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手机短信作为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形式,呈现了丰富的语用样态。比喻、双关、排比等是其常用修辞手段;而通过指示语、会话含义的突变等实现幽默效果则是其语用特征;短信的产生、盛行与特定的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及短信自身特点有关;短信的发展期待科学、规范的引导。  相似文献   

2.
手机短信已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的新的信息载体,目前已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动动手指就可以随时随地地收发传递文字、图片、音乐等。其传播效率和便利性具有传统媒体不能比拟的优势。随着手机的不断普及,学生中拥有手机的人数在不断增加,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针对如何正确利用手机短信,阐述一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研究基因无方向的基因组重排的反转排序问题.本文算法基于断点图的概念,给出一个时间复杂性为O(maxb3(π),nb(π)),空间复杂性为O(n)的求解近似最优解的算法,其中n为基因组中基因个数,π=(π1,π2,...πn)表示n个基因的一种排列,b(π)表示排列π中的断点数.数据试验的结果表明,该近似算法可以求得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手机短信语用摭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机短信作为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形式,呈现了丰富的语用样态。比喻、双关、排比等是其常用修辞手段;而通过指示语、会话含义的突变等实现幽默效果则是其语用特征;短信的产生、盛行与特定的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及短信自身特点有关;短信的发展期待科学、规范的引导。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初期,大众传媒与手机短信服务全面合作。手机短信的传播特点和拇指经济的巨大商业价值是大众传媒与之结合的内外部原因。但两者在合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某些大众传媒因对商业利益的过分关注损害了受众的切身利益,产生了对大众传播的负面影响,表现为:忽视受众人格需要,把人物化;侵犯受众知情权,违背诚信原则;侵害受众财产安全,价格有失公允;损害大众传媒生命健康,后患无穷。  相似文献   

6.
吴红光 《襄樊学院学报》2009,30(12):60-62,66
手机短信是信息技术时代重要的传媒形式,随着手机的大量普及和人们生活的艺术化,手机短信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逐步的文学化。诸多的手机短信凝聚着创作者的艺术匠心和高度的表现技巧,已经具备高度的文学性。我们称这部分具有文学性的手机短信为短信文学,其文学性特征主要有:表现力、形象性、情感性、意蕴性、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7.
衔接是语篇研究的核心之一,短信作为一种新的语篇形式值得我们去研究。本文分析英语手机短信的衔接方法,以便更好地用短信来传递信息。  相似文献   

8.
在新媒体大力发展的今天,教师可以制作更加丰富的课件让学生预习,这些课件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性格的学生作用会有所不同。教师要掌握好学生之间的差异,在做课件时候要有针对性,了解大多数学生的理解力和兴趣点,在课堂交流时才能合理引导学生。掌握反转教学的“度”,找到反转教学与新媒体的最佳契合点,才能使教学效率达到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不断扩张,在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中,信息的消费越来越占有突出的地位.近年来,手机短信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很多人用手机仅仅是为了发送、接受短信.本文以手机短信的消费为分析对象,把手机短信消费看作一种特有的文化消费现象,揭示手机消费现象背后的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10.
手机短信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也是科技发达的标志。它以其经济实惠、迅速快捷、隐秘快感、幽默风趣、音韵和谐、节奏感强等特点倍受手机一族的青睐。人们通过手机短信把美好的祝愿、生活的压力、失败的苦恼和尴尬的处境转化成幽默的“空中语言”,通过它来释放自己的情绪,放飞自己的心灵。短信语言,言简意赅,或谐音,或引喻,或幽默,或诙谐,令人忍俊不禁,为之开怀。对这种新生的语言形式进行探讨有其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着重从押韵和叠音两个方面分析了手机短信语言呈现出来的音乐美,以便人们更好地运用它。使之成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道桥梁,一个媒介。  相似文献   

11.
垃圾短信分类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垃圾短信的特点、形成原因和危害,探讨了过滤垃圾短信的分类方法,指出开发出更加有效的分类方法是目前研究者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图以记忆理论为基础,通过实验考察长段听力材料中的信息数量和信息位置是否影响中级汉语听力理解。实验结果表明,信息数量较少时,信息位置的不同对事实题答题正确率的影响不大;当信息数量较多时,信息位置靠后的题目正确率显著高于靠前的题目。结合问卷和访谈的信息,我们认为,在长段听力理解中,答错题的原因不一定是听力能力不足,“遗忘”会影响听力测试的成绩,由此我们提出应将“用笔记录”作为一种听力策略在教学中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13.
手机短信是新近出现的一股语言科技潮流。它具有移动性好、收发便捷、趣味性强、价格低廉等特点,所以迅速被广大手机用户所接受,成为近年来社会上一道独特的现代文化景观。手机文学短信这一新兴俗文学样式,运用自古有之的各种语音修辞手段,在给我们提供最简单的快乐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音乐之美,让我们从另一个方面感受到了中国现代汉语的语音魅力。  相似文献   

14.
论文旨在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手机短信的仿拟修辞格进行解读。仿拟具有本体和仿体﹐本体与原型理论中的原型密切相关;仿拟体依照本体﹐与本体具有一定的象似性﹐可以通过象似理论来解读;一些较为复杂的仿拟短信﹐可以通过概念整合理论来阐释。  相似文献   

15.
短信息语言的仿拟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短信息采用了丰富多彩的修辞方式,仿拟修辞格就是常用的一种。仿拟是仿照现成的词语或别人的话语,造出类似的词语或话语。短信息常用的仿拟类型有词句仿拟和文体仿拟。这种修辞方式可以使语言风趣幽默、新颖时尚、讽刺尖锐。  相似文献   

16.
把手机短信这种文化现象及其演进过程纳入人类学视野中,运用人类学关于文化三大层面的基本理念,剖析手机短信的文化意义,揭示手机短信对现代社会文化的影响,显示人类学研究社会日常生活现象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运用关联理论对手机短信中的言语幽默进行分析研究,并进一步探讨了幽默手机短信中的言语反讽与民生问题。幽默言语对关联理论的有意无意的违反解释了幽默的产生过程和致笑机理。方寸之间,让人们感受到语言的美感,体会到手机短信语言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8.
"零度"和"偏离"是修辞学的重要概念,已存在于交际活动的四个世界之中。从手机短信的语言世界来看,主要是语音、语汇、语义、语法、语体等各种层级结构中均存在着偏离。  相似文献   

19.
英文手机短信分为文学体和非文学体两大类。依据接受美学理论,手机短信文本的意义是一种动态生产物,具有开放性和召唤结构。收信人在阅读的具体过程中,通过发挥想象力去填补“空白”,从整体上理解接受原文的信息,在大脑中形成一个格式塔意象。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首先应充分理解、接受原文信息,并进行格式塔意象再造,然后,最大限度地再现短信原文的韵律美、形式美、形象美、修辞美、模糊美和幽默美。  相似文献   

20.
浅析手机短信中的设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设歧是表达者故意暂时保留话语中关键性部分,让接受者产生歧解从而达到幽默,曲折,引人入胜的一种修辞手法。手机短信中运用设歧这一修辞手法有其自身的特点,同时又是表达者与接受者双方期待心理和思维惯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