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诗歌以历史文化作品的方式呈现了历史,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古代朝代的更替,世事的变迁。所以初中历史教学不能"冷眼"视诗歌。教师在思想上要重视历史教材中的诗歌,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教学内容需要灵活地运用诗歌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
郭福生 《考试周刊》2009,(5):208-208
诗歌在高中中国历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将诗歌引入历史课堂,可激发学生的学习与探究欲望,能更好地实现历史教学的美育功能。同时诗歌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应注意适度等原则。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文史不分家”。语文和历史知识是互相渗透、紧密联系的。不少文章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不少诗歌都能反映那个时代的历史。通过诗歌去了解历史、印证历史,对于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是大有裨益的。在历史教学中巧妙地运用诗歌,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课标突出三维目标教学、学习主体、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4.
论古诗歌与历史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古诗歌与历史教学杨如何发掘中国传统诗教的合理内涵,推动历史教学改革。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力图对古代诗歌引入历史教学的几个全局性问题作一阐释和探讨。一、古典诗歌引入中学历史教学的必要性(一)古典诗歌的历史资料性“文史相通”一直是人们的共识,...  相似文献   

5.
从事高中历史教学五年有余的我,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历史知识经常与语文中的诗歌有联系。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许多优美的诗歌更是原始的、绝好的、很具有说服力的研究历史的宝贵材料之一。如果在历史教学中加以恰当的引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从文学角度去认识和了解历史的演进,感受历史场景的壮阔,而且有利于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如何挖掘中国传统诗歌的合理内涵,推动历史教学改革,使我们的历史更有魅力,也是一个值得我们历史教师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力图对古代诗歌引入历史教学的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马妍 《考试周刊》2012,(32):134-135
回顾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不难发现诗词和历史之间的必然联系。诗歌作为史料运用到中学历史教学中,是背景铺垫、情境创设、问题启发的有效载体。因此诗歌是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历史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运用诗词,可以启发学生的联想;运用诗句对比,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运用诗歌,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实现价值观的教育;运用诗词,可以强化知识教学。  相似文献   

7.
在历史教学中,可以利用诗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运用中有四点:一、利用诗歌的形象性特点,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历史;二、利用诗歌的议论性特点,引导学生科学评价历史内容;三、利用诗歌的议论性特点,引导学生科学评价历史内容;四、利用诗歌的认识功能,对学生进行时事教育。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中国的文学史就是一部贯穿着诗歌的历史。诗歌鉴赏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传承文化、丰富学生情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有重要意义。但在诗歌鉴赏教学实践中,却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诗歌鉴赏教学逐渐成为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本文对图画在诗歌鉴赏教学中的作用做了研究,力求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学生对朗朗上口的诗歌情有独钟。历史教师用诗歌来描绘一些历史知识,能增强历史知识的生动、形象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记忆、理解历史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张荔 《甘肃教育》2011,(2):77-77
要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不但要求历史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而且还需要历史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储备,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为此,笔者在中国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了一些中国古典诗歌。这样,既提高了历史教学的趣味性,又能使学生通过这些古典诗歌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1.
松尾芭蕉在日本被称为“俳圣”。一生的漂泊经历使他得以亲近自然 ,创作出大量具有真情实感的作品。他开创的“蕉风俳偕”是日本诗歌史上的里程碑。他一生崇拜中国文学 ,其作品深受中国诗词的影响 ,在立意、造境等方面与中国诗歌有不少相同、相近、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2.
杜甫"诗史"内涵包括叙写历史事件、反映个人遭遇、展现时代画面等三个方面,风格上又具有的"沉郁"的特点,韩偓诗歌符合上述内容,所以韩偓诗歌可以称之为"唐末诗史",韩偓是杜甫的"异代知音"。  相似文献   

13.
郑珍诗歌的宗法关系在学界一直存在争议。仔细研读郑珍的诗歌,结合前代学者对郑珍诗歌的研究成果,可知郑珍诗歌继承最多应是"诗圣"杜甫诗歌之笔法。在诗歌内容上,郑珍诗歌继承了杜诗的"诗史"精神,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了当时的历史现实,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在形式上,郑珍诗歌继承了杜诗即事明篇的技巧、浑然天成的近体诗的技巧、以议论入诗的技巧、塑造典型的技巧、"看景入细入微"的细节描写技巧、以民间口语俗语入诗和炼字炼句技巧以及独到的"点化"诗句的技巧等。  相似文献   

14.
海德格尔阐释荷尔德林诗歌的目的是要探究存在之真理,显现存在的意义。他对荷尔德林诗歌的前理解是“存在之思”。在“存在历史”的意义上,他把荷尔德林诗的道说中还“没有被人听到”或“未曾言明”的东西“说”了出来,重铸了其内在的意蕴。这种非审美的诗歌阐释,是海德格尔存在论的运思批评的必然。  相似文献   

15.
陶渊明,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田园诗影响深远。为世人耳熟能详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仅表现了诗人平静悠闲、自由自在的目标追求和生活情趣,同时也道出了诗人返朴守真、任性自然的哲理,陶渊明在平淡中饱含着炽热思想感情和浓郁生活气息的诗歌风格,应该说和老、庄哲学是一脉相承的,陶渊明的田园诗深深烙下了东汉“玄学”的印记,形成了朴素自然的特点,创造出一种“静穆”的美学境界。  相似文献   

16.
贞元时期的诗歌创作长期以来为学界所轻视.其实,它是有其独特风貌及诗史意义的.诗歌思想格调的"由上返下"、情感指数的"由冷变热"、审美趣味的"由平转奇"这三个方面的特征,在勾勒出贞元诗歌疏荡奇崛的总体特征的同时,也显示了其从大历诗风向元和诗风过渡的诗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诗中有画"是诗歌创作的一种理想,其多种表现形式及不同境界可以从"画意入诗"、"诗形如画"到"诗画一体"诸方面得到体现.诗歌这种古老的艺术在不断更新,其融合绘画元素的突破和发展是一个吐故纳新的开放过程.  相似文献   

18.
"五四"诗歌革命、"新民歌"运动和朦胧诗的崛起是20世纪中国诗歌史上的三次伟大革命.这三次诗歌革命及其影响实际上构成了一部百年诗歌史.通过对三次诗歌革命进行的历史性考察,和对20世纪诗歌艺术流变的追踪,可以发现诗艺发展的规律及其未来趋向.  相似文献   

19.
“以文为诗”始于陶渊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为诗”是中国人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但是后世论多认为始于中唐的韩愈。当笔认真考察了唐前中国诗歌发展史之后,却惊奇地发现:“以为诗”并非始于韩愈,而是始于早韩愈400年的陶渊明。所谓的“以为诗”,即以散的篇章结构、句法及其虚词、虚字入诗,使诗歌呈现出一种如散般的平实自如、天然入妙,能够更痛快畅达地叙事、抒情,而这一切在陶诗中都有鲜明具体的体现。“以为诗”的运用,使陶诗更为亲切、平和,贴近人心,一种如叙家常的真切动人由此而生,这与陶渊明的为人及其诗歌朴素自然的风格是极其协调一致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以为诗”陶渊明是韩愈的老师。  相似文献   

20.
莫友芝是清代贵州著名学者,对贵州词史有清醒的认识,其词学观念建立在对清初词坛的批评上,以"婉约派"为词体正宗,提倡"清空"的艺术风格,要求词律精严、音韵谐和,具有感人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