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与静谧的南方相比,1900年的盛夏,朝廷调任他回北方担任直隶总督。离开紫禁城的时日已久,李鸿章一时间也很难判断出这艘衰腐古老的帝国航船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偏向。做了一辈子"消防队员"的李鸿章,这一次的反应却显得相当迟钝——帝国的航船无疑已经严重偏向,但他却还不能确定,这种偏向是否已经严重到了船毁人亡的地步。  相似文献   

2.
一2006年11月7日,是晚清著名政治家李鸿章(1823.2.15—1901.11.7)逝世105周年纪念日。时间倒退到整整110年前的1896年。8月28日至9月5日,李鸿章以“大清帝国特命全权公使”的身份,平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出访美利坚合众国。在此之前,李鸿章先后访问了俄、德、荷(兰)、比(利时)、法、英6国。这时的李鸿章已经73岁高龄。当时,中国正加速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独立国家向半殖民地演化。就在李鸿章此行出访一年多前,先是他苦心经营了近20年的北洋海军被日军覆灭,继而又代表清政府在日本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李鸿章也因此被革…  相似文献   

3.
1896年8月28日,结束了对欧洲的考察访问之后,大清帝国特使、总理大臣李鸿章率领外交使团开始了对美国的访问。在美期间,李鸿章受到美国总统克利夫兰的接见,先后与美国一些政要及群众见面,并在纽约华尔道夫饭店接受了各大媒体记者的联合采访。  相似文献   

4.
在帝国建立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对最重要东西的垄断,而垄断背后则与权力有密切的关系。《帝国与传播》一书着眼于媒介的巨大影响力甚至它改变帝国的能力。媒介的重要性使之依据自身特性转化为倚重时空的不同偏向,从而表现为一种新形式:知识垄断。一方面,媒介由知识垄断这一中间环节又进而影响社会权力结构以及文明兴衰。另一方面,知识垄断是一个不断形成又消解的循环过程,背后永恒不变的推手是权力。媒介偏向与知识垄断相互影响,文明不断以新的形式延续。  相似文献   

5.
黄清 《东南传播》2011,(4):12-14
伊尼斯(Harold A.Innis)认为,媒介的物理特性决定其偏向时间或空间,特定的偏向催生新的文化;偏向及其局限性使得这种文化形成特定群体的权力垄断;理想的传播格局是时间偏向与空间偏向相互制衡,从而为帝国的稳定打下基础。基于伊尼斯的传播偏向理论,网络的技术特性容易使草根阶层掌控话语权,形成草根偏向并催生草根文化;而传统媒体的技术特点则有利于精英阶层掌控话语权,导致精英偏向并产生精英文化。当一种偏向演变到极端时,就会破坏文化生态,从而阻碍社会的协调发展。合理的应对措施是促进网络的草根偏向和传统媒体的精英偏向相互制衡,并在和谐共存中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五、清人尺牍之史料价值在上海图书馆所藏的大量清人手札中,有很多是已经汇集在一起的某一人物的个人手札;还有不少是已经辑集的某一名人的师友来往书札。现姑举数例: 李鸿章的奏疏、公牍等颇为当今治史者所重,至于他的尺牍亦有不少集中了保存下来,如《李鸿章致兄瀚章书》、《李瀚章致弟鸿章手札》、《李鸿章  相似文献   

7.
纵观人类文明史,传播技术面临的"时""空"对立问题一直制约着人类信息与情感交流.正如英尼斯在关于"帝国与传播"的研究中明确指出的那样:"传播媒介的性质往往在文明中产生一种偏向,这种偏向或者有利于时间观念,或者有利于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8.
又逢甲午年,自然而然我想起了李鸿章,这位100多年前的悲剧主角。洋人称赞他为“领航员”,他却自承是“裱糊匠”。甲午年后,那座风雨飘摇的“纸房子”(清王朝)已经千疮百孔,李鸿章纵有回天之心,也无回天之力。  相似文献   

9.
《李鸿章全集》于2008年1月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给学术界研究李鸿章带来很大方便.由于李鸿章是晚清重臣,社交活动频繁,因此, 《李鸿章全集》中的诗文搜集,难免有遗珠之憾.最近,笔者在查阅方宗诚编《求阙斋文钞》时,发现李鸿章为该书撰写的一篇序文,而这篇序文为《李鸿章全集》所不收,故加以迻出,并略作论述,以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冯异 《出版视野》2004,(3):36-36
重庆出版社出版的《清末稗史丛书》收入梁启超的《李鸿章传》等,这对我们后人研究清史提供了一份重要史料。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尚未播完,观众就对剧中的李鸿章形象表示不满。这是可以理解的。过去无论历史著作还是小说、戏剧、李鸿章都是以一个卖国者的形象出现的,《辞海》上就  相似文献   

11.
正被誉为"中兴之臣"的李鸿章于同治四年至五年(1865—1866)担任两江总督两年。《清宫扬州御档》第十七册收录了李鸿章在任期间及其前后,与李并与扬州相关的三件御档,分别是:同治二年(1863)《奏为兵饷支绌请旨敕下江苏巡抚李鸿章勿在扬州高邮等处招募勇夫事》(附件)、同治五年(1866)《晓谕奖励李鸿章等人事》、同治七年(1868)《奏为赴扬州与李鸿章晤商并察看丹徒等地荒田等事》。这  相似文献   

12.
谭文凤 《历史档案》1999,(4):119-122,127
《中俄密约》是李鸿章与俄国外交大臣罗拔诺甫、财政大臣维特于1896年6月3日在莫斯科签订的,又称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沙俄通过该条约掠取了中国东北的路权,加重了中华民族危机。笔者认为李鸿章作为中俄谈判的全权代表、条约的签订者,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我们在探讨李鸿章对条约应负的责任及外交失败的个人原因时,有的文章和论著或把李鸿章写成签订《中俄密约》的主谋,或认为李鸿章是“受贿签约”,从而把《中俄密约》对中国造成的一切后果让李鸿章负全责,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现提出个人不成熟看法,以请教同行。一…  相似文献   

13.
2003年4月,<走向共和>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民众广泛争议,其中一个重要争议对象就是李鸿章.本文以<走向共和>为个案,从社会记忆的理论角度探讨该剧建构了怎样的李鸿章形象,以及是如何建构这一形象的,以致对以前的李鸿章形象的社会记忆形成冲击、消解.  相似文献   

14.
李鸿章是晚清著名大臣,对当时中国的内政、外交关系影响极大,因此其一直是海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他的传世著作基本上被安徽教育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的《李鸿章全集》囊括殆尽,这无疑将推动李鸿章研究朝着更深、更全面的方向发展。但是,李鸿章研究还存在许多缺漏和不足之处,如在材料的使用上,虽然有研究者不断发现和挖掘新材料,然仍有少许遗珠不曾刊布。近来笔者主要根据晚清至今的相关文献,辑录了李鸿章四篇集外文和一首佚诗,并对相关材料进行了补充疏证。鉴于其在晚清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这些集外诗文无疑为李鸿章研究提供了新资料,对识其散文创作、史学见解、生平交游乃至晚清文化诸方面均有重要意义,并有助于推进对整个近代史的认识,因而值得研究者重视。  相似文献   

15.
《走向世界丛书·李鸿章历聘欧美记》卷是这部丛书第一辑中的一卷,该书收入了蔡尔康等的《李鸿章历聘欧美记》和戴鸿慈的《出使九国日记》、载泽的《考察政治日记》三篇文章,把这三篇文章安排在一卷里,是颇耐人寻味的,在1840到1911年的70年间,李鸿章在政治舞台上活动了40多年,直到他的晚年才想起历聘欧美,而恰恰就在这一次出访,他搞了个“中俄密约”,  相似文献   

16.
把这份奏折载入史册吧派遣幼童到美国留学,是“中华创始之举,古今未有之事”。这两句话,是曾国藩和李鸿章在给朝廷的奏折里说的。因为“古今未有”,所以这一计划的决定,采取了极其郑重的方式:年月日,先由曾国藩、李鸿章联名,向同治皇帝(实际上是向垂帘听政的慈禧、慈安两位皇太后)会奏;太后批给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复议;总理衙门和曾国藩、李鸿章对奏稿进行商议修订,月日,再将议奏呈太后,月日获得批准办理。在奏折里,曾国藩和李鸿章这样评价外国的科学技术:西洋军事实力的背后,有地理、数学、天文、制造等多种知识;他们重视引入外国的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17.
千年体育     
1000年 欧洲的村民已经在进行拳击等竞力比赛,竞走和射箭以及摔跤赛。1100年 马球开始在拜占庭帝国流行,这被认为是第一种集体运动。1154年 英格兰出现了有组织的田径比赛。  相似文献   

18.
人们都以为李鸿章拼命做官,殊不知,其拼命做官是为了实心办事。李鸿章因为办外交背负"卖国贼"的骂名,可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耄耋之年的李鸿章一次次地以个人耻辱和牺牲来最大限度地换得时局缓和,避免了进一步的生灵涂炭。  相似文献   

19.
薛福辰是清末外交官薛福成长兄,不仅善于办理洋务,同时也兼通医术.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署名薛福辰的手书信札9通,另有3通信札涉及薛福辰的生平.这些信札反映了他早年在李鸿章、丁宝桢幕府中的活动,以及他与李鸿章幕僚的交往.薛福辰不仅为李鸿章撰写奏疏,还充当了李氏兄弟家庭医生的角色.因为出色的医术,光绪六年,经李鸿章等人保送,他...  相似文献   

20.
胡林艳 《新闻世界》2010,(8):174-175
哈罗德·伊尼斯是加拿大经济学的开创者。他在经济学的研究中发现了传播技术对政治和经济的革命性意义,其晚期的两本著作——《帝国与传播》(1950年)和《传播的偏向》(1951年)为传播学的研究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也使他成为所谓的"媒介决定论"学派的开山鼻祖。大多数学者只看到了伊尼斯的传播媒介理论,却鲜有看到其传播政治经济学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