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小说<萧萧>中,沈从文同主人公萧萧一起感受着生活的常态与变动,感受着这种"常"与"变"中的悲哀与欢乐.而在作品中,我们也感受到作者对乡下淳朴生活的喜爱以及对这种生活下的人与事的感慨.究其原因是沈从文徘徊于现实与理想两个世界.  相似文献   

2.
嵇康《声无哀乐论》所认为的音乐审美标准“和”隐藏着许多的“不和”,而非简单的和顺.这种“不和”表现在《声无哀乐论》中的两次思想偏离、儒道音乐思想属性的难以定位及其境界追求与个人性格的矛盾上.之所以形成这种现象,主要在于客观政治环境的诱导、士人心态的演变、玄学思想的影响等.这种“不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个人理性与感性的冲突和斗争,在追求理性的过程中,音乐的纯粹性得到升华.同时,对外界的深刻体验、内心情感的挣扎与反复又促进了音乐内涵的丰富与深厚.  相似文献   

3.
4.
《哭泣的骆驼》中使用马头琴对骆驼进行安抚的情节使观众感到震惊,说明动物对音乐的感知是敏锐的,这一细节为一直颇受争议的《声无哀乐论》提供了新的有力证据。本文试图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乐有哀乐。  相似文献   

5.
"合"在《乐记》、《声无哀乐论》中有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内涵。本文从思想渊源、内涵和作用三个方面论述他们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本文重点分析了《声无哀乐论》首答和末答中嵇康自然的音乐本体论及其不能实现的儒家政治理想.对比了嵇康理论核心——音乐自律论与汉斯立克音乐自律论的异同,指出嵇康音乐本体论之得失,并且论述了《声无哀乐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7.
玄学的核心是有无本末的本体论,言意之辩的思维方法,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名教与自然的矛盾。在理论体系形成以后,又用该理论去考察解决如“养生”、“声无哀乐”等问题。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正是这样一种体现,它运用了玄学的言意之辩的思维方式,提出了乐之本体的问题。本主要就《声无哀乐论》与玄学的言意之辩思维方式的联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在他的湘西系列小说、都市题材小说以及湘西本土文化与都市文化两相比照的过程中.基本肯定了湘西本土历经数千年不变的恒定文化因素(“常”),而对湘西在朝现代转型过程中.自外而来并传染侵蚀的异质文化因素加以否定(“变”)。从而让人感受到沈从文小说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哀乐”论——汉魏六朝创作心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哀乐”,是汉魏六朝文论家乐而不疲的话题:从刘安的“载哀”、“载乐”,到班固的“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从嵇康的“哀乐自当以情感”,到陆机的“悲落叶”、“喜柔条”;还有刘勰的“蚌病成珠”、刘昼的“仍瘁以成明文之珍”……作家的“哀乐之心”,不仅激起创作发生,驱动艺术想象,而且凝聚为作品的美感魅力.本文以“哀乐”这一中国古代文艺心理学范畴为中心,首先简述从前汉刘安到南朝钟(?)关于创作发生之心理动因的代表性理论,然后详叙“哀”与“乐”这两种情感的创作心理学意义,最后着重探讨“哀”的心理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这个出生在湘西风凰古城,身上流淌着苗、土家、汉多种民族血液的文学奇才,在经历了少年时代的痛苦后,毅然选择孑身走出湘西,去外面的世界成就一番精彩人生。他人虽是离开了湘西,但心依然停留在湘西那片神奇的土地,他将对故土的眷恋,对故乡点点滴滴的回忆都化成了一篇篇文字,形成了他独有的湘西世界,也正是因为他的小说中所描绘出的湘西凤凰古城的风土人情,而使得这块原本并不为太多人所知的原始土地被世界所了解,令世人所神往。  相似文献   

11.
文章探究嵇康《声无哀乐论》的美学思想为导入点,分析了音乐与情感、美学的内在联系,与音乐注重个人内心情感体验,尊重音乐艺术自身特殊规律的审美倾向,以及嵇康“声无哀乐”理论的美学基础及文化传承,与音乐在中国传统文化及礼乐教化方面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人们心目中,沈从天生就是一个咏唱抒情牧歌的诗人,他的重要创作总是离不开爱与美、弥漫着梦幻般的神秘情调,也许把沈从称为浪漫派作家并不为过。沈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充满牧歌情调的湘西世界,但湘西世界并不是一个远离现代社会的现代“桃花源”,那是一个原始民族遗风与封建宗法关系并存的社会,而30年代都市“现代明”的侵入,推动了湘西社会朝现代化的演进。《萧萧》是沈从最富有写实意味的作品之一,但它分明让我们产生一种“生活在别处”的感觉。  相似文献   

13.
嵇康是魏晋时期有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音乐评论家。他的《声无哀乐论》力图摆脱传统礼乐思想的束缚,主张抒发自然之性,体现了魏晋时期追求艺术美、自然美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4.
《声无哀乐论》在我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嵇康提出了"声无哀乐"、音乐"自律"等美学观点。他认为音乐是客观存在的,与人的主观情感无关,不能表现感情也不能唤起人相应的感情,是独立的存在,不会为人的意志而转移。同时,他也肯定了音乐移风易俗、娱乐和养生的作用,但是否定了音乐的道德教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音乐美学中的自律论思想强调音乐自身的形式的重要作用.不禁令人感叹的是,时隔一千六百多年,中国魏晋三国时期嵇康和西方的奥地利音乐家汉斯立克的关于音乐美学的自律论思想是如此相似.本文旨在从分析嵇康和汉斯立克的生活背景入手,分析两篇论著的主要观点,进而探讨《声无哀乐论》和《论音乐的美》的相似性,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二者相似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萧萧是一个被命运随意捉弄的小人物,对自己命运的无法掌握使她以退让、顺应、认命的方式与命运妥协。对自己实际生存状况的茫然无知使她在对自己命运的旁观中,也旁观着他人的命运,正是这种漠然的旁观使相同的命运以代代相传的方式轮回不已。  相似文献   

17.
《乐记》突出.体现了儒家音乐教育思想。它强调从情感教育的角度对人实施教化,强调把乐教的作用延展到与音乐相关的社会语境、文化脉络中,重视音乐教育的社会功能。《声无哀乐论》更多体现了道家自然思想在教育观念上的影响,强调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为音乐挣脱礼教的束缚争取独立艺术的地位作出了重要探索。两者各有侧重,彼此之间不是完全否定而是相互补充、并立的关系。整合两者的音乐教育思想,能为今天的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以"和"为贵,"和"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一直在追求的艺术哲学的核心,也是当今音乐美学界一直信奉的和最终走向。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对"和"的理解远远不同于儒家对"和"的理解,本文就嵇康《声无哀乐论》中的种种观点,详尽阐述其对"和"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萧萧》是沈从文重要代表作,被选人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王步高和丁帆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里。《萧萧》作于1929年,沈从文在这篇小说里保留了一贯的作风,那就是竭力表现乡下人物“更有人性、更近人情”的品质。小说主要通过萧萧命运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中影响萧萧命运发展的人性与制度的矛盾冲突,来探讨这个  相似文献   

20.
嵇康《声无哀乐论》在音乐和情感、音乐与政治关系上提出了自己新的见解,这对传统的《乐记》是一个很大的颠覆,二者冲突的实质是对音乐本质认知的差异;《声无哀乐论》提出的音乐观点实际是对儒家"礼乐"传统的质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