好稿的162篇。他被大家称为“甘头条”,仅2004年7、8两个月,他每月被采用的头条都是8篇。他为什么能如此多产高产?同事们说,“他储存的东西很多”,已进入写稿“厚积薄发”的境界。说甘远志写稿进入“厚积薄发”境界,也就是说他爱岗敬业达到了一定高度。他在海南日报3年中几乎每天见报一篇稿子,同事们还说他“薄发”,可想而知他在写稿之外的“厚积”上下了多大工夫。甘远志的“厚积”是他为了搞好新闻工作而努力创造各种条…  相似文献   

19.
飞扬 《新闻世界》2005,(10):23-24
聂海胜是继杨利伟、翟志刚之后排名第三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首飞梯队成员.也是他们三个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个。“神舟六号”飞船将于10月发射,航天员为两名,太空飞行为5天……一时间.聂海胜和他所在的航天大队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位航天英雄竟来自湖北省枣阳市一个偏僻的山村.早年丧父的他,是在母亲的鼓励下,一步一步地走上航天路……  相似文献   

20.
采访前有无准备,效果是不同的。对此,我深有体会。有一次,我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去采访一位老掏粪工。见面后,我对他说:“听说您最近被批准入党,祝贺您。”他回答:“我58年就入党了,刚入党的是我弟弟,他也在我们卫管所”。我连声说:“我弄错了,错了。”接着问他:“您老伴身体好吧?”他显得有点不高兴,冷冷地对我说:“我老伴已去世好几年了。”当时,弄得我很尴尬。我又问他:“您最近把小儿子调到卫管所当掏粪工,当时是怎么想的。”他站起来说:“我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