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归分析是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常用的方法.对于两个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变量,我们常常画出其散点图,求出它们的回归直线方程,并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报.但是对于回归直线方程的预报精度是否准确,也就是说回归直线的拟合效果如何,则是我们应该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回归分析是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常用的方法.对于两个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变量,我们常常画出其散点图,求出它们的回归直线方程,并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报.但是对于回归直线方程的预报精度是否准确,也就是说回归  相似文献   

3.
谈杰 《数学教学通讯》2010,(7):48-53,114,115
1.忽略直线的斜率与倾斜角之间的对应关系.2.忽视直线(切线)的斜率不存在的情形.3.忽视圆的方程中变量的取值范围.4.忽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4.
杨梁 《云南教育》2001,(8):32-33
一、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是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合适的数学表达式,以便从已知变量的值推算出与之相对应的未知变量的值的一种统计方法。回归分析的重要性在于它有预测功能。   云南省中小学继续教育教材《中小学教育统计方法》 (李春山著学苑出版社出版 )一书回归方程部分主要介绍了一元线性回归。   当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完全相关时,散点完全落在一条直线上 (这只是一种理想模型 )这条直线称为回归线,其数学表达式称为回归方程,这条直线的斜率称为回归系数。   当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程度比较高的相关时,这些…  相似文献   

5.
全国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简称《考纲》)中对于“圆与方程”要求是:①掌握确定圆的几何要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②能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根据给定两个圆的方程,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③能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④初步了解用代数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直线方程给出了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对这两个变量进行探讨,这就引出了直线方程与其他知识的交汇问题,在这些交汇问题中,直线方程与不等式的交汇是最常见的,下面举例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7.
在求解变量间的相互关系问题时,常常遇到利用已知数据对未知结果进行预测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无一例外地用到回归直线方程.那么,如何求回归直线方程呢?  相似文献   

8.
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二册(上)第七章7.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4.点到直线的距离(P51)。  相似文献   

9.
有关以角的三角函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的方程问题,题型多样,综合性强,是各地常见的中考综合题.现举例介绍这类问题的解法.一、证明三角函数为某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树IO6年黑龙江省)如图l,AD是①O的直径,一条直线l与OO交于E、F两点,过点A、D分别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是B、C,CD交OO于C.(l)求证:AD·BE=FC·DF;(2)设AB=。,Bc=n,CD=p.求证:哈/FAD、电全州F是方程。’-。+p=0的两个实根;(3)若(2)中的方程满足n‘=4mp,判断直线l与0O的位置关系.分析()、(3)略.(2)在RtAIDFC和Rt…  相似文献   

10.
初中数学“圆和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三种:(1)相离;(2)相切;(3)相交.其判断方法有两种:其一,根据圆和直线的交点个数判断;其二,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判断.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常用下图显示这三种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一条直线的同侧作两个正方形(如图1),图中存在许多有意义的变量和不变量.本文对其进行分析和归类.  相似文献   

12.
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是解应用题的一个关键步骤,也是一个难点.要突破这一难关,学会寻找等量关系是关键.那么怎样寻找等量关系呢?一、妥善于抓住问题中的不变量,并利用不变量来列方程例1一船航行于A、B两个码头之间,顺水航行需3小时,逆水航行需5小时,已知水流速度是4千米/时,求这两个码头之间的距离.分析1很明显,这两个码头之间的距离是不变量,可据此列方程.为此,设部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千米/时,则船顺水航行的速度为(X牛…千米/时,逆水航行的速度为(X一的千米/时,由不变量得方程3(X平的二5(X-4).(解略).分析…  相似文献   

13.
回归分析法是研究相关关系的一种数量统计方法。它是通过一定的相关关系方程表达式来研究变量之间的密切程度,从而可从一个变量或几个变量的取值去预测另一个变量取值的一种定量预测方法。这是我们在定量预测时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根据自变量的多少可分为一元回归分析、二元回归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最常用的是一元回归分析。一元回归分析的基本模型为:Y=a bX其中: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a为常数项,表示回归直线的截距,b为回归系数,表示回归直线的斜率。a、b可用最小二乘法求得:  相似文献   

14.
在直线方程中,截距的定义为:如果直线和x轴的交点为(a,0),则a叫做直线在x轴上的截距,简称横截距.如果直线和y轴的交点为(0,b),则b叫做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简称纵截距.当直线经过原点时,即a=b=0时,横截距和纵截距相等,都是0.某数学书中有这样一道题:求过点P(3,-2),并且在两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原书解法为:设直线在两轴上的截距为a,则所求直线方程为由点P(3,-2)在直线上,得=1,解得a=1.所得直线方程为x y=1.这里少了一个解.上面已谈到,直线经过原点时,a=b=0,就不适用于截距式方程,但这一点极易…  相似文献   

15.
高中数学新教材第三册(选修II)第42页阅读材料用配方法给出了回归直线方程的推导,虽然其解决问题的思路清晰可行,但其推导过程确实有点复杂。《数学通讯》2003年第23期刊登了刘坦老师《回归直线方程的另一推导》一文,该文利用导数求最值的方法推导一元线性方程回归方程中的两个参数,虽然看似简  相似文献   

16.
1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学习理解与困惑 人教B版《数学2》教材P.84~P.87关于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突出了如下几个方面的编写特色: (1)转化思想方法的运用(把两条任意位置的直线垂直问题转化成过原点的两条直线的垂直问题); (2)分类讨论方法的应用(先研究两直线都不与坐标轴平行或垂直的情况,再研究有一条与坐标轴平行或垂直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直线与方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3.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4.掌握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了解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点到直线的距离”是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2(必修)》第三章第3.3节的内容,点到直线的距离是以两点间的距离为基础的,它可以用来解决线线距离,  相似文献   

19.
2013年各地高考对“直线与圆的方程”内容的考查,充分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要求,考查的重点是直线与圆的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等内容,既有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容易题和中等难度题,又有考查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较难题和难题.许多试题设计精巧,富有创意,导向性强,分析和总结这些试题的解题方法和命题特点,对做好新一轮的复习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教学的核心就是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本人从“量”的角度出发编制解析几何问题,通过编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解析几何问题的本质以及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思想方法.一条直线是由两个独立的量决定的,如直线方程l:y=kx+t(k,t∈R),直线是由斜率k和轴上的截距t来决定的;两个量确定了,直线就随之确定了,只要有一个量不确定,直线l就在变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